人生哲理99條(78):成就感是醫治自卑感和延年益壽的良方

心理學家對“成就感”的解釋是:指一個人做完一件事情或者做一件事情時,為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愉快或成功的感覺。內向的人和外向的人隻要幹適合自己的工作都會建立成就感:前者和事物打交道,後者和人打交道。這是成功所遵循的簡單原則:每個人都需要成就感!


 


我們通常說某某人士是“成功人士”,也就是認可某某人在某個方麵做出了成就,因而這個“某某人”便具有“成就感”。這種“成就”不一定就是某種驚天動地的事業,平凡的事業也可以讓人具有“成就感”。比如:我學會了開車,我這個月交了房租,我考試過關了,我做了一次義工等等。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給孩子以成就感,就是給了孩子終生的財富,也是家長一勞永逸的育兒金鑰匙!對於那些具有自卑感的人來講,“成就感”無疑是醫治自卑感的良方,因為在自己的努力或他人的幫助下,做成一件事,就會讓他或她產生心理上的愉快感,從而對於生活逐漸樹立了信心,隨著完成工作的數量增加,“成就感”也會越來越強,自卑感也會逐漸消失。


 


然而,具有“成就感”也不是青年人的專利。就是說,青年人可以有“成就感”,老年人也應該有“成就感”。老年人為什麽需要“成就感”?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成就感”、特別是沒有新的“成就感”就會落後,尤其是情緒上的失落。具體地說,老年人沒有“成就感”、不幹點事,就會失去精神寄托,就會整天無所事事,心裏空虛,以至難以擺脫孤獨、寂寞之感,就可能滿足過去的成績,以為功成名就,躺在已有的榮譽上睡大覺,隻顧吃“老本”,就會“坐吃山空”,弱化進取意識,更為嚴重的是可能泯滅理想信念,造成思想老化、僵化、蛻化,進而不研究新問題,不接受新事物,不追趕時代新潮流,使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生扭曲,最終被曆史的列車甩出去。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曆史的昭告。在中國的養生之道的“六個老有”中很重要的一“有”就是“老有所為”。老年人不管在哪方麵有所作為,取得了成績或曰成就,大都會產生“成就感”。“成就感”是一種向上的動力、前進的牽引力、永葆青春的助推力。老年人有“成就感”,才能積極找事情做,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有所作為,幹樂於幹的事情,不僅必要,而且好處很多,主要是有利於生理心理健康。


 


國外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富有“成就感”的老年人往往長壽。因為老年人在努力尋找晚年生活價值時,通過有為、幹事,鍛煉了身體,促進了健康,就會使自己得到充實、快樂、幸福,從而有助於延年益壽。正如名人所言,“醫治一切病痛最好的最寶貴的藥品,就是勞動”(奧斯特洛夫斯基語)。“勞動是長命百歲的藝術的必要條件之一”(舍夫雷爾語)。有一項調查結果表明:老年人多用腦,多學習新鮮事物,會延緩大腦和神經細胞的衰老與退化。


 


由此看來,“成就感”對於兒童、青年、老年,對於任何人來講,都是十分重要的。“成就感”不僅是孩子成長的催化劑,青年人成才的生長劑,也是老年人幸福的添加劑。大家一起發現自我,成就自我,關愛自我!


 

所有跟帖: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