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給妻子寄來高曉鬆的話語(見附件)。妻子把它轉來給我,說“這正是你的理念。”
高曉鬆是校園民謠經典歌曲《同桌的你》的作者。這首歌當年在中國唱遍每個大學,紅透了中國大地。雖然我很喜歡這首歌,但其意境畢竟離現在的我太遠。讀了高曉鬆的這篇話語,我一下子貼近了他。我有不少愛好,但最大的愛好和高一樣:願意把錢花在旅行上,周遊世界。
高曉鬆所有話語裏,最打動我的是其母親的那句話:生活不是眼前的苟且,生活有詩和遠方。
這讓我想起了自己寫的隨筆“你是你自己的遠方”。每個人都可有自己的遠方。不為房或錢所困而行走自己所鍾情的遠方,並不常見。遠方,不僅僅是有距離具象的遙遠實體,也包括精神家園和夢想。
二.
像高一家人這樣有錢購房而做堅定的無房主義者,在今天資產世界裏鳳毛麟角。
我不是無房主義者。早在1997年我便買了一套公寓。2005年為兒子讀書,又再次買賣房,買了現在的公寓。它很普通,是50年代那種兩層的的紅磚房。在這富人環繞的紐約郊外,我們所有的朋友熟人凡是有房的,買得都是獨棟房,我們家是唯一買公寓的,很不入流。
不是不想買獨棟房。問題是,我們買得起得的獨棟房看不上,看得上的買不起,而看得上又買得起而照樣可讓我滿世界跑的獨棟房離紐約城很遠。不想僅為房而買房。
這兩年美國房價大跌。去年春天我們本來要在離我們現在的村莊更遠的郊外山坡上買下一棟漂亮的獨棟房,但在過戶前因種種原因變卦而放棄了,損失了數目不小的全部押金。我沒覺得難受可惜。因為房子畢竟隻是住宅。它為人,而不是人為它。妻子頭兩天很傷心,由於我這心態使得她很快釋放了。
住公寓,沒有自家院子,水電、暖氣和煤氣都包在管理費內。有什麽問題,公寓管理公司會來修。開銷、精力和時間比花在獨棟房上小多了,花在旅行和到紐約城裏享受一流水平的藝術,自然就多了。舉個例子吧,我訂好了享有盛名世界一流的俄羅斯芭蕾團今年夏天在林肯藝術中心全部演出劇目的票。很多年不看芭蕾了。這種來自遠方的超級水平演出恐怕一生難得親眼欣賞幾次。更何況有根據托爾斯泰小說改變的《安娜卡列利娜》,目前尚無他有。
一位同事得知我訂票之事,說:“喲,投資夠大的。”
其實,這也是人的愛好不同,不一定和錢有關。有些人很有錢,但很可能他/她們不喜歡藝術,並不是不舍得花錢去欣賞藝術。他們有別的愛好,會花錢在那些地方。
我兒子就不喜歡出門旅行,不喜歡到處看風景。如果外出旅行,他喜愛待在旅館裏享受,喜愛輕鬆的海上輪遊。在他看來,我們去的地方看到的風景都大同小異(笑)。
三.
高曉鬆母親對其孩子的教育,很成功。她所說的詩和遠方,更多是一種人生態度。
沒有幾個人會去讀詩【1】,但可詩意地棲居。一個人可能不愛去遙遠的地方旅行,但他同樣可在眼前近距離的天地裏擁有喜愛的遠方。比方,釣魚打太極拳滑雪,都是很遠方的事。如果說詩是遠方,那麽一切讓人忘己而開心浪漫的陶醉都是遠方。
人和人不一樣。個人的愛好理念信仰,不可能如同超市產品推銷出去。無論怎樣詩意,無論是怎樣的遠方,人以獨立器官而活著。即使相同愛好者,品味也可能不一樣。不少人問過我:你是旅行專家,向你谘詢一下去哪裏好玩?我有時很為難,因為對方很可能根本不會去我喜歡去的地方。我不是很喜歡去熱鬧的場景,不熱衷整天吃吃喝喝的海上遊(cruise)和度假村(resort)。我更喜歡去人少的大自然,去體驗風土人情。非洲和中東是我非常喜愛的地方。土耳其和印度這種地方,我可玩上幾個月,絕對不會厭倦。
四.
錢和房,都是會讓人瘋狂的好東西。錢本身並無銅臭味,是人使它變味。房,具有建築藝術和室內裝飾的欣賞價值,且不說投資意義。我向來對那些靠自己勞動致富的朋友懷有敬意。這是其本事。
然而,不為錢財不為房所束縛,很難做到。超俗,是人活在世上的最大挑戰之一,有時甚至是極限的挑戰。正是如此,我非常敬佩高曉鬆一家人。這樣生活得特立獨行的人,需要具有相當的人格力量。
很多人有這樣那樣的夢想和遠方,但因為買房不得不做出讓步。高曉鬆的話語,正是針對為買房而犧牲自己遠方的年輕人。對於很有錢的朋友,同時擁有房和自己的遠方也許都是小菜一蝶,不在所述之列。
不管是租房還是買房,最重要的是不人雲亦雲,有自己特立獨行的人生態度。孔子說過,“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有這種豁達樂觀,一首詩一本書的確就是遠方。租房,照樣可過得很幸福!
