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二年六月二十七號,盟軍代號為十七的運輸船隊一搖一擺地駛離冰島,向蘇聯阿爾漢戈爾斯克港進發。整個編隊由三十五艘商船組成,船上裝載著297架飛機、594輛坦克、4,246輛汽車以及156,000噸的軍用物資,價值七個億的美元。如果這支商船隊能平安到達目的地,足以裝備一支五萬人的軍隊。為了這支商船隊的安全,盟軍出動了龐大的海軍力量為其護航。護航艦分為三支艦隊:一支由J E 布羅姆指揮,擔任近距離的護航,由6艘驅逐艦、四艘驅潛快艇、三艘掃雷艇、兩艘反空襲艦、四艘打撈艦組成,並有兩艘潛艇跟隨,隱蔽潛行,一旦出現德國水麵艦隊襲擊商船,潛艇將對德國艦隊發起進攻;另一支由海軍少將L H K 漢密爾頓指揮,擔任中程護航,由四艘巡洋艦和三艘驅逐艦組成,第三支由海軍上將托威指揮,擔任遠程護航,由兩艘主力艦、三艘巡洋艦、一艘航空母艦、十四艘驅逐艦組成,在揚馬廷島東北處集結待命。可是,七月二十一日,當最後一艘商船到達蘇聯海岸時,除了三艘由於意外事故返航外,隻有十一艘船,其餘的都被德國的潛艇、飛機所擊沉,隨船沉入海底有430輛坦克、3,350輛汽車、210架飛機和100,000噸的軍用物資以及153名海員。此事在盟軍內部引發了外交上的紛爭,斯大林對此事大為光火,也導致了第十八商船隊出發的推遲。英國內閣對此進行了調查與聽證,但由於涉及英國海軍大臣,此事不了了之。一九四五年英國政府和美國政府對公眾一直隱瞞此事,一九六二年英國政府依然對公眾隱瞞此事的真相。
到底發生了什麽事呢?究竟是什麽原因導致如此大的損失呢?又為什麽英美政府對此如此諱莫如深呢?
事情要從蘇德戰爭說起。
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蘇德戰爭爆發。同年十月,當時的同盟國與蘇聯簽署了向蘇聯運輸軍用物資的協議。英方同意經由北冰洋水域,通過莫爾曼斯克-阿爾漢戈爾斯克海上運輸線,向蘇聯提供軍事援助。第一次運輸船隊於同年八月啟程,到一九四二年春季,先後有十二次運輸船隊駛往蘇聯北部海港,效果甚佳:一百零三艘船中,僅損失一艘。一九四二年三月十一日,希特勒第一次發布命令,加強阻止同盟國對莫爾曼斯克的運輸。
當時在北冰洋地區,德國集中了所有的水麵艦隊:主力艦提爾皮茨號、重型巡洋艦“舍爾大將”號和第五、第六驅逐艦艦隊駐紮在特隆赫姆港,重型巡洋艦“希佩爾大將”號、“魯特茲奧”號、以及第八驅逐艦艦隊駐紮在納威克港。特隆赫姆的艦隊組成第一集團艦隊,由海軍上將施奈溫德指揮;納威克的艦隊組成第二集團艦隊,由海軍少將庫姆茲指揮。德國人對盟軍在北冰洋的這條對蘇的運輸線非常重視,決定要堅決切斷這條運輸線。因此,在一九四二年的五月後,開始關注盟軍的第十七次運輸船隊,決心一定要擊沉這支船隊。為此製定出一個代號為“騎士行動”的作戰計劃。
