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陳武帝評傳》第一章(龍耳.著)

來源: lordcl 2020-05-02 18:47:0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6544 bytes)

《陳武帝評傳》

 

 

第一章 梁武“吉”夢

 

 

八月的皇宮,寂靜而悶熱。

侯景率8000兵(其中羯人約800騎為前鋒)殺奔梁朝的建康都城。這是梁太清元年(公元548年)八月十日。

起兵叛亂的侯景打出的旗號是“清君側”,以誅殺朝中倿臣中領軍朱異、少府卿徐驎、太子右衛率陸驗、製局監周石珍為由頭。這是古今中外一切叛亂者所慣用的伎倆。

侯景殺奔京城的消息,突然打破了梁庭皇宮的寂靜。宮人們驚呼、奔走、四下尋找躲避之處......而梁武帝蕭衍在幹啥呢?他正在書房津津有味地讀著佛教經書。

當禦史慌亂跑來,向梁武帝報告這令人震驚的消息時,梁武帝卻手捧經書,不屑一顧地拈須笑道:“景何能為?我一折篇,便足笞景了!”。

梁武帝太輕敵了!侯景反叛,那群金發碧眼滿麵卷須的胡人殺向京城。所向之處,血流成河,江南軍民恐慌而逃。連路邊的樹枝都在瑟瑟發抖,攪動著空氣中的陣陣血腥味。可是,當軍情警報傳到京城時,梁武帝完全沒有想到此事的嚴重性!沒想到此次侯景兵亂,不僅他皇帝老兒的身家性命不保,還連帶他的江山也一同毀滅!

梁武帝何人也?!他姓蕭名衍,字叔達,蘭陵都裏人,蕭何丞相二十四代的孫子,蕭衍和南朝齊國還是同宗,依輩份,蕭衍之父蕭順之是齊高帝蕭道成的族弟,封臨湘縣侯,官至丹陽尹知事。蕭衍幼而好學,允文允武,多才多藝。六藝皆精;至於陰陽星相各種學問,無不精通。南齊中興二年(502年),齊和帝被迫“禪位”於蕭衍,建立梁朝。

史書把他寫得很神奇:說他的母親張氏曾夢見自己懷抱太陽,隨後就有了身孕,於是生了蕭衍。他生下來就有一種異常的光,相貌特殊,額骨中央隆起,形狀如日,麵部如龍,回頭有如虎望重山,舌紋為八字形,頸部有浮光,身體映著太陽卻沒有影子,兩髖骨都是雙骨並生,脖頸上部隆起,右手有文為“武”字。蕭衍小時候,能蹈空行走。長大後,博學多通,喜愛謀略,有文武才幹。他所住的房子中,常常像是有雲氣,別人有時遇著,身上會覺得十分清淨。

蕭衍之父叫蕭順之,是齊高帝的宗親皇族。齊高帝喊他的父親為族弟,關係親密吧!可是,齊朝的蕭寶卷即位後,將蕭衍的兄長、齊朝的尚書令蕭懿給冤殺了。蕭衍要為兄長報仇,就召集部將商議,把蕭寶卷這個皇帝趕下台。蕭寶卷是南朝齊第六位皇帝。他為了自己集權和專製,廢殺六位輔政大臣。蕭寶卷的濫殺,引起了大臣和將領們的驚懼。齊太尉陳顯達從九江起兵,聯合徐、兗二州刺史江夏王蕭寶玄的兵馬,一起圍攻建康。平西將軍崔景慧叛亂,裴叔業投魏,齊的南豫州領土丟失。雍州刺史蕭衍看準時機,率領萬人起兵於襄陽。聯合齊皇宗室、荊州府的蕭穎胄共同討伐蕭寶卷。蕭寶融即位於江陵,史稱齊和帝。廢蕭寶卷為東昏侯。

蕭衍有擁戴之功,齊和帝蕭寶融授蕭衍為大司馬,掌管中外軍國大事,還享有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讚拜不名的殊榮。再後來,齊和帝封蕭衍為梁王。蕭衍的權力欲大,也想當皇帝了。蕭衍按捺自己的野心,先以齊和帝之名,剪除了湘東王蕭寶晊兄弟,殺掉齊明帝其他兒子。斷絕了齊王朝群臣的其他的念頭。然後,就想廢齊和帝蕭寶融,蕭衍自己做皇帝。先讓他的弟弟在民間傳播民謠“行中水,為天子”,臣民聽了,以為蕭衍有天命。

