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兒看了篇講禮器的文章, 再翻紅樓時就淨留心杯具了:D
先看榮國府的正堂擺件:"大紫檀雕螭案上設著三尺多高青綠古銅鼎,懸著待漏隨朝墨龍大畫,一邊是鏨金彝,一邊是玻璃盆". 這裏麵有三件器具: 鼎, 彝, 盆.
鼎, 商以前是炊器, 煮肉用的, 到了商就專門用做禮器中的重器, 最有名的就是"司母戊"大方鼎. 方鼎四足兩耳, 圓鼎三足兩耳. 在禮器裏麵鼎的地位最高, 甚至是國家社禝的象征.
(司母戊大方鼎)
彝, 商以前做盛酒器, 商後期開始做禮器. 彝一般是方形, 有蓋, 因此宋以後稱"方彝". 彝作為禮器也是規格很高的, 和鼎並稱"鼎彝".

(叔牝方彝. 叔牝, 文王之子武王之弟)
盆, 現在還用, 比較通俗. 其實先秦時期也是一種炊器, 也做盛器, 用做禮器則是檔次比較低的了. >裏講, "盛於盆, 尊與瓶"是家常祭灶神的, 卑賤之祭.
雖然玻璃在清朝是個高級東西, 不過拿盆和鼎彝擺在一起似乎有所不妥, 想想老曹從來不寫沒用的話, 也許鼎彝是顯示其貴, 盆是表明其卑賤包衣的出身; 又或者是賈家聰明, 雖然是個貴族, 到底不是皇室, 也不敢隻擺至高至尊的禮器, 不敢忘了家常本份. 這些細微的意思, 後麵借賴嬤嬤的口說得比較明白: "上托著主子洪福, 下托著老子娘....你哪裏知道奴才二字是怎麽寫的. " 連賴嬤嬤尚且懂得在主子麵前夾著尾巴做人, 賈政這樣四麵周全的人, 自然也懂得在擺器上賣個乖.
到了王夫人屋裏, 是這樣擺設:"...兩邊設一對梅花式洋漆小幾,左邊幾上擺著文王鼎,鼎旁匙箸香盒,右邊幾上擺著汝窯美人觚,裏麵插著時鮮花草."
這裏麵擺器兩個: 鼎, 觚(音"姑", 長亭外古道邊那首歌裏就是這個字, 後來傳成什麽字的都有); 盛器也有兩個, 瓶(雖然沒明提)和盒. 瓶是用來放匙箸, 盒用來放香, 這叫"瓶爐三事", 當然另外一個就是爐, 三樣東西不分家的. 那個爐在哪呢? 就是那文王鼎.
寶玉屋裏焚香也是用鼎的, 劉老老喝醉了酒誤闖了寶玉的臥室, 被襲人發現以後"忙將當地大鼎內貯了三四把百合香", 不過他那個鼎是有蓋的, 從戰國以後的鼎就開始普遍有蓋了. 文王鼎史上確有其物, 又名"魯公鼎", 因內有銘文"魯公作文王尊彝"而得名, 不過這東西應該很早就失傳了, 所以我也沒找到圖片. 王夫人擺的那個應該是仿製品, 拿來當香爐用的不能是古董. 正堂擺的那個青綠色的銅鼎倒有可能是真正青銅器.
觚值得一說, 因為這件器皿很漂亮, 商出土的青銅器裏, 這個是最秀氣的. 先秦時期的審美是粗獷淩厲的, 比如同是飲具的尊, 爵, 都很有氣派, 看著也很重, 基本可以當啞鈴使. 當然那時候的貴族也都是槍杆子裏麵出政權打出來的, 孔武有力恐怕是當貴族的必備條件, 到後來人越來越狡猾, 開始玩心眼子了, 漸漸地貴族反而紈絝得連馬都不會騎了...
觚的形狀身纖口寬, 有點象現在喝馬提尼用的雞尾酒杯. 做飲器時, 需要溫的酒, 用爵, 因為爵有高足, 可以在底下加熱; 不需要溫的酒, 就用觚. 我總覺得從形狀上看, 是不是女人用觚的也比較多? 反正婦好墓裏出土過一個觚, 我就是這麽想的, 因為她是女人. 不過後來又發現男人的墓裏也出土過觚, 那就算了, 隨便用吧. 觚做為禮器, 規格也是很高的.
女人內室的擺件, 奢侈點也沒什麽, 不用那麽小心翼翼, 不象正堂上, 每件東西要有意義, 所以王夫人不擺盆也是可以接受的:D

(孔雀綠釉花觚 清康熙 宮廷禦用)
上麵這個觚, 形狀和商朝的青銅觚非常相似, 我搜圖的時候, 想搜個盡量接近清瓷美人觚的, 竟十分難得, 多數叫"觚"瓷器的長得跟"尊"差不多了, 粗笨得很, 隻有這一件好看, 到底是禦用, 畢竟精致講究些. 這個器具倒確實是插花比當酒杯實用一些, 這個敞口的形狀, 喝酒的話可能會流一嘴*****...
