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舊時,全國最著名的鏢局都是哪些?

來源: Dongxiang 2010-01-08 17:43:2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171 bytes)
ZT 舊時,全國最著名的鏢局都是哪些?

鏢局這種特殊的行業究竟什麽時候、由誰第一個最先開始創辦、或者開始從業的?史料不僅沒有詳細的記載,而且專家們也說法不一。根據近代學者衛聚賢所著《山西票號史》考證,鏢師之鼻祖,應當為山西人神拳張黑五。

【興隆鏢局】
中央電視台2006年就“鏢局”的話題專門組織了一檔欄目,專家和權威人士就這一問題以及鏢局鼻祖、鏢局起源等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和發言:
張中偉(山西地方誌學者):鏢局出現,應該是從乾隆年間山西人張黑五在前門大街成立了興隆鏢局為標誌。因為張黑五是山西人,他當時是乾隆皇帝的一位師傅,他在家裏教學,在乾隆皇帝其他師傅的說服下,他成立了可以說被朝廷肯定的第一個鏢局。
這個說法是不是可靠呢?我們做了調查。清乾隆年間北京前門外大街已是繁華的商業區。酒樓茶社林立,商賈雲集。鏢局在這裏為商家保鏢和押運貨物也是很自然的事。
究竟鏢局出現在什麽時候?經過調查我們又有新的發現。1936年孔祥熙曾派衛聚賢到山西調查票號,衛聚賢寫了一本書叫《山西票號史》,裏麵提到了“考創鏢局之鼻祖,乃係清乾隆時,山西人神拳無敵張黑五,開設興隆鏢局於北京前門外大街”。
專家的話得到了證實。我們發現乾隆年間在前門外確實有一家鏢局叫興隆鏢局。鏢局的主人叫張黑五。張黑五死後,他的兒子張懷玉繼承了鏢局。也就是說清乾隆年間才出現了鏢局,這又是一種說法。

【會友鏢局】
中國十大鏢局之二當年北洋政府大臣李鴻章的家宅,就是由會友鏢局派人保護的。會友鏢局的創始人是宋彥超,生平絕技乃是三皇炮捶門。三皇炮捶門曆史淵源悠久,奉人文初祖軒轅黃帝(即人皇氏)為祖,故又稱“人宗門”、“人祖門”、“三皇門”。
隨著曆史的發展,三皇炮捶拳不斷地發展完善,繁衍傳遞。至明末清初年間河北冀縣武術名家喬三秀傳授此藝,始有文字記載和文物可考。喬三秀傳其子喬齡(字鶴齡)作為第二代。喬齡將此藝微妙真諦傳給第三代有宋彥超(字邁倫)、於連登、張文彩、王雙奎四弟子。宋彥超集平生所學,潛心鑽研,創“夫子三拱手”之絕技。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宋彥超來京投“神機營”報效國家。神機營老七王爺令宋與營中教練武林高手比武。宋出手神奇微妙,眾高手皆敗於宋手下,老七王甚喜,驚呼“真乃神拳也”!逐賜五品亮蘭頂戴之職。此後,“神拳寮邁倫”的名字享譽武林。宋漫遊京城,結識八卦掌祖師董海川,逐交成摯友。宋在京官聲中耳聞目睹了朝政腐敗,自感報國無望,便棄官從賈,在北京前門外糧食店街創辦“京都會友鏢局”,以武會友,從事保鏢生涯,同時傳授武藝。從此開拓了北京三皇炮捶門曆史的新紀元。
清同治五年(1866年),於連登之子於鑒(字鏡堂)先得其父親授,後來京拜宋彥超為師,得宋之奧妙後技更精絕,功達上乘。自此於鑒在北京大開山門,傳授三皇炮捶拳。在一大段曆史時期內“京都會友鏢局”同“三皇炮捶門”名聲大震,鏢局生意興隆。三皇炮捶拳也廣為傳播,得到了很大發展。後來鏢局還出現了李堯臣這樣的傑出鏢師。他在抗日戰爭期間傳教軍隊自創的無極刀法,喜峰口戰役中,學了無極刀法的大刀隊,手刃鬼子近百人,追殺日寇60餘裏,繳獲大炮18門。跟李堯臣學過武術的人很多,京劇武生泰鬥楊小樓演鬧天宮的猴拳和梅蘭芳演虞姬的劍法,都是李堯臣傳授的。後來李還勝了日本人兩擂。怎奈江河日下,隻於個人有光,於時事無補。

