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節這玩藝兒,也算得咱的國粹了。非唯中國獨有, 還出口到了日本, 不過改了個東洋名字叫武士道。後來在太平洋戰爭的時候讓美國人吃盡苦頭. 最後不得已, 甩他兩個原子彈, 炸死了幾十萬人, 才算是“大道既隱”了。
那麽氣節是怎麽來的呢?
古些的時候,氣節是比較籠統的一個詞, 有很多的含義。象講俠士講義氣,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欺.不義之財不取, 朋友的老婆不碰,這都是講氣節。
晚一點的時候, 罷絕百家, 獨尊儒術。大一統的帝國, 開始改造知識分子的腦袋。因為知識和文化必須全方位服務於封建皇權。那麽這些掌握知識和文化的人就必須有一套道德準則,氣節就是其中之一。這時候氣節的意思開始變了。
改造知識分子的腦袋需要一個過程,古人跟劉少奇一樣,還不懂文化大革命怎麽搞,那麽這個改造的過程也就相對要長一點。三國到晉代還有不少知識分子不肯與當局合作,怎麽辦呢? 他們瘋顛張狂的耍活寶,不過有時尺度把握的不好,惹毛了當權派,就搞到自己家破人亡。雖然沒有對社會對人民有一星半點的好處, 倒也沒白死。因為在當時也有追星族,很多人覺得這樣的行為就叫有”氣節“,遂以清談不理俗務相尚,最後也就亡了國。
不過話說回來,中國作為發源地,氣節跟日本的武士道比起來, 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第一, 它是文士道, 也就是說, 曆來的氣節模範, 都是文人. 因為武人要是不服輸的,早都在戰場上和敵人搏鬥而死了。文人手無縛雞之力,殺不了敵人,隻好殺自己。至於傷沒傷到敵人一根毫毛,這在中國文化界是不屑在乎的,要的就是整這個景兒。
中國的封建文化發展越到後來, 對知識分子的改造也就越完善, 到了宋代出了理學,”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氣節“主義迎來了黃金時代。
宋代是中國思想哲學體係產生大變革的一段時間,也是知識分子脫離實際,理多而不務實的開始。自朱子理學於南宋大成氣候,在明代又被官方擺上正統席位以來,中國知識界的風氣也為之大變。知識分子的風格,直接影響著民族的風格,無怪乎從此再無漢唐博大之風。
正如末清初的學者顏習齋說:"宋元來儒者卻習成婦女態,甚可羞。‘無事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即為上品矣" 。
氣節主義的演變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它跟烈婦主義的標榜總是齊頭並進,甚至幹脆可以說,就是一回事。正如男人可以三妻四妾,但女人必得要”節烈“。皇帝可以一個不爽就扒下你的褲子當眾打屁股, 或幹脆取你腦袋,但你可必得要忠君。不管這個君是弱智,是變態,還是殺人狂,都得要忠。
就拿方孝孺來說吧,明清兩代文人和統治者對其是褒貶不一。儒者的最高準則是忠於皇權。雖說明成祖打敗了建文帝,搶了人家的位子。
可皇權從來就是靠武力搶來的,本沒有什麽道義不道義之說。再說他也是皇族, 那他就是合法的皇帝。“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方孝孺敢於抗命,豈不是大逆不道嗎? 當然這是一種腐儒之見,但是由此可以看出那時候的氣節主義,實際上就是奴才主義。正如奴才對主子,婦女對丈夫,隻能從一而忠,殉節為大。