“騎士行動”的始甬者是海軍上將施奈溫德。一九四二年五月三十號,海軍部部長瑞德視察特隆赫姆海軍基地,施奈溫德向他遞交了一份長達十五頁的北冰洋海戰形勢的意向書。他在意向書中,一方麵,對頻繁的同盟軍向挪威發動進攻在即的情報持否定意見,另一方麵,他認為德軍東線春季攻勢已經開始,盟軍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對蘇提供軍援,所以,他提出以德國海軍的優勢對下一次盟軍對蘇的運輸船隊實施閃擊戰,徹底擊沉運輸船隊。他建議實施這一打擊的最好時機是在六月,因為六月北冰洋幾乎是二十四小時的白晝,便於不間斷地空中偵查,此外,他的艦隊的實力已經由於得到驅逐艦和魚雷艇而加強,同時,北部海軍集團已經決定在六月給基地調撥15,500噸的油料,為實施這一打擊提供了保障。總之,施奈溫德建議:在北部水域集中所有德國海軍力量,包括“提爾皮茨”號“希佩爾大將”號,同時對運輸船隊實施進攻。他堅信:徹底摧毀這支運輸船隊將對海戰戰局的進程產生巨大的影響。
德國海軍軍部原則上同意施奈溫德的計劃。的確,六月是一個對運輸船隊進行攻擊的絕好時機,春季的風暴已經止息,平靜的海麵有利於驅逐艦高速行駛,與七月相比,六月裏有霧的天氣隻有9天,此外,六月北冰洋的冰還沒有融化,限製了運輸船隊隻能在挪威北部靠近德國海空軍事基地220至240英裏之間海域穿行。假如德國艦隊埋伏在最北邊的浮冰中,八個小時之內即可出現在運輸船隊麵前,向運輸船隊發起突然攻擊,在敵人遠程艦隊到達之前,可以安全撤出戰場。以往的經驗證明,盟軍會在揚馬廷島西部保持一支遠程護航艦隊,所以,必須同時嚴密監視北部的通道,謹防敵人的艦隊從北部突入北冰洋。六月四日,海軍北部集團製定出攻擊第十七運輸船隊的作戰計劃,洛夫 卡爾斯海軍大將向施奈溫德、施姆恩特(北冰洋艦隊指揮)和第五航空大隊口授了計劃。作戰命令是絕密的,規定知情者隻限於極個別。卡爾斯在命令中規定:兩支艦隊按照時間和航速,從他們停泊的基地依次出發,駛往北角匯合地點,由那裏出發,進攻並摧毀盟軍的運輸船隊。命令指出:“總之,由於敵人艦隊的部署,要求攻擊必須是閃擊戰,速戰速決,首要任務是擊沉敵人的商船隊,為此,集中炮火擊傷商船……”作戰計劃的代號為“騎士行動”。
德國柏林海軍參謀部正式批準了此項作戰計劃,但希特勒依然猶豫不決。
與此同時,德國五月底對斯坎帕港的偵查照片顯示,美英大量的海軍艦隊正在那裏集結,其中包括三艘戰列艦、三艘重型巡洋艦、四艘輕型巡洋艦和二十二艘驅逐艦;特工的報告和空中的偵查顯示,盟軍的海軍艦隻在冰島一帶集結,其中包括航空母艦。六月初,德國的諜報人員報告,盟軍的第十七運輸隊在冰島西南部集結。六月十一日,艦隊指揮施姆恩特命令他的第一組三艘潛艇(U-251,376,408)擔任丹麥海峽的巡邏,嚴密監視第十七運輸船隊的動向。
六月十四日,施奈溫德海軍上將完成了艦隊的作戰命令,第二天海軍部部長瑞德將命令大綱呈交給希特勒。由於擔心提爾皮茨號遭遇到俾斯麥號同樣的命運,因此希特勒對計劃提出了一個前提:進攻之前,必須知道敵人航空母艦的確切位置,使之不能對我艦構成威脅。否則,不可輕舉妄動。
德國人的作戰計劃是一個海空聯合作戰計劃。德國人的戰鬥序列是,一旦作戰計劃進入準備階段,所有的艦艇將移到前沿的基地:第一艦隊駛往Vestfiord Gimsoy狹窄處,而速度較慢的第二艦隊從納威克北上,向Altenfiord進發。在那裏,有油輪集結待命,給各驅逐艦加油,兩支艦隊隨時待命,二十四小時以內可離港。一旦空中偵察發現運輸船隊到來,基爾的海軍北部集團就會下達進攻的命令,兩支艦隊就會以最高時速前進,於北角西北方一百英裏外之處匯合,那裏距離選定的戰場熊島以東還有一半的路程。熊島以東!北冰洋中部渺無人煙之地,也正是英國海軍上將約翰 托威料想德國艦隊發動進攻之地。施奈溫德非常明白這一點:
