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網論壇
朝鮮的一段故事:略談戰爭的起因和性質
50年後,再次談論朝鮮戰爭爆發的原因,人們應記得,二戰結束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西方發達國家仍在為維護白人殖民主義而戰,而各殖民地如火如荼的獨立運動則得到當時社會主義國家無私或自私的支持。了解這一背景,對理解朝鮮戰爭的爆發和戰爭中的若幹現象會有所幫助。
美國的倒行逆施是促成戰爭爆發的重要因素。1945年9月4日,美軍先遣隊抵朝。 9月8日,由霍奇將軍率領的大部隊在仁川登陸。這天早些時候,已受霍奇領導的日本警察向準備歡迎美軍的朝鮮人群開槍,打死2人。結果,隻有戰敗的日本人獨享歡迎的榮耀。日本人是真心歡迎。在此前後,美國飛機在南朝鮮撒下傳單,宣布“任何傷害日本人或美國人的朝鮮人都將受到死刑的懲罰。”在霍奇的眼裏,“管理日本人是小問題。”而朝鮮人是“無法自理”的賤民。1999年傳出的美國政府煞有介事地要調查核實的“老根裏屠殺事件”,正是這一美國白人種族主義的表現。根據美國老兵和其他人的描述,此類事件在戰爭中和戰前都層出不窮。殺害對像除看不順眼或於己有礙的無辜平民外,還包括大量遊擊隊,人民軍和誌願軍戰俘。有一張照片顯示,兩位人民軍女護士在仁川被槍斃前上身赤裸,眾多美軍環繞其側。在瑙克斯所編著的“朝鮮戰爭:從釜山到長津:一部口述曆史”的書中就有許多這類事例。美國兵在描述這些暴行時毫無罪惡感,仿佛天經地義。在第4,5次戰役前,誌願軍幾乎沒有多少人“被俘”,其原因就在於大多數人在放下武器或受傷被俘後被現場槍殺了。9月9日,霍奇接受了三八線以南日軍的投降,成立了“美國駐朝軍政府”,將3天前由抗日愛國人仕成立的“朝鮮人民共和國”打入冷宮。讓日占時期的朝奸繼續管理政府機構和警察,並保留了日本警察的製服。很多警察就是過去的日本警察,後來成為獨裁者的樸正熙也是其中的一員。 >
10月16日,李承晚在眾多美國顧問的陪同下返朝。他是1922年因尋私舞弊而被趕出朝鮮到美國去的。親美,倒也愛國。美國竊聽他的電話,檢查他的來往信件,是一個不受歡迎的美國傀儡。
12月5日,霍奇開辦了“朝鮮軍事英文學校”,為建立一支南韓軍隊作準備。首批學員60人。20人是臨時政府的人,20人是前日軍中的朝鮮人,20人是前‘關東軍’的朝籍成員。明確規定不得招收“有過被日本人監禁記錄的朝鮮人。”12月12日,軍政府宣布以朝鮮共產黨為主的“人民委員會”非法,“委員會”建立的“人民共和國”也名存實亡。幾乎同時,實施新聞檢查,宣布罷工和勞工運動非法。
“人民委員會”開始組織抵抗運動,包括武裝鬥爭。“軍政府”的對應之一是公開聘用具有在滿州鎮壓中國抗日遊擊隊有經驗的人來追剿“朝鮮共產黨”。
美國的新殖民主義政策在朝鮮人心中培養了仇美的情結和播下了朝鮮戰爭的種子。抵抗運動此起彼伏,一直持續到50年。到1946年10月,約有800警察和數千名農民學生被打死,3萬人被監禁。最可悲的是巨州島起義,從48年到50年,共有3萬人被殺害,整個島滿目蒼痍,直到大批誌願軍和人民軍戰俘到來,才約有“生機”。
“朝鮮共產黨”是1945年9月8日在漢城成立的。亞洲的抗日運動造就了大批共產黨人,朝鮮也不例外。一位名叫布魯斯。卡明斯的美國人說,“在美國,共產主義從未獲得廣泛的支持。而在1945年的朝鮮,共產黨靠著對日本人的頑強抗爭和其極具號召力的綱領,贏得了大眾的支持。”
朝共的領導成員大部留在政治中心的首都漢城,北朝鮮僅是一個分局。金日成是於45年9月19日從西伯利亞返朝的。金是武裝抗日的領袖,卻不是朝共的政治領袖。同年12月,他當選為朝共北方局書記。49年6月7日,成立朝鮮勞動黨,金任領袖至死。金日成的崛起,除了自身的傳奇生涯和蘇聯的支持,與美國對南方朝共的鎮壓也有關。美國及李承晚對38線以南朝共主體的圍剿,消滅了金日成的許多黨內競爭者,促使了其地位的上升。