範雲和沈約聽了民謠,知道蕭衍的心思,便聯合中領軍夏侯祥,逼齊和帝蕭寶融禪位給蕭衍。蕭衍接到齊和帝禪讓的詔書,還假惺惺地謙讓了三次。群臣又勸進了三次,齊和帝再下詔禪讓。這樣,很會演戲的蕭衍才“很無奈”地登上了帝位。史稱梁武帝。改國號“梁”。齊朝至此宣告滅亡。梁武帝封“禪位”了的蕭寶融為巴陵王。

沈約擁戴有功,梁武帝也不虧待他。他又給梁武帝建議“不可慕虛名而受實禍”。蕭衍就派親信鄭伯禽送給年僅十五的蕭寶融一大塊生金,逼他吞金自殺。已經“禪位”的蕭寶融(齊和帝)雖然年少,但風采不減帝王貴種,朗言說:“我死不需金,醇酒足矣”。

鄭伯禽一看廢帝如此“配合”,也很高興,便弄來一大壇美酒。蕭寶融年少明達,神情怡然,大碗狂飲,沉醉不省人事。鄭伯禽見此狀,快步上前,掐死了這位十五歲的龍種美少年。

沒有人知道,齊和帝大碗狂飲時的心情如何?但史家對他的評價卻很高:“和帝晚隆,掃難清宮。達機睹運,高頌永終。”(和帝在齊朝末期能夠興隆一時,掃除了艱難,清理了宮廷。他能夠明達徵兆察知運數,這樣的結局也很值得後人傳頌)。齊和帝能得到史家這樣的評價,是不是比蕭衍的評價還要高?

梁武帝當了皇帝,但愛讀書的好習慣一直保持著。他喜歡讀書,卻沒學到優秀的品德,以致於他落得一個敗國破家、被活活餓死的下場。

他還是一位佛教徒。他以舉國之力弘揚佛法,廣建佛寺,大造佛像。每次布施耗費千萬銀兩。他還脫下龍袍,穿上法衣,舍身寺院。眾臣用數以億計的巨額來贖回蕭衍的真身,蕭衍才“迫於無奈”地起駕回宮。

蕭衍是先習,再奉,後入。當時有原天竺國王子達摩祖師泛海來華,傳揚佛法。癡迷於佛法的梁武帝蕭衍熱情接待了達摩祖師,並自以為得意地問:“朕即位以來,造寺、寫經、度僧不可勝數,有何功德?”達摩如實回答:“並無功德”。

梁武帝驚問道:“何以並無功德?”。達摩答:“你這隻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非實。”。武帝又問:“如何是真實功德?”。達摩說道:“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於世求。”。達摩祖師實是批評梁武帝尋佛法不如說是尋功德,欲心不滅,佛法難求。梁武帝領悟不了達摩話裏的玄機,便覺得寡淡無味。達摩覺得話不投機,決定離開南京北上。

蕭衍就是這樣的一個皇帝,麵對侯景舉兵反叛,這個震驚朝野、改變華夏曆史的重大事件,梁武帝卻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力量。他沒有聽從大臣們關於調兵遣將、抵禦外族入侵的建議,隻是下令沿途各州府自行抵抗侯景的叛軍。梁武帝輕蔑地認為侯景是陰溝裏的小泥鰍,翻不出什麽大浪來的。但事實證明,梁武帝對侯景的判斷,真是大錯而特錯!

侯景何許人也?侯景,字萬景。北魏懷朔鎮(今內蒙古固陽南)鮮卑化羯族胡人。因左足生有肉瘤所以行走不穩,但是擅長騎射,驍勇好鬥,做過鎮功曹史。羯族與匈奴在血腥的報複中被基本殺絕。不幸的是,一支萬人的羯胡部落,因為向北投降鮮卑人而保留下來。這支羯人在鮮卑人的統治下以打仗為業。羯胡人本係蠻荒之域,未有文化教養,還保留著原始的食人獸性。他們喜好殺戮,泛濫奸淫。從某種意義上說,羯人還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民族。充其量,羯人算是一個在人類進化史上非常落後的人種。