“最理想的進攻的地點是熊島東部的海域,東經20度到30度之間。”
至少在進攻前四小時,施奈溫德將通過旗艦上的飛機下達詳細的作戰命令,包括進攻的時間、地點、方向。不通過無線電下達命令的原因,是為了避免電訊被敵人截獲;兩艘魚雷艇將在北角的入口接應艦隊的歸來。
與此同時,在艦隊起錨出發五小時前,德國空軍將在艦隊進攻運輸船隊的海域上空,進行不間斷地空中偵察,偵查範圍將延伸到縱深200 英裏外,東經 25度到北緯68度。艦隊在基地及出發和返航中,隻要戰鬥機活動半徑允許,第五航空大隊還將出動戰鬥機為其警戒和護航。
施奈溫德深知:艦隊必須在敵人的艦隊到來之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進攻並摧毀敵人的運輸船隊,因此,空中偵察的情報至關重要。他決定:如果發現敵人由幾艘中型艦隊護航,兩支艦隊應同時攻擊船隊的一側,第一艦隊負責擊沉敵人的巡洋艦,第二艦隊對付敵人輕型艦隻和商船隊,但必須不惜任何代價避免與優勢或均勢的敵人一戰,德國艦隊將出現在敵人船隊的前方,給敵人一個措手不及的突然襲擊;如果情報顯示,船隊僅僅由一到兩艘巡洋艦護航,那麽德國艦隊將包圍船隊,從兩側同時攻擊船隊,這樣可以保證速決,徹底摧毀船隊。
假如船隊以浮冰為掩護,他將命令艦隊從北部呈右側半圓形,迫使船隊離開浮冰,這樣驅逐艦就可以發起進攻,而不會被浮冰所損。施奈溫德的命令還預計到另一種可能性,即:船隊或許由幾艘重型護航艦隊,其中包括幾艘戰列艦,在這種情況下,他仍然決定發起攻擊,但先決條件是:德國海空力量足以癱瘓敵艦的戰鬥力,也就是說,德國海軍不與優勢的敵人做戰略上的較量。
施奈溫德預見到戰鬥將以以下的形式進行:第一艦隊發現敵人的運輸船隊後,將告知第二艦隊,這時,敵人的戰艦將立刻出來迎戰,而運輸船隊則在此掩護下趁機溜走。敵人或許會派遣驅逐艦首先發動魚雷攻擊,然後,設法誘使德國艦隊駛往盟軍的潛艇伏擊圈,加以殲滅。為此,施奈溫德製定了一個反攻擊措施:每一艘艦隻從一開始就向幾個目標開火,艦隊主力-“提爾皮茨”號“希佩爾大將”號集中進攻並擊沉敵人護航的巡洋艦,同時,德國的驅逐艦向敵人的驅逐艦發起攻擊,一方麵不給敵人發動魚雷攻擊的機會,另一方麵,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向敵人的巡洋艦發起魚雷攻擊,隻要距離允許,同時對敵人的驅逐艦和商船隊展開魚雷攻擊,但是這些攻擊不可妨礙其主要的任務:掩護德國戰列艦。隻要機會成熟,德國艦隊將向任何進入射程內的商船開火,既便是在最初的與護航艦隊交戰之時,不過,一旦敵人的護航艦隊逃離之後,真正的摧毀敵人的商船隊才開始。
對商船隊的攻擊,艦隊的任務是擊傷它們,沒有時間也沒有必要目擊它們沉沒,最後摧毀被損的商船任務,將由德國的潛艇和轟炸機來完成。如果有可能,驅逐艦可以繳獲戰利品,特別是繳獲油輪,但前提是:沒有敵人的援兵到場的情況下。條件許可,他們也可以迫使商船駛往德國占領的碼頭,為獲取情報,驅逐艦可以抓幾個俘虜,但他們的首要任務是掩護戰列艦。