【成興鏢局】成興鏢局——走鏢的鏢行有個規矩叫:即鏢不喊滄州。說的是過去南來北往的鏢車,不管是黑道白道,也不管是水運路行,隻要是車到滄州、船過滄州,你必須扯下鏢旗,悄然而過,不得喊鏢號。否則,無論你有多大的名頭,多好的身手,隻要在滄州喊鏢叫板,保管你栽個大跟頭,丟盡臉麵。
這規矩的來頭就是成興鏢局的開山人李冠銘。李冠銘32歲在滄州創立成興鏢局,威震華夏。一日,一外地鏢局從北門而入通過滄州,高聲喊鏢,如入無人之境,一鏢師得意忘形,口出狂言:“都說滄州是武術之鄉,不過爾爾嘛!”當鏢隊將要行至南門時,這話傳到了李冠銘的耳朵裏,李冠銘騎馬追上,大吼一聲,縱身而起,雙手抓住城門,把烈馬用雙腿夾起,馬被懸在空中噅兒噅兒亂叫,卻動彈不得。那鏢師一看,知道自己話說得過頭了,忙上前道歉。李冠銘並沒有給鏢客出難題,而是一笑了之。從此以後,鏢不喊滄滄州慢慢變成了慣例。繼他之後其侄李鳳崗、李慶臨等三代經營的“成興鏢局”亦聲名顯赫。而李鳳崗的徒弟更是了得,便是那源順鏢局的總鏢頭大刀王五王子斌。

【玉永鏢局】
玉永鏢局嘉慶年間由河北滄州人張德茂創立,其外祖父張景和是康熙年間著名拳師,江湖人稱“神拳教習”。張德茂隨其學成武藝後,遂在蘇州開辦玉永鏢局,鏢走大江南北,威振海內。一次走鏢北京,收左昌德為徒弟。回蘇後,因見左昌德才高義重,遂將鏢局轉贈於他。
玉永鏢局總鏢頭是河北省滄州人,外號叫長眉老道張德茂。張德茂是武術世家,其外祖父張景和人稱神拳教習,乃是康熙間名拳師。老頭開鏢局開到道光年間大概也累了,一次在北京城外相中一精煉小夥,打算傳他武藝以繼後世。這小夥是誰呢,就是山西省文水縣孝子渠村人左昌德。由於他排行第二人們送他個綽號叫左二把。張德茂把一身的能耐大多傳給了左昌德。

【昌隆鏢局】
昌隆鏢局創立於道光二十年,至宣統三年收撤。玉永鏢局總鏢頭張德茂一次在北京城外相中一精練小夥,打算傳他武藝以繼後世。這小夥是誰呢,就是山西省文水縣孝子鎮渠村人左昌德。由於他排行第二,人們送他個綽號叫“左二把”。張德茂把一身的能耐大多傳給了左昌德,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綿掌。綿掌也叫連環綿掌,手法以掌為主,運轉舒展如綿,動作連而不斷,掌法運行成環,借對方的勁力反擊,故名綿掌。
左昌德也沒辜負老頭一片苦心,早晚苦練綿掌,一練就是八年,武功已到爐火純青的程度。此時小夥已經26歲了。經張德茂介紹到蘇州開設玉永鏢局,第二年改為昌隆鏢局。
左二把開始了保鏢生涯,走遍大江南北,曆三十餘載,其子左安民、其孫左秉信都跟隨他習武保鏢。鏢局全盛時期有一百餘人,著名鏢師有左二把、左安民、左秉信、續仁政等,並在杭州等地還設有分號。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左昌德受江蘇巡撫所囑,保有到北京的一趟綢緞類黃鏢,安全抵京後,道光皇帝親賞黃馬褂一件,鏢旗一麵,一時聲譽鵲起。後左安民繼父保鏢,辛亥革命中收撤鏢局回故裏。