朝鮮的情況和當時的越南也很相似。抗日鬥爭的主體幾乎都是共產黨,法國和美國都要恢複殖民主義統治,都依賴當地民族中投靠過日本的敗類和共產黨鬥爭。而兩國的共產黨都有大批南方成員。簡單地認為“北方侵略南方”顯然是不妥的。同樣,李承晚政權的主要支柱除4萬名美軍和前日本朝籍軍警外,就是北方來的難民。日本投降後,約180萬日本合作者,地主,基督徒之類的人及其家屬從北方乃至中國東北逃到南方。
從某種意義上說,北方的朝奸被南方人算了帳,南方的民族主義者被北方人給清算了。南北方都不乏希望還鄉複仇之人。很多人未等到50年戰爭爆發,就以各種身份 ‘打’回老家了。
由於上述原因,互相滲透和邊界衝突司空見慣。1948年,大韓民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先後成立,麵對對方的‘正式分裂’,統一運動在南北方都開始加大力度了。1949年1月後,邊界衝突告增。有的規模相當大。如同年5月4日,南方襲擊北方,打死400多名北方邊防軍人,南方自己雖僅陣亡20多人,卻有2個連反水,受到北方熱烈歡迎。就在朝戰正式爆發的前兩天的6月23日,南方從上午10時起在昂津半島炮轟北方,一直轟到6月24日淩晨4時。6月25日,南方的“猛虎隊”再次攻擊北方邊防軍。在此期間,北方除在38線‘禮尚往來’外,主要靠支持南方遊擊隊反李。而南方遊擊運動在1950年勢頭的減弱,促成北方準備打更大的仗,即統一戰爭。因此,在戰爭爆發前的一段時間內,邊界衝突基本上是由南方挑起,北方較為克製。
影響朝鮮半島的外國勢力主要有美國,蘇聯,中國共產黨和蔣介石國民黨。
美國和蘇聯的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在歐洲。李承晚幾次要求美國支持其以武力‘討伐’北方,但都遭到了美方的冷遇。金日成也要蘇聯幫助‘統一祖國’,同樣遭到了蘇方的疑懼。
美蘇的基本政策是一致的,即武裝半島上的同盟者,撤軍以置身事外。所不同的是,蘇聯武裝的朝鮮人民軍實力要強於韓國軍隊。美國的援助不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低估了人民軍的實力。美國認為南韓軍隊能保衛自己,李承晚則認為可在3-4天內打到平壤。畢竟南韓有2100萬人,北方隻有8-900萬。CIA有低估人民軍實力的報告,也有認為人民軍有能力征服全朝鮮的報告,但由於麥克阿瑟在遠東搞‘獨立王國’,阻撓和限製CIA在其‘王國’中的活動,無論CIA報告內容如何,都對曆史進程的影響不大。
蘇聯和美國分別在1948年12月和次年6月開始撤軍,尤其要注意的是美國的撤軍時間,到1949年6月,半島上的武裝衝突正進入高峰期,雙方都竭力高喊要‘統一國家 ’,幾乎人人都意識到戰爭難以避免。美國在此時撤軍,除前述的誤判了雙方實力和戰略考慮外,實際上也是放開南方的手腳,讓其自行解決問題。可以說,朝鮮戰爭爆發是半島上兩股力量為了統一的理想,失去控製而相撞的結果,單純談論誰侵略誰是不能理解當時的情勢的。
中國共產黨在自己獲勝的情況下,自然不便對金日成的統一大業潑冷水。但由於台灣等東南沿海島嶼和西藏問題尚未解決,中國軍工工業又幾乎為零,即使真心支持,卻也愛莫能助。長期以來,有很多朝鮮人參加了中國革命。朝戰爆發前後,約12萬朝鮮人從解放軍和地方上返國參戰。
1949年8月4日,李承晚與蔣介石會麵,策劃解放朝鮮北方的戰爭。國民黨雖垂危,但援李的能力還是有的。蔣答應提供空軍和陸軍,幫助李統一朝鮮,條件是占領北方後,蔣軍借道攻擊東北地區。因種種緣故,此一計劃未能或未及實現,但直到李死,兩人都是好朋友。
在中國革命取得決定性勝利的情勢下,加上金日成的速勝並不會把蘇聯卷入戰爭的保證,斯大林有保留地支持金日成發動統一戰爭。而美國的一些政策聲明也導致了蘇聯對朝鮮局勢的誤判。