戰場上的能見度有可能會很低,原因多是炮火、硝煙或煙幕彈,或霧所致,德國艦隊已經在平時的訓練中注意到這種情況,為了避免誤打了自己的軍艦,訓練中特別注重如何利用雷達識別敵友,德國潛艇要求一定在目標百分之百確定為敵艦的情況下,才可發射魚雷攻擊,另一方麵,如果遭遇到潛艇,一般是逼其下潛,而不是將其擊沉;為了識別德艦與敵艦,德國空軍告訴的轟炸機的飛行人員:德艦炮塔的塔頂和兩側漆成發亮的黃色,如果仍有疑慮,德艦的前後甲板有用紅白黑漆成的萬字圖案。
德國空軍的任務就是發現和跟蹤第十七運輸船隊,特別是當他們通過東經15至30度的地區,特別要注意戰列艦和巡洋艦的數目,船隊與浮冰的距離,近距離的護航編隊的組合與分布,防衛係統中是否有潛艇或戰鬥機,以及獲取戰鬥打響之前的氣象資料。此外,需要將敵人的海軍基地納入二十四小時的監視中,一旦戰鬥打響,空軍還要提供戰機,最後,在艦隊沒有到達之前,第五航空大隊還要對運輸船隊進行大規模的轟炸,讓盟軍的運輸船隊最大限度地處於混亂與不安之中。戰鬥結束時,每一艘驅逐艦必須保留三枚魚雷,用於返航,以防萬一。
六月十六日,艦隊指揮施姆恩特命令潛艇657號和88號出發,潛艇355號準備從納威克出發,在此前一天,潛艇334號已經駛離特隆姆港,同月十七號,他命令潛艇457號十八日從特隆姆港出發,23號,他命令潛艇255號和456號從納威克和伯根出發。所有這些潛艇都是派往與“冰魔”匯合,監視和攻擊第十七運輸船隊。
那麽,盟軍此時又在做何種準備呢?此刻,冰島的港口已經集結了好幾打的商船船隻。盟軍的船員們為冰山所困,為將要到來的危險的航程所煩惱,一些船員在島上滋事,與當地居民發生衝突,用雞蛋當導彈,還發生了風流韻事,為了杜絕此類事件再度發生,盟軍下達命令:船員們一概不許上岸。
第十七運輸船隊主要由美國商船組成,占了整個船隊的三分之二。美國參戰僅僅半年,其商船隊船員的成份五花八門:有職業水手,有雇傭軍,有國際黑幫成員,不過他們的薪水很高:月薪$500.00,外加危險補貼費,為了管理這支紛雜船隊,每艘船上配備了乘警。最有代表性的是一艘名為“Troubadour“的商船。這艘船的噸位是5,808,二十二年前屬於一家英國公司,後為比利時和意大利老資格海船。這次主人再次易手,歸屬了美國,可船頭卻飄揚著巴拿馬的國旗。這次,船上的船員來自十七個國度,是從美國遣返中心招募來的犯人。一個月前,當這艘船還停留在紐約港時,船上的彈藥箱就被人有意打濕了水。因此,出發前不久,船警們都配備了手槍,以防船員海上起事。別說,還真給說著了。六月二十日,在冰島,當被告知船隊的目的地是俄國後,這艘船的二十名船員還真“兵變”了。他們派遣代表去見他們的挪威的船長,說什麽也不再往前走了。冰島港的負責人命令船長動用船警,平息兵變。乘警包圍了船員,將他們羈押在船上一處十分窄小的地方,五十分鍾後,船員終於屈服了。
盡管加強了紀律約束,但美國的船員一遇機會仍然不服管束。例如,當時船員是禁止
收聽電台廣播的,於是,他們就非法地建立土製的收音機,甚至收聽德國人的電台廣播!