侯景以“清君側”誅殺中領軍朱異、少府卿徐驎、太子右衛率陸驗、製局監周石珍為借口,率領800名金發碧眼的野蠻羯人,起兵於壽陽。羯人與其他胡人不同的是:其他胡人往往是屠殺或者閹割漢族男人,霸占漢族女人。而羯人不僅屠殺男人,而且喜歡破壞女人“陰器”,吃掉女人。羯人長途作戰,不帶糧食。直接把女人先奸後殺,然後把女人的肉體或烤或煮當作“軍糧”來吃。這些野蠻殘暴又無文化的羯人,如同野獸一般,全身都長滿了很長的毛,五大三粗,壯實有力。騎著大馬,揮著彎刀,呼嘯成群,揮刀亂砍。沿途百姓蜂湧而逃,官兵無力抵抗。這落後野蠻的羯人不識漢字書籍,隻認得金錢和美女。逢人便殺,遇女便奸。奸後還剖腹掏心煮食;民居裏凡是值錢的東西,都搶劫一空,甚至花衣短褲,他們都要搶了去,胡亂裹纏在身上。又放火燒掉民居。所過之處,一片狼煙和廢墟。

侯景率領800羯胡人一路殺奔金陵。金陵城外,血流成河,屍積如山,塞滿道路。羯胡人一次擄回25000餘江南少女,侯景兵眾飽餐之後,淫笑著圍上前來,剝光少女們的衣服,恣意奸淫。一夜下來,數百少女被奸致死。天亮之後,羯胡人又殺掉3000多名少女,令廚師煮熟,充當軍糧。那800羯胡人紛紛大吃人肉,啃咬人骨。幾天下來,吃剩的碎骨殘骸,竟然堆成了一座小山。還沒被吃掉的少女們,見此慘狀,號哭之聲,驚天動地。。。。。

侯景之亂,是中國曆史上的長江流域遭受的第一次毀滅性破壞!江東八郡的人口,遭到了巨大減員。侯景8000羯兵屠殺江南580多萬人;使得華夏上千年的經濟建設和華夏文明的成果遭到曆史斷代的重創!

 

誰也沒想到啊!造成這場震驚華夏曆史的巨大災難的,竟然起因於梁武帝的一個“吉”夢!——那是南朝太清元年正月的一個夜晚,滿頭銀發,年屆八十的梁武帝伏案批閱文武臣僚們的奏章,漸漸地,他麵有些困倦,嗬欠連連。內侍扶皇帝到寵妃的暖床躺下。輕縵漸合,已聽得他鼾聲雷動……忽見金殿威嚴,群臣肅立。梁武帝坐在龍椅,俯視群臣。聽得有臣奏報:“有蠻夷舉地來降”雲雲。

梁帝高興啊!連忙傳旨上殿。不時,見幾個蠻夷首領,奉上降表。武帝閱覽,龍顏大悅。令人宣讀,群臣無不歡欣。梁武帝正要封賞,兩眼一睜,他還在床上躺著的。原來是一場美夢。

梁武帝細思夢境,莫不是預示著他將一統天下?梁武帝興奮得睡不著,索性披衣坐起。此時天剛放亮,梁武幹脆梳洗準備早朝去了。恰巧碰到中書舍人朱異,梁武以美夢相告,並說“我平生很少作夢。如果作夢,就必定能應驗。”

朱異本來就是一個奉迎之徒,善於察言觀色。當他聽了梁武帝講述的吉夢,就已猜測到梁武帝的心事,馬上祝賀道:“這確實是一個好夢!是江山一統的好兆頭!”。朱異,字彥和,吳郡錢塘人,他的父親叫朱選之,曾在朝亂世,當過吳平縣的小縣令。朱異少時家境破敗。他整天遊手好閑,無所事事。經常與人聚眾賭博,成為鄉裏的一個禍害。

可朱異成年後,這個無賴子忽然“好學”了,發奮讀書。史書記載“遍治《五經》,涉獵文史,兼通雜藝,博奕書算,皆其所長”。曾講《孝經》、《周易》被梁武帝賞識,朱異“善窺人主意曲,能阿諛以承上旨,故特被寵任”。一路升遷,當權三十多年。

朱異辦事,一切事情都梁武的心情和臉色為原則。甚至明知不對,也不諫言。凡事都推給皇帝來決定。隻要是皇帝決定了的事,錯誤的他也百分之百地執行。執行完了如果發現錯了,也由皇帝擔著。群臣們也不敢有意見。