既然說杯具當然要提妙玉那三樣珍器. 其一(分瓜)瓟斝, 其二點犀(上喬下皿), 其三綠玉鬥.
(分瓜)瓟斝的第一字實在敲不出來, 這三個字發音倒好記: "斑袍甲". 先說說這個斝, 斝是商代流行的盛器, 用來盛酒或溫酒. 圓型, 有足, 單耳, 口沿有兩柱, 口呈喇叭型. 青銅斝比較大, 畢竟是盛器, 不是直接拿來喝酒的. (分瓜)瓟就是葫蘆, 我以前種過葫蘆, 種之前搞了一些研究調查, 才知道其實到清朝才開始在貴族間流行用模子把葫蘆控製長成各種各樣, 所以紅樓夢裏說上麵寫了"王愷珍玩", "宋....蘇軾見於秘府", 也是一種幽默感吧, 當然順便糊弄一下不大了解葫蘆史的, 混亂一下時代感. 這個問題好象劉心武講過, 不多說了. 這個(分瓜)瓟斝為什麽這麽珍奇呢, 因為它有單耳. 一個葫蘆, 能長成有足滴也還罷了, 還長出一個單耳來, 這就相當稀罕了.
看看斝是什麽樣子:

那點犀喬我就不說了, 喬這個東西不是古器, 沒典, 沒學術性, 其文藝性就不在這兒討論了:D 按書中描述也就是個小碗狀的盛器.
綠玉鬥. 我本來以為鬥就跟小時候看電影用來舀糧食的方形容器那樣, 其實古鬥有柄, 就是個大勺子的形狀, 是用來舀酒的. "北鬥星"之名就是這麽來的, 星的排列象鬥的形狀. 綠玉鬥多半也應該有個柄, 不會那麽長就是了. 下圖的兩把勺子狀青銅器就是鬥.

就這些吧, 找圖累得我夠嗆:D 紅樓裏的杯具應該不止這些, 以後看見別的再補充.
紅樓夢裏的杯具
所有跟帖:
•
紅樓夢裏的杯具真難讀難寫
-ERommel-
♂
(30 bytes)
()
06/03/2010 postreply
18:23:56
•
青銅器也是那個形狀, 比較符合現代審美:D
-葉泥泥-
♀
(0 bytes)
()
06/03/2010 postreply
18:34:09
•
古代器皿還是滿有形的,無論用作禮儀還是吃喝練武都上台麵~
-藍岩-
♀
(0 bytes)
()
06/03/2010 postreply
18:52:30
•
是, 特別是先秦的, 很大氣. 估計那時候的人眼睛都賊亮, 心胸寬廣:D
-葉泥泥-
♀
(0 bytes)
()
06/03/2010 postreply
19:04:17
•
又有兩個圖沒出來, 這兒補一下:
-葉泥泥-
♀
(143 bytes)
()
06/03/2010 postreply
18:28:49
•
這個東西還真是象形字,一模一樣的,真威武啊,看著就像個國家的樣子:D
-千帆舞-
♀
(0 bytes)
()
06/03/2010 postreply
18:38:30
•
哈哈, 是. 除了它還沒別的撐得起如此莊重的使命:D
-葉泥泥-
♀
(0 bytes)
()
06/03/2010 postreply
18:40:36
•
桀有昏德,鼎遷於商;商紂暴虐,鼎遷於周.所謂問鼎中原盡出此耳.
-一首歌謠-
♂
(0 bytes)
()
06/03/2010 postreply
18:28:49
•
嗯, 這是有名的鼎被視為國器的一段曆史:D 最初禹鑄九鼎開始的吧.
-葉泥泥-
♀
(0 bytes)
()
06/03/2010 postreply
18:36:39
•
禹鑄九鼎象征九州. 放翁曾曰: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一首歌謠-
♂
(0 bytes)
()
06/03/2010 postreply
18:55:32
•
歌謠曆史很好啊, 佩服一個. 回頭也寫點東西吧, 光跟貼浪費了:D
-葉泥泥-
♀
(0 bytes)
()
06/03/2010 postreply
19:02:03
•
也就跟你後麵瞎起哄罷了...還是看你的帖輕鬆輕鬆.
