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筆者在《人生哲理99條(28)》中,提出這樣一個觀點:心靜的心境是心淨的心經。
不久,網絡中有人覺得這是一副上聯。於是,寫下了一副下聯:如逝的如是是如適的如釋。
這樣一副對聯,的確比較工整。網絡中有人提問:這兩句話到底是什麽意思?
民間自有高手在!
一位高僧解答如下:
“心經”和“如是”源於佛教。“心經”是佛教中的一部經典,全名是《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當代流行的是唐代玄奘法師翻譯的;“如是”是佛經開頭一句“如是我聞”中的兩個字。
上聯:《心經》中所描述的觀音菩薩修行深般若波羅密多的解脫之法而照見“五蘊皆空”,得到了解脫的智慧;如果我們要得到這種智慧,就要從淨化心靈開始。當我們的心達到內心寧靜的心境時,就明白了《心經》所講的“照見五蘊皆空”的智慧境界。
下聯:當我們從一切現象世界的不斷變化中找到在變化之中有個不變的“真心”(我們能夠認識一切現象的那種認知能力)之後,即達到了佛經中“如是我聞”中的“如是”之境界(即讓心安住在當下,而不隨外境妄動)之後,我們的心就會舒適,就會放下一切包袱,得到解脫了。
高見啊!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