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家抄來一段:

http://healthteamaster.com/index.php?p=1_36_-
小兒麻痹症尚未絕跡

(Polionyelitis簡稱Polio)的正式醫學名稱是“流行性脊髓灰質炎”,1960年初曾在台灣大流行,現在中年的殘障人士都是在那個時期的小兒麻痹症留下的創傷。幸有小兒麻痹症疫苗“沙克疫苗”(Salk Vaccine)及時大量供應,才遏止了這種可怕的流行病。今年(2005)是沙克疫苗問世50周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起了“全球清除小兒麻痹症運動”,估計要到2006年才能達到這個目標。現在的小兒麻痹症流行地區,主要是在非洲。2003年有784個病例,到了2004年反而增加到1,252個病例。單在奈及利亞(Nigeria)就有785個病例。主要是奈及利亞北部某些政府與宗教領袖的無知,宣稱沙克疫苗是西方國家想要害他們的小孩不能生育並傳染艾滋病。現在經過溝通,已經對那些地區恢複供應疫苗,希望能在2006年能完全消滅這個可怕的流行病。

其實小兒麻痹症並不限於小孩,成人照樣會受傳染。最有名的小兒麻痹症患者是美國的羅斯福總統(F.Roosevelt,1933-1945三任總統)。他在1921年得了小兒麻痹症,造成他的左腿麻痹,但是他還是克服了殘障,於1933年當選總統。所以他大力鼓吹防止小兒麻痹症。1938年,在他的協助下,成立了“小兒麻痹症基金會”,並得到好萊塢影歌星如裘弟加倫等人的大力讚助,在電台提出“一角錢運動”(March of Dimes),要大省下一角錢(Dime)來對抗小兒麻痹症。全國掀起一陣熱潮,紛紛解囊捐款,最後募得180萬元,其中268,000元來自“一角錢運動”。

現在說到沙克醫生(Jonas Salk M.D.)。他原來對小兒麻痹症疫苗沒有興趣。他是在研究流感疫苗,因為缺少經費,才向“小兒麻痹症基金會”申請研究補助,而轉向研究小兒麻痹症疫苗。1949年,哈佛大學的教授恩達斯博士(John F. Enders, Ph.D.)與他的研究小組首先發現小兒麻痹症病毒可以在非中樞組織中培養。這才為清潔疫苗大量生產,開拓了一個方向。因此,恩達斯與他3位同僚獲得了1954年的諾貝爾醫學獎。

沙克與他的研究小組發現用甲醛(Formalin又名“福馬利”)可以殺死小兒麻痹症病毒,同時還可以激發人體產生抗體。1952年,他對一些患過小兒麻痹症的病人試驗,發現他們的抗體都增加。然後,他又在沒有得過病的自願人員、包括他夫妻自己與小孩作試驗,發現都有抗體反應而沒有得病,證明他的研究小組已創造了實用的疫苗。

1954年春,在小兒麻痹症流行季前,美國全國44州同時展開大規模試驗,估計超過300,000醫生、護士、及其他誌工,對180萬學童接種疫苗。工作完成後,大家都鬆了一口氣等著看結果。果然,一直到次年的流行季都沒有意外發生,最後在1955年4月12日向全國提出這項成果報告。這時羅斯福總統過世了整整10年。

沙克醫生一夜成名,也是他事業的高峰。那時他才隻有40歲。不過他的做人卻使人不敢恭維。在他接受全國、甚至全世界給他的榮譽時,卻完全沒有提起多少年來與他共同辛苦工作的同事。其中一位他的得力助手楊格(Younger)回憶說∶“那一天的確是熱血沸騰,也是最令人難過的失望。沙克在他的講詞中完全沒有提到我們。其實後來在很多場合,他有很多機會可以修正一下他的錯誤。但他卻沒有做。在他過世(1995)的前幾年,我又碰到了他,就不禁問他為他從來不提到我們。他一動也不動,像一尊石像一樣!但是我總算把壓在胸中的悶氣發泄出來了,感到舒服多了!”

有人就批評沙克隻不過像一位技術人員,碰巧首先找到了疫苗。他沒有得到諾貝爾獎金,也沒有被選為國家科學院的院士。

所有跟帖: 

謝謝! -PrincessSisi- 給 PrincessSisi 發送悄悄話 PrincessSisi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3/2009 postreply 06:32:3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