有些正直的大臣批評朱異,說:“今聖上委政於君,你怎麽每件事都要聽從旨意?傾者外聞殊有異論。”他回答說:“政言我不能諫爭耳。當今天子聖明,吾豈可以其所聞幹忤天聽”。由於朱異精通溜須拍馬之術,因此深得梁武帝的寵信。

朱異出身寒族,更知道貧窮的滋味。於是瘋狂斂財,廣收財賄。與他幾個兒子購田置房,家產盛大。連第接宅,從建康的潮溝一直綿延至青溪。此人本性吝嗇,雖天天和梁武帝談佛論道,卻毫無施舍之心,他家的廚房所扔棄的珍肴美味,每天都有十幾車,任其腐爛。卻從不接濟和施舍給饑餓的窮人。像朱異這樣的小人,隻會吹拍奉迎,替主子把“吉“夢添鹽加醋地“圓”得更加美好。

真是無巧不成書!沒過幾天,梁朝庭忽接奏報:“東魏河南牧守侯景遣郎中丁和奉表來降”。天底下有這樣的巧事。也真叫梁武帝心花怒放!他想到自己此前作的美夢,就迫不及待地令“宣丁和上殿來奏”。

丁和跪拜之後,獻上降表。梁武帝親覽表章,幾乎應證了他夢中的情景。他興奮地令待臣宣讀給君臣聽聞。原來,侯景與東魏新主不和,畏懼讒言被殺,他願以自己所轄全境(舉函穀以東,瑕邱以西,如豫、廣、潁、荊、襄、兗、南兗、濟、東豫、洛陽、北荊、北揚等十三州)投奔梁庭。

這是多麽誘人的大蛋糕啊!梁武心中已允,卻仍裝模作樣地詢問君臣意見“愛卿以為如何?”可他萬萬沒想到諸多大臣反對。都說侯景是沒有進化好的胡人,吃人肉,喝人血,凶殘無比。他先叛北魏,再叛爾朱榮,現在又背叛東魏。是毫無信義,反複無常的小人,怎能相信?更何況近來我梁庭與東魏已交好,如果接納了東魏的叛臣,貪了東魏的土地,恐怕會因此挑起戰端,江南軍民又無寧日啊!

應該說,梁庭大臣們的頭腦是清醒的!侯景是羯人,生性殘暴。在北方大亂中,侯景背叛北魏投降爾朱榮,後又背叛爾朱氏投靠高歡,誅滅爾朱氏。因此封官至“司徒、河南道大行台,將兵十萬,專製河南達十四年之久”。高歡死後,高澄想殺侯景。侯景為自保,準備以所管轄之為籌碼,投降西魏。但西魏對侯景心懷戒備。侯景見西魏隻許空話,沒有行動。就轉投梁庭。侯景令行台左臣王偉修書一封,遣行台郎中丁和奉表請降。

梁武帝本以為是一件好事,沒想到眾臣反對。他也猶豫不定了。恰此時,朱異卻發聲支持梁武帝了。他嘲諷眾臣膽小怕事。這麽天大的好事情,竟然不敢接納。胡人舉地來降,正應驗了皇上吉夢。我認為正是皇上一統天下的好預兆。

自古以來,大事都壞在拍馬溜須之人的身上!朱異揣知皇上心意,一旁添油加醋,極力讚成梁武帝蕭衍納降侯景。梁武帝聽了朱異的奉承之言,便下定決心。當即頒旨:授侯景為大將軍,封河南王,使持節,都督河南南北諸軍事、大行台、給鼓吹一部。令丁和齎敕還報。同時,遣司州刺史羊鴉仁等提兵三萬至懸瓠(今河南汝南縣),運送無數糧草兵仗,接應侯景。後又派蕭淵明領兵五萬進攻東魏。

梁庭出兵攻東魏,就等於告訴了東魏侯景舉地來降。這一下惱怒了東魏大丞相高澄,當即派東魏將軍韓軌等人圍剿侯景。侯景急得直罵娘!此時梁朝的兵馬未至,東魏的兵多將悍,侯景忙派人帶信帶圖表連夜去西魏,答應割東荊、魯陽、長社、北荊州四城給西魏。請西魏趕緊援手,先擋住東魏的進攻再說。

東魏、西魏都是北魏國號的延續,北魏是鮮卑拓跋部所建,又稱元魏。鮮卑族是繼匈奴之後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遊牧民族,屬阿爾泰語係蒙古語族,興起於大興安嶺。為魏晉南北朝對中國影響最大的遊牧民族,起源於東胡族。拓跋部落原居於今東北興安嶺一帶,後漸南遷至蒙古草原,以“射獵為業”,靠遊牧為生。