1949年3月,麥克阿瑟說,朝鮮在戰略上不重要,美國已武裝的10萬南韓軍隊有能力保衛自己。朝鮮多山,是非坦克國家,故無需向南韓提供此類裝備。1950年1月12 日,美國務卿艾奇遜再次聲明美在朝鮮無利益。
美國說的不是假話。194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國民黨政權開始逃亡生涯後,美國開始檢討和修正其遠東政策。上述談話和撤軍行動及其就台灣的類似言論實際上是調整期的臨時政策的體現。1950年3月左右,美國家安全委員會以保羅.尼爾茲為首的一個特別小組完成了一份代號為NSC-68的研究報告,要求美國迎擊共產主義在全球各地的任何挑戰。這份報告20年後才解密。有關情況的敘述可見約瑟夫.C.戈爾丹的“朝鮮:未講述過的戰爭故事”。根據該文件的精神,美國開始正式推行新的遠東政策,核心是遏製和反對新中國。
美國首先在5月與法國簽定了“軍事財政援助協定”,開始向在印支作戰的法軍提供各種援助,從南方威脅中國。6月18日,艾奇遜的顧問,冷戰專家杜勒斯訪問南韓,並到38線活動,不管杜勒斯在南韓公開講了什麽話,僅從美國在印支的行動和數日後對朝鮮戰爭的反應來看,杜勒斯可謂來者不善。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在戰場局勢尚混亂不堪,漢城電台還在廣播南韓軍隊指日可攻下平壤之時,美國即大規模介入朝戰,同時宣布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其反應之快,並非偶然。而正是美國反對中國的新政策導致了朝鮮戰爭性質的迅速變化,兩天之內,一場朝鮮的內戰便已轉化為美國反對中國的戰爭。朝戰的爆發,提前暴露了美國新遠東政策的輪廓和實質。
還有一事發人深省,1950年7月31日麥克阿瑟撇開美國政府駐日本的另一位代表,單獨飛往台北與蔣介石會談,想讓蔣牽製中國大陸。8月2日,杜魯門請哈裏曼作為總統特使,緊急飛往東京。哈裏曼是美國的大富翁,二戰時經常代表羅斯福總統,與蘇聯等盟國打交道,是少數幾個可讓驕橫的麥帥買點帳的人之一。哈裏曼向麥交底,美國的政策是‘支持一個獨立的台灣政府’,使其從中國分離出去,而非援助討厭的蔣介石反攻大陸。麥說,既然這樣,為何不把蔣送上大陸,讓共產黨把他給滅了。但哈擔心這麽幹,反而會丟了台灣,否決了該設想。迄今為止,美國的這一政策並無實質性的變化。而一些人認為是朝鮮戰爭和中國軍隊參戰才導致美國插手台海,實在是對美國政策缺乏了解,顛倒了因果關係,或者是有其他動機吧。
中國迎擊了美國在朝鮮的挑戰,影響深遠,其一是使得美國在其後的侵越戰爭中,始終不敢派地麵部隊越過17度線。今日朝鮮半島和世界格局變化甚大。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解體,使得殖民主義失去遏製,起死回生。所謂的反恐和消除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威脅,已成為新殖民主義重新征服和控製世界的借口。馬哈蒂爾前幾日關於白人種族主義的指責並非夢話,他道出了事情的本質。阿富汗和伊拉克才是開場,伊朗,朝鮮也不是結局。
《聯合早報》論壇
給反方同學的資料:議論 朝鮮戰爭 的起因和性質 (ZT)
所有跟帖:
• this is a trap :) -狗肉- ♂ (51 bytes) () 10/16/2009 postreply 14:11:32
• I see. 哈哈哈~~~ -咖啡屋的角落- ♀ (0 bytes) () 10/16/2009 postreply 14: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