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文化的傳承問題答-馬蟻-

1. “不摻雜不更新,就不能 “傳承”?”

首先,我有這麽說麽? 看看你引用的我的那句話: “在人類曆史上,文化的傳承總是和文化的更新連接在一起的。”

我說的是,這兩者總是連接在一起,是一個觀察到的現象。但沒有說其中一個是另一個出現的必要條件。請你理順這個邏輯關係再發言。

其次,你要這麽吹毛求疵的話,那我就陪你吹一會兒,求一會兒:

文化的傳承確實總是和文化的更新連接在一起的:實際上,文化是一代傳一代的。每一代人都會有些不同的理解,也都常常會有大大小小的創新。問題不在於有沒有這些創新,而更重要的是在於社會的氛圍是否鼓勵這些創新。

““傳承”如何能像“奔湧”呢?而且還是一條大河的奔湧?那麽人家一條條的小河可怎麽辦呢?“

大河有大河的奔湧,小河有小河的流淌。都是文明傳承的方式。

至於美軍入侵伊拉克和巴比倫文化的傳承的問題,有興趣的話,你可以寫篇東西來。光講那麽幾句風言風語的沒多大意思。而在沒有任何事實根據的情況下把我和伊拉克的情況聯係起來,更是一種錯誤的做法。


2. 隻有外星人文化,能夠救地球?

“以前在還沒有地球村概念和普世價值的時候說“本土”也許是有意思的。這年頭都是地球村概念化聊,還有普世價值什麽的,照不明則問的大河這樣奔湧下去,“本土”就會是沒有意思的。”

“這個地球村可是個封閉社會小世界呀,大家都趕快找外星人的文化吧。因為不然的話地球村的文化“在一個封閉的社會(地球村)裏傳承,往往會在一定時期達到某些高峰後就逐漸衰落。””

首先,地球村在目前來講,還大部分隻是個概念而已。各國、各民族的文化還有非常大的差異。這些差異的東西,在一個民族來說是常見的東西,可是在別的民族來說,就是新的東西。舉個例子說,別看許多華人也能說洋文、穿西裝、吃西餐,並在西方社會生活了多年,可是這些華人的思考方法跟西人的就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其次,當一個思想的“庫”有足夠大的時候,其中各部分的差異(由各地方的環境等不同的因素造成)就能大到破壞同質性,使“新”的或“不同”的思想總是存在的。

這就像是基因庫的情形:一個封閉村子裏的幾百人自相交配,最終會產生近親結婚的某些遺傳病被放大到足以危害這個村子的基因庫的情形。但如果把基因庫放大到幾萬、幾十萬、甚至上億人的地步,就能把這些遺傳病稀釋到很小的地步,也會有足夠多的新的基因變異來不斷更新基因庫。

一個全球大的思想庫,如果讓其自由產生新的思想並鼓勵之,應該有足夠的新的思想來維持文明的不衰落。但如果對新思想加以限製和打擊,讓全球成為一個思想獨裁的村落,那麽文明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舉兩個例子:中世紀的歐洲和唐以後到五四以前的中國。


3. 大海呀,你奔流去哪裏?

“不明則問網友似乎不在意人們現在已經生活在地球村和普世價值的概念中,因為他列舉了很多地球村和普世價值的概念之前的例子,也就是說他說的是過去不是現在也不是將來。”

過去發生的,是實實在在的事實,拿來做例子有什麽不對?將來是怎麽樣的,大家都可以發揮想象力盡情去想象。

但是,用曆史做例子,就是不看將來?大量大量的關於文化、文明的文章都是借鑒過去的曆史,難道它們都是“不在意人們現在已經生活在地球村和普世價值的概念中”?什麽邏輯?

關於“大海”作為文化最終的混血兒的問題:

其一,你可以參照我上麵講的大思想庫的說法;

其二,你可以去找幾篇關於洋流的科普文章讀讀,看看大洋是不是你所想象的那樣是死水一潭的。

其三,“大河奔湧”隻是一個比喻性的說法。一個用來做比喻的事物,可能隻是在某些方麵跟被比喻的事物有相似之處。但不能要求這兩者在任何方麵都是相似的。而把比喻推到極端,找出某些不相似之處來攻擊原來的比喻,則說明了你不懂如何使用比喻和界定比喻的範圍。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