-----------------------------------------------------------------------------------------------
【1】我很少把自己的詩集送人,除非對方愛好詩或問我要。
--------------------------------------------------------------------------------------------------
高曉鬆:
關於房子,我跟大多數人概念不一樣。我從小住在清華校園裏,家是那種二層的小樓,外表看起來很普通,麵積也不是特大,但是特別安靜。這地兒都沒動過,也沒裝修之說,從我生下來就是這樣紅色的,很老很舊。但我在那兒真覺得挺好,有一個家,不僅僅是睡覺的地方,我自己也不知道這房子多少年了,我們也在感慨:後邊的院子多好啊,出門就是操場、遊泳館,還有漂亮的女生,白發的先生;四周的鄰居,隨便踹開一家的門,裏麵住的都是中國頂級的大知識分子,進去聊會兒天怎麽都長知識,梁思成林徽因就住我前麵的院子。小時候有什麽問題家裏老人就寫一張字條,說這問題你問誰誰誰。我找到人家家裏,打開字條一看,哦,你是那誰家的孩子,那你講吧,都是中國頭把交椅啊。這才是住處真正的意義吧,它讓你透氣,而不是豪華的景觀、戶型和裝修什麽的。
2 0 0 7 年,我們搬了出來,因為家人都在國外,我又不在清華教書,學校就把房子收回去了,後來我去了洛杉磯。去了美國,我一樣是無房戶,堅定的無房主義者。剛去美國的時候,我做編劇和開發,隻賣出了兩首電影歌曲。美國流行音樂是草根文化,美國賣吉他的黑人當我師傅都有富餘,不是說他彈得比我好,是同樣一個琴我們彈的都不是一個級別,出的聲音都不一樣。國外很多偉大的樂隊,都是一個班的同學,在中國整個高校也選拔不出一個牛的樂隊。為啥?國內很多年輕人的熱情都分散了,賺錢的熱情大過音樂本身,比如買房。
鄭鈞有一天跟我說,有些藝術家被抓進精神病院,成了精神病;有些精神病人從精神病院逃出來,成為藝術家,你就是那後者,你的生活就像行為藝術。不過,我肯定不屬於時尚人士,因為從來不關注別人的流行趨勢,也算不上中產階級,如果我的錢隻夠旅行或是買房子,那我就去旅行。平時除了聽聽歌,看看電影,我最大的愛好就是滿世界跑著玩。大概去過三十多個國家了,到一個地方就買一輛車,然後玩一段時間就把車賣了,再去下一個地方。
經常在旅途中碰上一堆人,然後很快成為朋友,然後喝酒,然後下了火車各自離去。之前還在歐洲碰見一個東歐樂隊,我幫人彈琴,後來還跟人賣藝去了,跟著人到處跑到處彈唱,到荷蘭,到西班牙,到丹麥……我媽也是,一個人背包走遍世界,我媽現在還在流浪,在考察美國天主教遺址。
我妹也是,也沒有買房,她掙的錢比我多得多。之前她騎摩托橫穿非洲,摩托車在沙漠小村裏壞了,她索性就在那裏生活兩個月等著零件寄到。然後在撒哈拉沙漠一小村子裏給我寫一個明信片,叫做“彩虹之上”,她在明信片裏告訴我說,哥,我騎了一個寶馬摩托,好開心。我看到沙漠深處的血色殘陽,與酋長族人喝酒,他們的笑容晃眼睛……因為我跟我妹都不買房,你知道你隻要不買房,你想開什麽車開什麽車。你想,你一個廁所的麵積就恨不得能買一奔馳。然後她就開一寶馬摩托,壞了,說整個非洲都沒這零件,她說你知道我現在在做什麽嗎?我在撒哈拉一個小村子裏給人當導遊。
我媽從小就教育我們,不要被一些所謂的財產困住。所以我跟我妹走遍世界,然後我倆都不買房,就覺得很幸福。我媽說生活不是眼前的苟且,生活有詩和遠方。我和我妹妹深受這教育。誰要覺得你眼前這點兒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這一生就完了。生活就是適合遠方,能走多遠走多遠;走不遠,一分錢沒有,那麽就讀詩,詩就是你坐在這,它就是遠方。越是年長,越能體會我媽的話。
美國人平均31歲才第一次購房,德國人42歲,比利時人37歲,歐洲擁有獨立住房的人口占50%,剩下都是租房。為什麽現在中國的年輕人一畢業就結婚?一結婚就買房?怎樣才能買到房?一套房子會限製你所有的行為和決定。因為你知道,要一提裸婚,沒有人願意嫁給你。即使老婆願意,他們家人呢?別人會怎麽看?孩子以後怎麽辦?以今天的房價,普通人買房隻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雙方父母出錢資助,這種人基本上前途和發展被父母控股。第二種人是犧牲了太多的發展機會,典當夢想來成就一套房子。他們購買的,其實是自己內心深處的“安全感”。他們覺得,有一套房子,會讓自己內心安全一點兒。但是安全感真的可以來自於一套房子嗎?歸根結底,還是價值觀的問題。世界再怎麽變,還是要有堅持,即使它是落後。我不入流,這不要緊。我每一天開心,這才是重要的。
--------------------------------------------------------------------------------------------------
特別推薦:蕭功秦“為什麽我們缺少特立獨行的人生態度”http://www.zreading.cn/archives/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