六月,盟軍的情報部門已經估計到德國人將出動強大的艦隊,在熊島以東的地區,對盟軍下一個東進的運輸船隊發動襲擊。這本來是希望海軍部以此來說服英國政府推遲運輸船隊的出發,等到形勢不利於敵人時再出發。可是,當時,出於政治壓力的考慮,盡管英國內閣知道,海軍沒有能力在德國艦隊襲擊的海域保護商船隊的安全,盟軍決定還是派遣商船隊向東進發。盡管這是一個錯誤的決定,但顯然,如同它的前任一樣,他們認為,第十七商船隊哪怕隻有一半順利到達目的地,也是值得的。
的確,英國內閣給英國海軍下達護航命令,是一個令海軍無法承擔的任務。如果德艦“提爾皮茨”號在熊島以東向船隊發動進攻,她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她離自家的海岸近,有德國空軍空中保護傘的護佑,有德國空軍空中偵察、轟炸機等等空中優勢的協同作戰;而盟軍呢?盟軍海軍遠離自己的國土千裏之遙,在這一帶海域沒有海岸基地給予空中支援,他們的驅逐艦無論如何沒有足夠的燃料為船隊全程護航。英國海軍上將、英國皇家艦隊的總司令麵臨的隻有兩種辦法,兩種可以成功挑戰德國艦隊的方案:一是用潛艇將德國的艦隊堵在港內,另一個辦法是:用計謀將德國艦隊誘入到更靠西邊的地方,那裏是托威指揮的遠程護航艦隊,將德國艦隊引誘到那裏,然後將其聚殲。托威告訴英國海軍部,為了達到此目的,隻需要當運輸船隊到達東經10度的地方時,令船隊返航,因為此時,估計德國人的艦隊已經出發,運輸船隊回程大約需要十二到十八小時,如此,德國人許會進一步向西搜索船隊,那樣,正好落入英國艦隊的射程之內,或者,至少德國人會延長在北角水域的時間,而在那裏,正好有盟軍的潛艇在等候它們。
除了此次護航的重要性而外,德國的“提爾皮茨”號早就被英國人視為心腹大患和眼中釘、肉中刺。“提爾皮茨”號是俾斯麥號的姊妹艦,雖然她一直在挪威水域,被冠以“北方孤獨女王”之稱,可對英國艦隊和英國商船隊仍有著很大的威脅,所以,英國皇家海軍處心積慮要置她於死地。同年三月,英國海軍就曾以運輸船隊為誘餌,為她設置過陷阱,當時,與她同行的三艘驅逐艦中,兩艘加油去了,不在現場,隻有一艘在場,可由於惡劣的天氣和浮冰,這艘驅逐艦還無法給予支援。更不巧的是,通訊聯絡出現故障,與空軍失去聯係。在沒有航空兵保護的情況下,她隻有依靠自己了。說來,也算她命大,盡管英國航空兵向她投擲了二十五枚魚雷,可都被她左拐右拐、前前後後地給躲過了,硬是毛發未損,躲過了這一劫!那麽,這一次,如果能以三十五艘商船這大塊肥肉做誘餌,將她引到盟軍的海上伏擊圈,定讓她成為“俾斯麥”第二!為盟軍永遠除去這心腹大患。
托威的遠程護航艦隊由兩艘戰列艦、三艘巡洋艦、一艘航空母艦、和十四艘驅逐艦組成,集結在揚馬廷島東北一帶。第十七運輸船隊是盟軍第一次英美聯合護航,美國艦隻接受英國海軍部指揮。按照托威的命令,巡洋艦護航編隊必須在7月2日,到達第十七運輸船隊的附近,執行為期兩天的護航任務。
