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麵條的人(圖)

 

            (ZT)下麵條的人

                      旅人

  在中國就喜歡吃麵,到了日本也自然喜歡上了日本的拉麵。

  
日本的麵店大多數有個開放的櫃台,可以看到裏麵在下麵條的人。我很愛看那些下麵條的人的操作,看著自己點的麵被下到開水裏,撈到碗裏,放上輔料。然後一聲請,被端到自己麵前。

  
於是去吃麵常常特意挑櫃台位子做,而且要挑視野好的,能看整個廚房的。還盡可能的拍一些照留下來。這些年來也就拍了不少下麵條人的照片。

  
看著這些下麵條人默默的操作,有時會想,這些人,一輩子就對著這麵鍋,一輩子就做這些同樣的事,會不會覺得枯燥?

  
雖然自己在初到日本時,也在餐館打工,也下過麵。但那是封閉的廚房,而且自己總有一種“公子落難”式的情懷,覺得自己隻是短暫的過渡。沒有那麽多感歎。而一旦生活安定,做了其他工作,卻會常常在吃麵時湧出上麵那些古怪的念頭。

  
一直以來總覺得這是自己一個人的怪念頭。但是後來看到杜海玲的“鐮倉寄情”中的一段話,發現有這種想法的不是我自己一個人。

  
“我在站前一個很小的拉麵店,聽主人說鐮倉的好處。這裏隻有一排櫃台不到十個位子,主人說已開了40餘年。據他說,到了下午三四點鍾,遊客離去,鐮倉立即回歸寧靜,夜裏並無喧囂霓虹,治安也很好。一個人幾十年如一日,就在這一個隻區區可容身的小店,為四方客人煮拉麵,從年輕到老去,安靜地,自食其力地,將生命的小舟從此岸劃到彼岸。他生於斯長於斯,那份從容叫人羨慕,我是說,對於我們這樣以為命運就是漂泊的人。”

  


  
這裏麵“一個人幾十年如一日,就在這一個隻區區可容身的小店,為四方客人煮拉麵,從年輕到老去,安靜地,自食其力地,將生命的小舟從此岸劃到彼岸。”的描述實在貼切。

  


  
在我所拍的下麵條人的照片中,有一位在我的鏡頭中有著十幾年的存在了,他正是這種人生的寫照。拿來放在這裏做個注解。

  


  



  


  
攝於1994年

  



  


  
攝於2009年

  


  


  



  


  
攝於1994年

  



  


  
攝於2009年

  
下麵,調湯,炒飯,煎餃子,這些事他做了無數次,還將無限製地做下去。每天同樣的位置上,作同樣的動作。

  


  


  



  


  
攝於2009年

  
十幾年來那店裏的菜單沒有改變,價格沒有改變,味道沒有改變,是保守?是實在?那菜單永遠幹幹淨淨。隻看到它慢慢褪色。

  


  

 



  
攝於2009年

  
那店沒有窗戶。客人一進一出,店門開閉時可以看到街對麵的情景。這就是這位下麵條人幾十年工作中唯一能看到的外部世界了。

  


  
寫完這文,想到此人,前個星期天出門時特意繞到那店所在的地方看了看。發現那店已經改名為一家叫阿裏山的中華料理店了。也許,這下麵人終於退休了。回想起來,與這個下麵條人的交談隻限於每次的點菜,再加上第一次開始拍照時詢問他,我能否拍照?這幾句話。而後每次去如果想拍了,就拍,不用問,他也從來不反對。

  
很後悔,沒有早一些想到去看看。在他關門之前,將照片印出一套來給他------。

 

 

 

 




  

所有跟帖: 

nice! like the pictures and the history they record -ghost_in_shell- 給 ghost_in_shell 發送悄悄話 ghost_in_shell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5/2011 postreply 08:52:0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