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於此類病毒的生物學特性及致病原理,可複習教科書。
2,需要指出的是,人類對病毒的研討很皮毛,至今還有諸多待解之謎。
3,B肝的傳播途徑主要還是病毒直接,快速,密集入血,再經血行播散,最後選擇肝細胞成為人體“永久居民”。1)B肝病毒為何獨選肝細胞居住,2)又為何難以被驅除消滅之,3)為何有時可能傷心?也是謎。
4,肝病毒經血液傳播,是相對於A肝病毒或流肝病毒們而言的。這涉及到兩個條件,1)病毒具有活性。2)活病毒直接入血,如果人體的皮膚粘膜有破潰,或者將帶有病毒的物質直接刺入體內,或者將帶有病毒的血液輸入體內,或者帶病毒的母血透過胎盤屏障垂直傳給胎兒。。。
5,原始的肝病毒存世幾多世代?也許與人類存世幾多世代,或人類起源何處何時一樣難回答。但是,已知在地球生物圈中,最基本,結構最簡單的生命體是病毒,最複雜最高級的生命體是人類——人類自己說的。
人類與病毒等地球生命們共組生物圈,生物圈是整體的一個大係統,各生命體之間精細緊密的連係,其中原理,人類至今或許隻知其一二。因此,焉知病毒存在的大是與大非?我認為,就是天花病毒,對人類整體生命都應有其正麵價值,為先不討論。不錯,天花消滅了,但是,天花病毒還保存在幾個國家實驗室中,這是明智的。
地球生命是個整體大係,人類還宜慢慢地去多加解讀。
6,人類在電鏡下看到病毒,是現代的事情,不到百年。
7,病毒肝炎存世,流行的曆史,隻能靠史書的記載來推測確定之。依慣例,人們也按史書醫籍所描述所記載的病象,即臨床表現來判定某種古今病,諸如天,麻,痘,H1N1,或感冒與肺炎等等。因此,研讀存世千百年的古醫書,對現代人類知解古今病,極有其科學價值。
已知,中國的古醫書在全球古醫書群中最多最密集。漢末醫書傷寒論,明末醫書溫疫論主要記述傳染病,也有黃疸與肝膽病病象的密集描述及控製法。
8,已知自然界中及生命體中廣布存在著病毒。
到底是先有病毒,還是先有人?本存於自然界的病毒如何進入人體,再變為人體病毒?。。。都是些很大的主題。。。也是謎。以我愚見,這與病毒進入人體後基因突變和漸變都有關,與不同動物體交叉傳染,傳播再變異(如SARS)也有關。
9,自然界中的病毒可能永久保持活性,但是,已知B肝病毒主要由近於活體再到活體,環境中所存在的活病毒不是致病主因。而醫源性操作才是最主要的感染致病原因,借助多種醫學器械及操作,都可以直接破壞人體的皮膚及其它組織,甚至器官,勢必導致血液的開放化。。。病毒經一般的接觸不易感染,比如健全的皮膚,粘膜,呼吸道與消化道。。。又因為,自然界中及非醫源性被汙染物體,其病毒即使存在,也較散在,其單位接觸麵,病毒的個數不足,即使入血不足以致病。。。因此,一般不必忒在意日常生活中的接觸,甚至與帶病毒者的日常接觸,以我臨床所見,如果家人親朋有此類帶病毒者,一般接觸多無密集傳染發生,或許輕微抗體化?我一孔之見,可請專門家斧正之。
愚以為,民眾更應當高度關注B肝染病的1)醫源性,2)侵入性,3)非一次性,4)血行播散性,5)濫用醫學資源等高度的感染因素,而不應當舍本逐末,過度關注於普通日常生活的感染因素。
10,初次感染的急性B型肝炎的臨床學表現,比起30年前,貌似有所減緩,換言之,B肝已不太可怕。
11,人類與肝病毒的關係,很多還是謎,中西醫師們,加油!
是為討論,也供批判用。
再討論肝病毒
所有跟帖:
•
一日一平果,醫生遠離我:-)
-笑比哭好-
♀
(0 bytes)
()
10/27/2011 postreply
08:20:32
•
吃著蘿卜喝著茶,氣得大夫滿地爬~~~:)
-阿尤-
♂
(0 bytes)
()
10/27/2011 postreply
08:55:42
•
哈哈,讓大江川滿地爬
-吾-
♂
(0 bytes)
()
10/27/2011 postreply
10:18:27
•
哈哈哈。世人皆肥,唯我獨瘦,我獨樂之。
-大江川-
♂
(0 bytes)
()
10/27/2011 postreply
10:42:56
•
蘋果蘿卜加綠茶,新鮮素淡鹽少加,寬心笑口全吃下, 計壽當估八十八。哈哈~~問好大江兄。
-ling1984-
♀
(0 bytes)
()
10/27/2011 postreply
13:41:22
•
有道理。好久未見,多謝LING,同問好!
-大江川-
♂
(0 bytes)
()
10/27/2011 postreply
20: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