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有一天孔子和子貢憶苦思甜,聊起這段難忘的記憶,總結道:"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知我者其天乎?"古今學者們的解釋,基本上都是望文生義:“隻有老天才了解我吧?” 以為這是他眼見"大道不行"、"禮壞樂崩"、自己的理想又不能實現,隻好在無奈之中而發辛酸的感慨。
其實,這裏的"天",並不是一個人稱代詞。跟我們所理解的"老天爺"、"玉皇大帝"可不是一回事。孔子是一個態度積極的教育家。《論語》是一本教科書,也不會浪費筆墨記錄牢騷話。作為一個傳道者,孔子總是不放過任何一個言傳身教的機會。他對子貢所說的這番話,包含的哲理是很豐富的。
首先還要從"下學而上達"這幾個字說起。
《周易》有雲:"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對於古代思想家們來說。物質生活中直觀的物、事、人,以及行為狀態,都是"形而下"的,而超乎於物質層麵上的那個不可直觀的世界,就屬於"形而上"的範疇。
比如說,是什麽在左右世界、人類、國家、社會、乃至個人的命運?世間萬物生息榮枯,背後到底有沒有一條規律法則可循?這些“形而上”的東西,自人類開始有智慧以來,就在不斷追求探索之中。從文明早期的天地鬼神,發展到後來的宗教與哲學。在西方,古希臘的哲學家亞裏士多德建立了“形而上學”。而中國兩千年前的先秦諸子,則稱之為"天命"、"天"、"天道",有時就稱為"道"。今天人們曰“真理”。
不過,孔子在這裏所說的"上"與"下",含義還要更廣一些。籠統地說,"上"就是理論,"下"就是實踐。"道可道,非常道",真理可悟不可學;可以意會,難以言傳。所以隻能“達”。
"達"- 領悟,通曉之意。以佛家語,即為"開悟"。所以說"君子安貧,達人知命。"。
但怎樣才能做到"上達"?從前王陽明為了"格物致知",不是盯著一朵花發呆,就是到山洞裏去麵壁,幾乎吐血發狂。也沒有"達"。現在有很多人喜歡吹噓:我讀了多少多少本高深的書,我比你們都懂。其實食書不化,或脫離實際去空想,終究有害無益。有個極端的例子-尼采,最後就真成了瘋子。
王陽明是幸運的。在飽經現實生活的挫折磨煉後,終於領會到了個中深意。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明德",就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淺顯的道理。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念書的時候學習好,工作的時候活幹的漂亮,甚至如何教育好一個孩子,如何做出一頓美味的菜肴。手頭點點滴滴的小事之中,無不蘊藏智慧。若是有心人,便能把涓涓細流匯成江海。學做事,學做人,"則近道矣"。宋代理學家程頤注解得好:"下學人事,便是上達天理。"
為什麽"不怨天,不尤人"?因為"怨天","尤人"就是放棄的借口。而古人哲言樸素,事物的客觀規律,自然的法則,一個"天"字便可代替。"知我者天",意即"上天自會驗證我",透著幾分倔強與自信。
所以孔子這番話,既是在鼓勵自己,也是在教育子貢:"沒有人理解我們,這不要緊。別怨天尤人,更不要放棄。埋頭苦學,從小事做起,就能領悟最深的真理。我們的追求,一定會經得起上天的考驗。"
或者用現代人更明了的語言-"時間自會證明一切"。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