-一首歌謠-
♂
(0 bytes)
()
06/03/2010 postreply
19:10:55
•
你寫點讓我也輕鬆輕鬆:D
-葉泥泥-
♀
(0 bytes)
()
06/03/2010 postreply
19:15:23
•
長見識了,觚後麵的都沒見過,也不曾留心。古人做東西的品位真是好,雖然不怎麽實用:D (圖)
-千帆舞-
♀
(304 bytes)
()
06/03/2010 postreply
18:36:22
•
又被他們繼承下來了:D 不過我覺得這個東西喝酒真不實用, 口太敞了:D
-葉泥泥-
♀
(71 bytes)
()
06/03/2010 postreply
18:38:58
•
有木有模仿青銅器的花盆?擺院子裏一個多威風凜凜:DD
-千帆舞-
♀
(237 bytes)
()
06/03/2010 postreply
18:45:14
•
我感覺用石器鑿倆方鼎擺門口也挺好看, 不過會不會有點象廟? :D
-葉泥泥-
♀
(150 bytes)
()
06/03/2010 postreply
19:10:10
•
不會吧,我看過一個意大利人教園藝,人家還是有老底子,院子裏
-千帆舞-
♀
(110 bytes)
()
06/03/2010 postreply
19:13:01
•
破罐子種花合適, 禮器種花恐怕暴殄天物:D 賈家也不過用來燒燒香而已:D
-葉泥泥-
♀
(93 bytes)
()
06/03/2010 postreply
19:19:26
•
我舍得,你弄個罐子,我給你敲破:DDD
-千帆舞-
♀
(140 bytes)
()
06/03/2010 postreply
19:23:42
•
我還是覺得種花用這些東西太眼花繚亂了, 除了盆和盤, 這些器皿樣子
-葉泥泥-
♀
(90 bytes)
()
06/03/2010 postreply
19:42:05
•
這個好,可以裝冰激淩。
-1哥-
♂
(0 bytes)
()
06/03/2010 postreply
18:55:20
•
嗯,還不會滴水:D
-千帆舞-
♀
(0 bytes)
()
06/03/2010 postreply
19:14:09
•
就一個問題,
-1哥-
♂
(20 bytes)
()
06/03/2010 postreply
19:23:32
•
可以啊,又不是漆器,這種粗瓷的東西你那馬鬃刷子刷都沒事:D
-千帆舞-
♀
(0 bytes)
()
06/03/2010 postreply
19:24:49
•
我信。
-1哥-
♂
(35 bytes)
()
06/03/2010 postreply
19:30:04
•
哈哈哈, 又沒刷人:D:D
-葉泥泥-
♀
(0 bytes)
()
06/03/2010 postreply
19:47:38
•
哈哈哈其實我想說zhu鬃,覺得不雅:D 我刷碗用的是椰子鬃~
-千帆舞-
♀
(0 bytes)
()
06/03/2010 postreply
20:17:00
•
全是古董啊?
-1哥-
♂
(18 bytes)
()
06/03/2010 postreply
18:52:54
•
那是姑娘們:D
-葉泥泥-
♀
(0 bytes)
()
06/03/2010 postreply
19:10:51
•
那,我的眼睛也賊亮,比先秦的還亮。
-1哥-
♂
(34 bytes)
()
06/03/2010 postreply
19:21:50
•
哈哈. 無圖無真相, 上片片看看:D
-葉泥泥-
♀
(0 bytes)
()
06/03/2010 postreply
19:35:54
•
上就上,誰怕誰。
-1哥-
♂
(112 bytes)
()
06/03/2010 postreply
19:47:33
•
哈哈, 這是誰的頭像來著.
-葉泥泥-
♀
(0 bytes)
()
06/03/2010 postreply
19:49:19
•
用鼎燉高湯會有銅綠味的~
-Glider-
♂
(0 bytes)
()
06/03/2010 postreply
19:29:01
•
先用蔥爆個鍋. 銅不鏽就不綠了:D
-葉泥泥-
♀
(0 bytes)
()
06/03/2010 postreply
19:37:11
•
記得紅豆有個酒具的貼也不錯的
-天用莫如龍-
♂
(0 bytes)
()
06/03/2010 postreply
20:04:26
•
青銅器之美超過後來的玉器,瓷器
-鬆風閣主-
♂
(12 bytes)
()
06/03/2010 postreply
20:56:49
•
反對!青銅有青銅的威, 玉有玉的柔&潤, 各有千秋,沒法比
-涯涯-
♀
(0 bytes)
()
06/03/2010 postreply
21:10:28
•
我說過我偏心了的~~
-鬆風閣主-
♂
(0 bytes)
()
06/03/2010 postreply
21:12:27
•
那是因為男女有別? 青銅製品似乎很少有女性喜歡的
-涯涯-
♀
(0 bytes)
()
06/03/2010 postreply
21:15:53
•
泥泥,千千出來佐證一下~~
-鬆風閣主-
♂
(0 bytes)
()
06/03/2010 postreply
21:18:56
•
哈哈,這兒抬杠呢:D 都喜歡都喜歡~~~~
-千帆舞-
♀
(0 bytes)
()
06/03/2010 postreply
23:04:27
•
青銅製品燉湯上火快,玉器瓷器費柴。
-Glider-
♂
(0 bytes)
()
06/03/2010 postreply
22:58:34
•
紅學研究到這份上,咱是徹底服了。
-RPV-
♂
(0 bytes)
()
06/03/2010 postreply
22:22:26
•
紅學研究到這份上,咱是掉底服了:DDD
-waatuu-
♀
(0 bytes)
()
06/04/2010 postreply
06:48:36
•
好!
-非吾-
♂
(0 bytes)
()
06/04/2010 postreply
10:55:39
•
紅樓夢裏搜出不少杯具,不簡單
-*紅袖添亂*-
♀
(0 bytes)
()
06/04/2010 postreply
11:40:05
•
你忘了鳳姐叫人拿的整雕黃楊木套杯:D
-阿方-
♂
(0 bytes)
()
06/05/2010 postreply
13: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