北魏(元魏)分裂為東魏、西魏後,為爭奪最高統治權力,東、西魏之間頻頻爆發戰爭。這裏邊的過程就省略。直接講西魏接到對侯景的態度吧——

東魏武定五年,元旦日蝕。東魏大丞相高歡(鮮卑名賀六渾)已病重,臥床不起。聽知日蝕,慨然歎道:“日蝕恐應在我身,我死亦無恨了!”。於是,令次子高洋,去鎮守鄴郡,召世子高澄回晉陽。

高歡向世子高澄交待後事。高澄耽心侯景在河南,勢大難製。高歡道:“我已早為汝算定了,景在河南十四年,飛揚跋扈,隻我尚能駕馭,汝等原不能製景,我死後,且秘不發喪,……將來能敵侯景,隻有慕容紹宗一人,我未嚐授彼大官,特留以待汝,汝宜厚加殊禮,委彼經略,侯景雖狡,想亦無能為了。”

高歡交待了後事,當天晚上就死了。高澄遺照高歡的遺言,秘不發喪。卻仿高歡的筆跡給侯景寫信,令侯景到晉陽。侯景右足偏短,善騎射,多謀略。他曾經對高歡講:“願得兵三萬,橫行天下,要須濟江縛取蕭衍老公,令作太平寺主。”高歡欣賞侯景的豪氣,竟然給侯景十萬兵,鎮守河南。但侯景輕視高澄,曾經說:“高王尚在,我未敢有異心,若高王已沒,卻不願與鮮卑小兒共事。”

侯景曾與高歡密約:說自己統兵在外,要防別人使詐。以後凡是高歡召侯景,書信落款處必加點,以作暗號。但高澄不知此約,因此,侯景收到高澄的書信,反而生疑心,使人去打探,果知高歡已死。侯景耽心高澄誘害,準備以河南為根據地反叛,但是拿不定主意。轉而投書西魏,願舉河南全境以降。

西魏也不傻子。先前,西魏與東魏大戰了五次,雖然勝多敗少,但消耗極大,再也禁不起大的折騰。於謹給宇文泰獻計,道:“侯景從小就學習兵法,此人奸詐難測。不如厚其爵位,以觀其變。不要馬上派兵。”宇文泰認為言之有理,就隻是加封侯景為為太傅,領河南大行台,封上穀公。而已,並沒實際派兵。

侯景為難了!他把東荊、魯陽、長社、北荊州四城割給西魏後,又怕梁武帝生氣。馬上遣使上奏,謊稱自己割地之事是“餌敵”的權宜之計。豫州以東的廣大地區仍在自己控製下,希望梁武帝理解。梁武蕭衍聞報,不僅表示“理解”,還稱讚侯景是“大將在外有所自專”,允許侯景“方便”行事。

侯景為了平衡東魏、西魏和梁朝三方軍事力量,把西魏拖得更深,侯景又派人去西魏乞降求援兵,上表說願奉河南全境投降。宇文泰何其老謀深算?他以援助為名,派兵占領了侯景根據地之大半,並逼其交出兵權,召侯景入朝長安。

侯景生於亂世,混跡於官場,他馬上意識到西魏要收拾自己了!於是,他就鐵下心來與西魏撕破臉皮。他表麵上,與四周布營的西魏將領把關係搞得火熱,又送金寶又送糧食,還常自去對方營盤飲酒觀宴,暗地裏卻加緊準備偷襲西魏軍。打算誘捕西魏將帥李弼、趙貴,討好南梁朝廷。

可是,西魏將領也不是吃素的。他們對侯景反複無常舉動的也十分警惕。不等侯景有所行動,西魏諸將經過周密的計劃,搶先行動,一夜之間,奇兵突出,分別占據了侯景所據的七州、十二鎮。

侯景這個玩火者,卻被火燒。他真是又氣又急,驚懼交加!除了對宇文泰叫罵幾句外,自知無濟無事,連夜帶著幾百條人馬倉皇逃命。

 