氣節的第三個特點,就是從來不憚犧牲無辜。而且犧牲得越多越好,名氣就更大,這是古代知識分子最歡喜的。方孝孺一炮走紅,因為被滅了十族。黃道周要是自己一個人扛著扁擔去清軍營門口發彪,被一刀砍了也沒人知道,所以必要拖上一千多鄉裏同去。小人物就講不起那樣的排場,象《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徽州的窮秀才王玉輝。在女婿病死了以後,一力慫恿女兒殉節從夫,最後女兒絕食餓死,他自己得到了一塊貞節牌坊。
中國的氣節跟本武士道最大的一點不同, 就是古語說:"末世多節臣“ 。
你看日本武士道盛行之時,也正是日本"布皇威於四海" 的時候. 中國就正好反過來, 往往是政治昏亂,內外交困的時候,文人團體平時不屑動手搞經濟建設,搞軍事建設,更不懂科學救國。所以自然救國乏術,氣節標兵也就一個接一個的湧現。南宋和明末是最講氣節的時候, 而這兩個時代又恰好都是都是政治最黑暗腐敗, 軍事上最不堪一擊的時候。
所以很多人愛把中國積弱,沒民主, 沒自由, 又落後等等都歸咎於大家缺少氣節,這真奇了怪了, 到好像西方那麽先進, 就是因為人家特別講氣節的。不知道那位國際事務專家能幫忙考證一下。就我記得,老外缺少我們祖宗的文明教化,也不懂氣節這一套,但凡有, 也不懂得拿來張揚。這裏有個小故事可證一斑。
二戰的時候德軍占領了希臘,一個軍官命令一個希臘士兵爬到樓頂上把希臘國旗摘下來,換上納粹旗幟。這個希臘士兵一句話也不說, 遵命爬上去,把國旗往身上一裹,就跳下來粉身碎骨了。他用自己的鮮血把榮耀灑在國旗上,卻一句話沒有說,連名字也沒有留下來。比起一個四處招搖,拉上千把粉絲陪葬的黃道周,吾不知誰善?
今天的人總愛把“氣節”叫做民族的脊梁。那是用現代人的思維去推測古人, 而“氣節”跟民族到底有什麽關係,還很值得商量。
明末抗清誌士,自民國初年開始倍受讚賞。須知那時的文人抗清,核心目的是忠於大明王朝,忠於朱家皇帝一個人而已,實在跟民族民生是沒有什麽關係的。當然他們也喊些看似與民族主義相關的口號。仔細看看這些口號, 無非是些大漢族主義的禮教之幫不能讓給蠻子而已。這口號後麵實際的意義, 不過是害怕”聖人之教,孔孟之道”會被韃虜蠻子給改了。
後來蠻子照樣做皇帝, 讓大家讀四書五經,照樣考科舉,文人們也就閉了鳥嘴,忘記了”夷夏之辨“,進京趕考去了。而從康熙直到雍正, 大都愛搞文字獄,殺的儒比秦始皇多幾十倍,卻都成了”聖明之主”,再也不見誰提起“氣節”倆字。
當然,中間也有個小插曲,就是清廷頒了個“剃發令”,這下可捅了馬蜂窩。江南富庶之地,本來早就降了韃子,當了一陣子順民了。 此時一看,聖人先師定的祖宗服色也得改,這可了不得,於是扯旗造反。直到幾座城市被殺了個精光,最後還是大家留了辮子。
這,就是所謂的氣節, 剝掉它神聖的外衣,滿身都是封建奴性,王權忠君的爛瘡。
有人老喜歡把抗日啊,南京大屠殺啊,跟方孝儒,黃道周他們那些“氣節”扯到一塊去。卻總是忘了扶植溥儀建立偽滿州國的那幾個"前朝遺老"恰是最講“氣節”的。
凡是道德上美妙的詞匯,自古傳唱不衰,卻沒有人想一想它背後藏著多少罪惡。那些唱的響的,如汪精衛, 他的演講,那真是慷慨激昂。還有周佛海,胡蘭成那些能言善道的文化人,他們千裏迢迢奔去當漢奸,致死都不覺羞恥。
"仗義每從屠狗輩",反倒平時不懂唱高調的人群,危急時刻才真正靠的住。
參加台兒莊會戰幫了大忙的滇軍和川軍, 那裏麵多半都是大字不識的農民子弟, 有很多是被抓去當兵的。蔣公聲淚俱下的說:"犧牲不到最後關頭,決不輕言犧牲“ , 卻不肯給他們發槍發餉。戰士們穿著破單衣草鞋,餓著肚子跟鬼子血戰, 幾乎死光。打不贏你,也不讓你占便宜,也要讓你多死幾個,這就是民族精神。
所以啊,名節之士,亡國之兆。這樣的高調少唱兩句為好。當然了,務實的人往往默默無聞,我們有文化的人也是不屑為之的。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