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幾乎每個網站都在熱議蝸居,我這個本來就喜歡電視劇,而且很長時間沒有看到好的電視劇的人,便忙不迭地找來這部據說因為太過真實,中央電視台已經禁止播放的片子看了一遍。說實話,我還真是挺喜歡這部電視劇。看完了不過癮,又去找來小說看了一遍。
我想從藝術和內容上這個片子應當沒有什麽大的反黨反政府的問題,但是電影裏人們對高房價的無奈和由此產生的痛苦,經過編劇和影視的藝術加工以後,確實更能煽動中國低收入人群對房價和政府的不滿情緒。現在有人說,前一段時間的股市大跌,和地產股票的下滑,是因為溫家寶一周內三次提到抑製房價。而這部電視劇,在這個時候播映,確實可以說是起到了火上澆油,推波助瀾的作用。這樣的結果也許並不是作家六六寫這部電視劇時的初衷,更不會是製片人預期的結果。但是,一部引起轟動的電視劇,也許正是因為這種巧合變得更加切中時弊,而深入人心。
看《蝸居》每個人的處境不同,角度就會有不同。身在中國正在為買房子煩惱的人,會因為蝸居說出了他們的煩惱而產生強烈共鳴。為中國腐敗擔憂的人們,會因為這部電視劇裏描寫的那個幾乎完美的腐敗蛀蟲而痛心疾首。喜歡文學的人,則會為了這部電視劇裏充滿哲理閃光的對白和精彩細膩立體的人物描寫而反複咀嚼其滋味。這是一部可以讓很多人從不同角度欣賞的電視劇,能夠火起來自然不在話下了。
我看了這部電視劇,不得不對作家六六敬佩有加。而一個朋友,在看了趙趙的電視劇《動什麽,別動感情》以後,曾經大為感歎地說:“現在的年輕作家們,真是後生可畏,他們已經大大地超過我們這些在文革中長大的人。我們寫不出這樣具有現代感的作品。”我很認同這個觀點。我一直覺得,當前中國的電視劇,在思想和內容上大大地走在了文學之前,出現了很多很好的電視劇。相比較而言,國內的小說特別是長篇小說,卻很長時間內都沒有好的作品出現。我一直不知道其中的原因。後來與國內的作家聊起來,才知道是經濟杠杆的作用。也許是因為現代人的心態浮躁,很難靜下心來讀書。而茶餘飯後的電視劇卻是老少皆宜,特別適合當今的現代生活方式,稍有彩頭,便可在全國引起轟動效應。以那個作家的原話說,現在精英作家們,都去寫電視劇了,隻有二、三流的作家還在堅持寫小說。如此看來,中國電視劇精品迭出,也就不足為奇了。
我讀了趙趙和六六的小說原作以後,一個很強烈的感覺是,作為小說,這兩本書真的算不上是好小說,甚至與曹禺的劇本比,也算不上是好的劇本。但是,它們確實有好的故事和好的對白。給我的感覺是,他們是介於小說和劇本之間的某種產物。在這個很粗糙的小說框架裏,需要電視劇的演員和導演賦予它們站起來的生命。這兩部小說可以說是專門為電視劇而寫的。所以,如果離開了電視劇的表演媒介,僅僅從文字裏去欣賞這兩本書的話,讀者是一定會失望的。
了解了《蝸居》的特點,就不難理解怎樣去看這部電視劇。首先,它不是產生於一個耐人尋味的,細膩的文學作品,所以不能夠期望它具有很強的思想性,也不要期望它能夠深刻地剖析社會。它對人物的刻畫更加適合於演員的表演,而不那麽注重心理上的發展,書中的人物有些粗糙和蒼白就在所難免。當不同的人,編劇、導演、和演員都參與了創作以後,人物性格與作家初衷難免會有不一致,故事的發展與人物思想脈絡有些模糊都有可能發生,人物性格的臉譜化,和簡單化,也就不奇怪了。這些缺陷和疵瑕,因為故事的曲折和精彩,而常常被人們遺忘,而電視劇本身就是一種需要適應各種人群口味的快餐式藝術模式,它並不需要過多地表現人物內心,就可以產生很的效果。所以,《蝸居》是一部的好作品不錯的電視劇,難怪,它一播映就產生了如此轟動的效應。