再說梁武帝令蕭衍的侄子貞陽侯蕭淵明和蕭衍的孫子蕭會理分督諸將,去討伐東魏。但蕭會理與蕭淵明互相不服,各行其事。梁武帝隻好召回蕭會理,隻以蕭淵明一人為統軍元師。可這個草包統師性怯無智,諸將每逢向他問計,蕭淵明隻以“諸位可見機行事”來敷衍。這個草包蕭淵明,後麵還會專文介紹,暫不哆嗦他了。

東魏高澄聽說梁庭來攻,連忙派慕容紹宗為主帥前去擊伐侯景和梁軍。慕容紹宗擁十萬東魏兵,屯據橐駝峴。梁將羊侃勸蕭淵明乘其遠來兵疲,迎襲東魏兵。蕭淵明不從。過二天,羊侃勸蕭淵明率眾出戰,又不聽。這個草包統師隻知道在軍營裏飲酒玩女人。

羊侃知大事不妙,便率自己統領的梁軍兵眾出大營,屯堰上。以防梁軍兵敗時,他所領的兵眾還能生還。羊侃,字祖忻,是泰山梁父人。羊侃魁偉,身材高大,喜讀文史。曾隨父征戰梁州,力氣頗大,初立戰功。出任尚書郎。侯景叛亂,梁武帝問羊侃如何討伐侯景?羊侃說盡快給我三千兵馬,去守衛采石城。羊侃英勇抵抗。侯景賊兵放火焚燒東掖門,大火熊熊,火勢逼人。羊侃趕緊令人抬水來澆滅。並用箭射殺幾個放火的賊兵。才打退敵人的進攻。梁武帝封羊侃為侍中、軍師將軍,又送來黃金五千兩、白銀一萬兩、絹一萬匹來獎賞將士。

侯景又製造了一種叫做“尖頂木驢”的武器來攻城,箭和石塊紛紛射向城裏。羊侃令人製作了“雉尾炬”,安上鐵箭頭,用油澆灌後,扔到城外賊兵的“木驢”上,不多時,敵人的“木驢”都起火燒了起來。再次挫敗了敵人的進攻。

侯景又令眾人挑土壘山。賊兵在城東、城西建起兩座土山,緊靠台城。城裏的人非常耽心賊兵通過土山攻入城裏來。羊侃緊急令人日夜挖地道,一直挖到土山底下。賊兵的土山崩塌。侯景又製造登城樓車,高達十多丈。準備推進到城邊,令賊兵從高高的樓車上,射箭和登城。城裏人也很耽心!但羊侃卻輕鬆地道:“不用耽心。敵人的樓車太高,而城邊的壕溝土質虛軟。樓車立不穩,必然倒塌。我們躺著看吧!”

後來,賊兵的樓車果然倒掉。眾人佩服羊侃的先見之明。可惜,羊侃後來因病死於城內。梁武帝贈他為侍中、護軍將軍。這是後話。

 

東魏大將慕容紹宗從容布陣。安排妥當後,便率步騎萬餘人,進攻梁朝潼州刺史郭鳳的軍營。一時間萬箭齊發,東魏軍呐喊陣陣,先從郭鳳的軍營撕開一個缺口。東魏兵呼嘯而來。

此時,梁軍統帥蕭淵明卻剛飲宴,喝酒大醉。他滿嘴噴著酒氣,令諸將去救郭風。眾將見敵兵勢眾,哪進城敢去?有的將領還說“虜盛如此,與戰必敗,不如全軍早歸”。梁軍沒戰,就有幾支人馬已經先逃了。

隻有北兗州刺史胡貴孫率所部兵眾英勇出擊,斬殺了東魏兵二百多人。東魏統帥慕容紹見梁軍有十四、五萬之多,人數和氣勢上完全壓過東魏軍。當時見郭鳳軍營拚死抵抗,又加上胡貴孫所部的奮勇攻擊,慕容紹宗耽心梁軍如果全線衝擊,那15萬軍兵衝來,自己難以招架。慕容紹宗便有意想退軍。可是,稍後,並不見梁軍發令布陣應對;也沒有全線攻擊。僅僅隻有郭風兵營的抵抗和胡貴孫等少數將領的拚殺。

慕容紹宗放心了,指揮東魏兵眾掩殺過來。結果,衝鋒在前的胡貴孫被俘虜。主帥蕭淵明也被生俘。隻有羊侃所部兵眾,因早移屯堰上,才“結陣徐還”。

梁軍大敗的消息傳來,正在睡午覺的梁武帝聽聞親侄兒蕭淵明被俘,頓時大驚失色!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