六月二十五日,漢密爾頓的旗艦倫敦號,經過兩天的航行,從英國的斯坎帕基地來到了冰島,拋錨在Hvalfiord港口。美國的華盛頓號戰列艦和兩艘巡洋艦Wishita號和Tuscaloosa號已在那裏恭候。數小時後,包括驅逐艦艦長在內的各艦的艦長,都匯集到美國巡洋艦Wichita號上,漢密爾頓海軍少將向他們宣布了護航命令:此次的運輸船隊是前所未有的重兵護航,近距離由眾多的驅逐艦、驅潛艦、反潛艦隨船隊護航,近程護航外圍,有四艘巡洋艦組成中程保駕,隨時迎擊敵人艦隊的可能進攻。當時,情報表明,德國“希佩爾大將”號和Lutzow號停泊在納威克港。與以往護航不同的重要一點是:此次巡洋艦隻擔任防護來自水麵艦隻的進攻,而不負責防衛來自敵人空中的攻擊。而且,出於戰術需要,運輸船隊看不到巡洋艦,漢密爾頓的巡洋艦隊將處於運輸船隊的北方。一旦運輸船隊安全通過了漢彌頓認定的危險水域,巡洋艦立即返航。假如運輸船隊遭到重大傷亡,三艘隨船隊的搜救船應將傷員直接駛往Archangel港,傷員可以在那裏的醫院得到救治。在距離商船隊南邊一點的位置,龐大的英國皇家海軍艦隊在那一線巡邏,一旦發現德國的戰列艦“提爾皮茲號”遊弋進攻運輸船隊,他們將予以迎戰,將其擊沉。
布置完任務,海軍少將回到倫敦,在日記中寫道:“主要的任務仍然是保護第十七運輸船隊平安抵達俄國,但另外一個目的是:以運輸船隊為誘餌,為引誘敵人的主力艦到我們艦隊的伏擊地創造機會。”為了提高這種機率,計劃決定:當運輸船隊到達東經10度的地方時,命令商船返航,“以其誘使敵人遠離他們的基地,或者長時間滯留在我們潛艇活動的水域。”
一語道破天機。十分明顯,此次護航,是盟軍為德國戰列艦設下的一個陷阱,它以三十多艘以美國商船為主而組成的船隊為誘餌。
英國人也預見到德國人有可能將艦隊一分為二,由於速度相當,“提爾皮茨號”和“希佩爾號”為一支戰鬥艦隊,袖珍戰列艦“舍爾”號和Lutzow組成第二支艦隊。為預防此,英國已派潛水艇駐守在挪威西北部的水域,直到第八天,英國皇家海軍艦隊將占據有利地勢,擔任商船隊的遠程護航,一旦德國艦隊突然襲擊商船隊,他們的航空兵就會及時趕到,向德國艦隊發動魚雷攻擊。
然而,英國海軍部則另有打算。6月27日早些時間,海軍部給托威和漢密爾頓的指令,駁回了他們有關讓商船隊中途返航的建議,海軍部強調,熊島以西,商船隊的安全由盟軍艦隊負責,東經19度之後,由盟軍的潛艇對付德艦的攻擊。海軍部的指令嚴令:除非商船隊遭遇到除“提爾皮茨”號而外的德國艦隊襲擊的危險,禁止哈密爾頓的巡洋艦艦隊越過熊島以東。指令指出:無論如何,巡洋艦艦隊不得越過東經25度。也就是說,熊島以東,哈密爾頓不再繼續為商船隊提供護航了。海軍部指出:“此次我們首要的目的是讓盡可能多的商船通過,達到此目的最好的辦法,就是要讓船隊不停頓地向東前進,哪怕是遭受重大損失也在所不惜。”最後,海軍部預見到,沒有了護航的商船隊在進入熊島以東的海域後,形勢會迫使商船隊散開,獨自駛往俄國港口。
可是,在同日下午一點舉行的與各商船船長們的聯席會上,英國海軍的將領們卻隱瞞了這重要的一點。首先,艦隊指揮布魯姆對各船船長擔保,說他的驅逐艦定會盡全力火力支援。然後,漢密爾頓對各商船船長們許諾,說將有強大的艦隊近距離護航,包括兩艘反空襲艦艇,除此之外,還有由英美巡洋艦組成的中程護航艦隊,以及由英美戰列艦組成的強大的遠程護航艦隊。“你們在航行中雖然看不到這些艦艇,但他們會在整個航行中隨時給你們以支持和保護。”他又補充道,還有英美的潛艇隨時攔截敵人的艦隊,英國皇家空軍也將對敵人在挪威地區的空軍基地采取行動,以保障此次護航的成功。
同時,漢密爾頓告訴商船的船長們,對於商船隊威脅最大的來自德國人的空襲,他警告他們:最重要的是不要驚慌,不要浪費彈藥,注意敵人的魚雷轟炸機,特別小心:不要誤打了自己的船!