我喜歡《蝸居》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它對人物關係和故事的發展盡量保持自然,符合人性。沒有強化好人和壞人的戲劇效果。作者六六很注重尋找一個人做壞事兒時的合理化動機。這裏麵最突出的就是宋思明這個角色。他出場的時候,不管是在做見不得人的官商勾結貪汙枉法之事,還是引誘純真的女孩兒海藻,都風度翩翩,讓人恨不起來。甚至當他使用暴力強迫了海藻的時候,還是幾乎沒有人認為那是犯罪。他可以說是當今那些黑暗的貪官中外表最為漂亮的一個。其實,這個讓人恨不起來的當權者,是當今中國社會毒瘤中,最為險惡,毒性最大的核心。他的險惡並不是因為其人品最壞,而恰恰是因為他優秀的人格魅力和超出常人的工作能力。隻有具備了這樣的優秀品質,宋思明才能夠走到權力的最核心層。而他的弱點,或者說是大部分人都會有的弱點-對擁有財富和權力的快感-使得這些原本優秀的官員根本無法抗拒環境的腐蝕。宋思明這樣的人變質以後,對社會和親人所造成的傷害也會非常大。在《蝸居》裏,宋思明從來沒有指使任何人殺人,可是在他的催促下,搬遷戶的老太太死於拆遷;清純的海藻失去最值得珍愛戀人,成為身份莫名其妙的二奶;與他共同拚搏幾十年的妻子,失去了可以信賴的伴侶;而他的女兒更是永遠失去了一個可以讓她感到自豪的父親。所有的這一切,都隨著宋思明在權力和貪腐的遊戲中越陷來越深,成為無法挽回的必然結果。《蝸居》的成功之處就在於,它把這樣一個演變的過程和結果,以最為真實可信的方式,赤裸裸地呈現給了並不清楚這些生活形態的觀眾。
《蝸居》的精彩還在於它抓住了當今中國社會不同階層人物所思所求中最具代表性的問題。而且將它們非常巧妙的編織在一個故事中。故事中的人物都具有很強的時代感和性格特征。觀眾通過這個電視劇,品味那些可以觸摸的,也存在於他們身邊的,社會各階層人物的行為軌跡。也因為這種強烈的社會再現特征,使得不同的人在觀看這部電視劇的時候有不同的解讀和反應。也因為如此,不管人們怎樣理解《蝸居》裏的人物和故事,都源於各自的理由,沒有對錯和好壞之分。
如果說對《蝸居》有遺憾的話,我最大的遺憾,是它沒有足夠的力度去解讀宋思明與海藻的關係。我很難看出宋思明為何甘願冒著丟官的危險,甚至不惜破壞自己的家庭去維係與海藻的愛情。以宋思明的閱曆,他應當能夠超越這段感情,而且我並不認為宋思明對海藻的感情真的像電視劇裏描寫的那麽美好,其實在電視劇裏也是多多少少地做了這樣的暗示。他們兩人的第一次,其實是宋思明酒後亂性強奸了海藻。而宋思明之所以對海藻不棄不離是因為,她長得很像自己年輕時暗戀的女同學。但是,在電視劇裏卻沒有進一步描寫,一段年輕時暗戀的感情,為何在宋思明獲得了巨大的權力、可以呼風喚雨的時候會發酵成為占有一個年輕女孩兒的強烈欲望。這種欲望為何如此強烈,甚至在他麵臨危難的時候,也從來都不考慮放棄。我認為,宋思明對海藻的欲望不是純潔的愛情,而是一種需要,是僅僅來自於他自身對一個年輕女人的需要,這裏麵並沒有考慮海藻的感情,也不會因為海藻是否愛他而改變。或者說,在那個時候,他必須依靠海藻才能夠獲得動力,在權力的遊戲中獲得成功的快感。而海藻對宋思明的感情也不純潔,那是一種對權力和享受的期望。這種期望注定會讓海藻放棄對小貝的感情,而投入宋思明的懷抱。即使,他不能夠陪伴她,即使知道這是一段很難有結果的感情,隻要不被宋思明拋棄,海藻就不會離開宋思明。在這裏對海藻這樣的分析,並沒有批評的意思,一個正常的年輕女孩兒,有過那麽多窮困的經曆,又生活在當今這樣追逐物質享受的社會環境中,崇拜權力,崇拜物質享受是再正常不過的了。而她本人在得到這樣一份享受的時候,必須付出的是具有很大危險性的將來。她把自己的將來押在宋思明那份毫無保證的感情上。我想海藻從一開始就明白自己的位置,所以她不想抗爭,順其自然,讓命運帶著自己漂向任何可能的地方,因為這原本就是一場冒險。電視劇裏,對海宋兩人感情的內在動力並沒有很好的揭示,反而有意無意地將兩人之間的關係描寫的浪漫而純潔,帶給了觀眾美好的感覺,這不能不令人遺憾。在現實中,官僚與二奶之間的感情有多少可以脫離權力和物質而存在呢?而那些為二奶獻身的貪官,又有多少僅僅是因為情感而付出呢?
雖然《蝸居》有這樣的不足,我仍然認為這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電視劇。通過它,你可以更好的理解今天的中國。
2010年1月6日,於新澤西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