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遠方來”

--全體人民學《論語》之二

話說劉謙二巡首站北京,很多謙迷坐著火車就趕去了。北京分會的謙迷熱情接待這些素昧平生的朋友,甚至把前排的位子換給他們,自己縮在後麵角落裏。難道她不想近一點看到自己的偶像嗎?她這樣子做圖的是什麽呢?

按平常的想法,我們東西要最好的,享受要最舒適的才會快樂,所一大家才會打破頭去爭。哈哈,讓人想起湯姆索亞讓小朋友排隊幫他刷牆。我們爭的東西到底值不值? 很多人都是糊塗的。

那個北京分會的謙迷讓我很感興趣,因為她的訴求跟很多人都不同,她以滿足別人為快樂。可以想象,對於遠道而去的謙迷來說,意外得到如此照顧,既看到偶像又感受到溫情,肯定在這一生都難忘這一天。他又把這件事講出來,所有謙迷都覺得高興,為自己與高尚的人為伍而自豪。北京謙迷自然也為自己做了好的事而欣慰。這就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誌同道合的好朋友,巴不得越多越好。而其實真的好朋友,必須是心靈上有一定高度的,大家對品質的訴求必須是接近的。試想,如果人家好心把好位置換給你,你偷笑說“遇到傻瓜了”,還得意洋洋宣揚出去,結果必定是皆大生氣。

哎哎哎,不是要講怎麽才能具備條件,讓好老師找到的嗎?怎麽講到謙迷去了?

不慌不慌,喝口茶先,讓我慢慢道來。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想要具備什麽樣的品質,交什麽樣的朋友很重要。這裏不是我們常說的酒肉朋友,也不是為了生意工作的泛泛之交,這裏指的是“道義之交”。大家對道德的認可差不多,而且在行為上體現出來也差不多,這才可以算是朋友。這樣的朋友聚到一起,大家有一樣的心路曆程,才能產生共鳴,才會“不亦樂乎”。

按照馬斯洛的人類需求五層次:“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實現”,對心靈成長要求越高的就排在越上麵,而越上麵的人找朋友就越難,因為大多數人追求的都是下麵的東西,高處不勝寒。吃飽穿暖當然在最下麵,其實名利地位也不是“尊重和自我實現”。在貧民窟默默付出一生的德雷莎修女,到非洲義務行醫的史懷哲醫生,一輩子最高職位隻是班長的雷鋒,數不清的被尊重的高尚的人,自我實現得很充分的人,都跟名利沒有關係。

(有聲音悄悄說:哇呀,我知道他們高尚,你可別建議我去做他們那種事,那我可是吃不消滴。)

放心放心,隻是提醒你交好朋友,受好影響而已,不是要你去非洲去貧民窟。這裏不得不提一下的是,最好的道德品質是什麽呢?古人雲:“百善孝為先。”有子曰:“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曾經有一幫大學者,看到《論語》“學而篇”先是孔子來了三個乎,接著是有子講孝,都說是亂排的沒有規律,哎,文人啊文人。現在大家明白了吧?《論語》的次序是很高明的。搞不清道德的基礎,哪裏談得上道義上的提升,又哪裏談得上找到誌同道合的朋友呢?

到這裏就要提提孝是什麽。有首歌《常回家看看》好像沾點邊,說子女對長輩該做些什麽,不過還不是孝的全部。因為人與人相交的內涵並非通過感官直接去感受,必須經過心路曆程層層深入,就像老話裏講的,“養兒方知父母恩”,為什麽?自己體會到辛苦,才能理解父母的辛苦。

母愛是世上最偉大的愛之一!嗯,有的小朋友可能不同意:“我媽媽成天嘮叨,煩死了”“我媽媽隻愛弟弟,根本不愛我”“跟她講什麽都反對,不如找朋友”“……”記得當年宋丹丹是小女生的時候在媒體上說,以後我絕對不會打小孩。事過多年她當上媽媽了,在采訪中說“打,怎麽不打?”前後判若兩人的原因,就是前麵隻講理論,後麵根據實際經驗。要體會父母的恩,也不是天生就會的,必須透過實踐去慢慢了解。

孝道有個很重要的特征,就是“不犯上”。比方說,父母講一句什麽,你心裏嘀嘀咕咕,這就已經犯上了。還有對老師,對領導,對長輩,這個“不犯上”很難。我自己當年是個很會犯上的人,除了對父母“一言九頂”,對所有的人和事都有點造反精神。尤其是去到公園,如果牌子寫著“閑人勿入”,我就偏要入。這種性格讓我在以後工作中很吃了一些虧。是到了很久以後,開始去學習感恩父母,才漸漸改掉了這個壞脾氣。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很多人都不同意。如果父母不是那種可敬可愛型的,怎麽去對他們生起孝順呢?請看下篇:“世上不是沒有美,所缺的是會欣賞美的眼睛”。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有朋自遠方來”
  • 飛蚊症的小偏方
  • 母親是我的菩薩 /陳耀棋
  • 包容 /劉鏞
  • 父親和兒子的故事
  •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