【廣盛鏢局】
“廣盛鏢局”是其中成立年代較早的幾大鏢局之一,而且是華中地區唯一的大鏢局,堪稱為“華中第一鏢局”。在熱播的電視劇《喬家大院》中三星鏢局鏢頭戴二閭,其早期即為創辦賒店廣盛鏢局之鏢頭。
賒店廣盛鏢局鏢頭戴二閭,字義熊,乳名二驢,出生於山西祁縣官宦武術世家、書香門第,皆因其父戴隆邦以為戴家雖然盛名在外,但風險迭出,常有期不保夕之感,便以山西地方風俗,越以賤物為名,便越能長久平安之意。二驢功成名就之後,人們認為如此稱呼太過不雅,便諧音改驢為閭,以表敬意。戴二閭從小功力過人,跟隨父親戴隆邦學習心意拳,父傳子學,毫無保留,因此將戴家拳、械全部學到手後,日夜操練,其中有五行拳、十大行、七小行、七炮七膀、戴家三拳,以及六合刀、槍、棍、四把、閘勢等短小套路。戴家拳的基本功叫“蹲猴猴”,二閭為此蹲了三年,所以與人交手時,一發動就能把人擊出二丈以外。

【同興公鏢局】
同興公鏢局位於平遙古城南大街105號,時為平遙名揚京城、威震全國的王正清武林大師創立,展館為明代建築,其全麵係統的介紹了清代鹹豐直至民國初年同興公鏢局創辦、發展、及歇業的全過程,講述了武林鏢局方麵的知識。
同興公鏢局是由平遙南良莊人王正清於清鹹豐五年(1855)年創建。王正清時為名揚京城、威震全國的武林大師,其子王樹茂盡得其真傳且有青出於藍之勢,因而同興公鏢局創立之始就成為當時全國著名鏢局之一。

【源順鏢局】
源順鏢局,位於在崇文區西半壁街13號。創建於清光緒五年(1879年),是當時聞名京師的著名鏢局之一。創始人是京師武林名俠王子斌(1844—1900)字正誼,祖籍河北滄州,世稱“大刀王五”。
王正誼,世稱大刀王五。是河北省滄州人,他從小就喜歡練習武術。成年後,刀、槍、劍、戟等十八般武器也都學成了。由於他喜用大刀,又由於他在盟兄弟中(有說師兄弟)排行老五,故得此“大刀王五”的美名。大刀王五,早年闖蕩江湖,廣交天下英雄豪傑。這就是他創辦源順鏢局的主要資本。現在尚存的前門外西半壁街 13號院就是原大刀王五的源順鏢局的舊址。
王正誼一生行俠仗義,曾支持維新,靖赴國難,成為人人稱頌的一代豪俠。位列民間廣泛流傳的晚清十大高手譜中,與燕子李三、霍元甲、黃飛鴻等著名武師齊名。

【三合鏢局】
是山西榆次縣東陽鎮人安晉元所創。據傳,清朝中期,8位少林寺名師為摒棄門派觀念,共同切磋技藝,集太極、八卦、形意、少林、通臂、鷹爪、六合、擒拿等諸門之精華,共議一門拳術,故取名公議拳,亦名公立拳。安晉元(1850一1927年)是公議拳第5代傳人,清光緒年間安在河北張家口開設“三合鏢局”,廣交武林高手,遂將此拳傳播各地。

【萬通鏢局】
創始人是赫赫有名的“單刀李”李存義老爺子。李存義.李存義,原名存毅,字肅堂,後改名存義,字忠元。生於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河北省深縣南小營村人。秉性溫厚,輕財好義,性喜拳術,幼年學習長短拳。三十八歲時,拜形意拳名師劉奇蘭為師,學習形意拳,習之數年,深得形意拳之精髓。以後聞聽北京董海川精於八卦掌,便進京欲拜董海川為師。
由於他與程廷華是同鄉人,便請程廷華介紹拜董海川為師。董海川知道李存義精於形意拳,起初不肯收他為徒,後經程廷華、劉鳳春、梁振圃等八卦掌門弟子一再說情,董海川才同意收李存義為徒。曾任兩江總督督標把總,後至保定開設萬通鏢局,兼收徒授藝。1900年,以53歲之齡,毅然投身義和團,手持單刀上陣,奮起抗擊外敵,麵對洋槍洋炮,毫不畏懼,奮勇殺敵。在天津老龍頭車站一役,他手刃洋兵十幾人,譽滿中原,一時間"單刀李"之名,不脛而走。晚年棄鏢行,專誌授徒。宣統三年(1911),與葉雲表在津創辦中華武士會。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