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國內處處在唱紅歌,凝聚民心,繁榮文化之餘,還引發人們無限的懷舊情思,那消逝在歲月中的美好年代,在人們記憶深處依然波光閃爍......
我的老媽做了一輩子中學教師,多才多藝又天性樂觀,無論命運把她拋在哪裏,她都會像一株無名小草一般頑強的紮根,生長,無怨無悔的為這個世界奉獻一片新綠。
60年代中期,也許跟大環境有關吧,我們住那個小鎮子群眾文化生活空前活躍。老媽自己愛唱歌,在學校還教唱歌,業餘時間辦夜校教文化,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質。學校常常組織學生街頭演出,村裏的文藝骨幹在我老媽的帶動下還成立了自己的業餘劇團,農閑時排大戲,農忙時化整為零街頭演出,很受百姓歡迎。文藝種類有歌曲,豫劇,四平調,山東快書,天津快板,對口詞,三句半等等,雖說物質生活不那麽豐富,人們也活得有滋有味兒的。
老媽今年已73歲,但仍然心康體健,精神不減當年。
前幾天給家打電話,老媽說她參加市裏組織的中老年唱紅歌比賽,還得了第六名呢!
我問:“就六個人參加比賽嗎?”
老媽:“7......”
我:“是7個人啊?”
老媽:“氣、氣我吧你,30多人涅,就10個人拿到名次,哈哈,貴在參與呀!”
我:“你唱什麽歌?”
老媽:“電影《紅日》插曲:《誰不說俺家鄉好》。”
這是老媽當年最愛唱的歌曲之一,網上搜到很多版本,相比之下還是原唱最好聽。
嗯,比俺老媽唱得不在以下:
在網上找歌時,看到這麽一段兒,還真是原來不知道的:
王音旋的“原創版”與任桂珍的“電影版”都很美
雖然現在的很多80後、90後的年輕人都沒有看過《紅日》這部電影,但是他們其中的很多人對這首電影中的插曲卻是耳熟能詳。
《誰不說俺家鄉好》歌曲創作完成後,找誰來唱呢?“這首歌的演唱也是有些波折的。”呂其明老師給我講述了一段鮮為人知的小插曲。
“經山東濟南藝術學校老師推薦,我們請了藝校的一位年輕的叫王音旋的同誌演唱。她試唱之後,我們很滿意。很快就請她到上海錄了音。”
王音旋,1936年1月出生於山東青州市。著名歌唱家彭麗媛,當年跟王音旋教授學習時,也曾很好地詮釋過這首膾炙人口的作品。王音旋曾為電影《苦菜花》《大浪淘沙》等配唱插曲,演唱的《我的家鄉沂蒙山》《清藍藍的河》《紅花朵朵獻雷鋒》《請到沂蒙看金秋》等歌曲廣為流傳,並錄製了多種個人專題唱片、盒帶。
這首歌在先期錄音並灌製唱片時,由王音璿演唱,她的演唱純樸、自然,地方特色突出,演唱襯字時加了“小字眼兒”,更突出了山東民歌的韻味。
“王音旋錄了音後,我們把這支歌帶到了攝製組,大家一聽,覺得唱得是確實不錯。很有山東的地方風格,大家都很滿意。”可是,問題出來了,什麽問題呢?就是一個視覺形象與聽覺形象統一的問題。“王音旋是一位教師,她的歌唱的水平也很高也很好,她是一個很成熟的歌唱家,嗓音也很成熟,但影片上拍得形象,是十六七的小女孩,感覺著聲音有距離,和影片上的形象不吻合、不真實。”
後來攝製組從整部戲來考慮,讓詞曲作者從新挑選歌唱演員。
“我們又回到上海,又請了上海歌劇院著名的歌唱家任桂珍同誌來演唱,現在影片上就是任桂珍演唱的。任桂珍,60初年代也是很年輕的啊,聲音也是最好的,而且她又是山東人,她對風格掌握的非常好,演出非常成功。影片演唱的就是任桂珍演唱的版本。”
那個時候任桂珍的嗓音正處於“黃金時期”,清新、甜美。經過她的演唱,《誰不說俺家鄉好》這首曲子的影響程度甚至超過了電影本身,記得影片《紅日》內容的少,知道這首歌的聽眾多,至今還情深意長地在人們耳畔縈繞。
訪談中,呂老師向記者透露一點花絮:“你去查一下,在影片上演唱者是任桂珍,但是後來出的唱片又兩個版本,一個是任桂珍的電影板,另一個是王音璿的‘原唱版’,兩人唱得都非常好,是兩種味道的《誰不說俺家鄉好》。”
呂其明老師坦言當年王音旋的演唱可以和任桂珍媲美。
“考慮到了王音旋同誌已經唱了,錄唱片時我們錄了兩個版本,同時發行。兩個人演唱都很好,味道都很足。但是就是因為影片的需要,我們用了任桂珍的。這也是和其他影片不同的地方吧。”
呂其明老師在接受《廣播歌選》記者近兩個小時的采訪中,多次說道:“我再三強調一點,並不是王音旋演唱的不好。她是個很優秀的同誌。而是影片特殊的需要,更換了演唱者。”
來源:http://hi.baidu.com/tonglinghua/blog/item/7900c51194df5804b8127b6e.html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