雖然,漢密爾頓沒有向他們透露情報部門掌握的有關德國艦隊準備對商船隊襲擊的情報,但是,漢密爾頓神秘而意味深長地對他們說:“或許你們將引發另一次大海戰,可能是又一個日德蘭大海戰!”(日德蘭海戰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著名海戰――筆者注)
戰前動員結束後,當天下午4時,三十五艘滿載坦克、飛機、戰車以及軍需品的商船,第十七運輸船隊終於起錨啟航了。好像是一群髒小鴨,他們一搖一擺地離開了冰島的港口,駛向大洋。隨他們出發的,還有三艘勇敢的搜救船,兩艘為驅逐艦加油的油輪。
剛剛離家不遠,就出師不利:由於霧太大,能見度低,一艘商船撞到冰島的礁石上而擱淺,不得不返航。
出發不久,各商船就發現,整體來講,他們的火力是夠強大的,可具體到各船來講,顯然武器彈藥不足。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美國船員們砸開運送的貨櫃,從中取出武器彈藥。雖然這是嚴重違法,但要解燃眉之急,也就顧不得那麽多了!
按照計劃,6月29日下午3時三十分,布魯姆的近距離護航艦隊從冰島的Seidisfiord港出發,同日下午5點,托威的遠程護航艦隊從英國斯坎帕出發,同時出發的,還有一支假商船隊,那是為了吸引德國艦隊而安排的;30日淩晨2點,漢密爾頓的巡洋艦出發。至此,盟軍所有護航艦隊都在海上了。
從6月27日到6月30日,德國人並沒有發現第十七運輸船隊離開冰島,但是,28日和29日,德國潛艇發現盟軍海軍艦隊的出航,因此而斷定,十七商船隊已經出發了。7月1日,布羅姆打破無線電靜默,立即被德國人截獲了其無線電訊號,從而發現了十七商船隊的行蹤。7月1日下午3點30分,第一個發現船隊的是德國潛艇456,但由於敵人驅逐艦的原因,它隻好緊急下潛,同時發現目標的還有德國潛艇255號,255號立刻將情報向指揮部報告。當天傍晚6時,德國的遠程偵察機發現了英美聯合艦隊,偵察機立刻德國西北空軍司令部報告了敵人的方位、距離和實力:三艘戰列艦、一艘航空母艦、六艘巡洋艦、六艘驅逐艦和三艘護衛艦,方位冰島東北120英裏的地方,距離商船隊三百海裏處,航速10至15節,航向西南。由此,德國人判斷:這支龐大的艦隊不僅為商船隊提供遠程護航,而且為攔截舍爾號和Lutzow衝出大西洋。
7月2日,德國偵察機發回更為準確的有關商船隊的情報:三十八艘商船,由十艘驅逐艦護航。德國人決定啟動“騎士行動”計劃,當晚,8時,德國兩支艦隊起錨,離開的特隆赫姆港和納威克港,前出到前沿基地的Vestfiord和Altenfiord港,待命出擊。
德國艦隊依然在等待盟軍航空母艦位置的最後確定。
7月3日夜晚10點30分,在距離.熊島西北35英裏的地方,德國偵察機發現了擔任近程護航的漢米爾頓所率的巡洋艦艦隊。為了進一步核實這支艦隊確實沒有戰列艦,4日淩晨2點20分,德國海軍部決定水麵艦隊繼續待命,命令潛艇繼續尋找機會攻擊敵人的航空母艦和戰列艦,跟蹤和攻擊商船隊是第二位的任務。
盟軍並沒有立刻發現德國艦隊的動向。直到7月3日下午2:20分,英國偵察機發現德國戰列艦提爾皮茨號已經不在特隆赫姆港。這一消息令英國海軍部非常緊張和不安。7月4日早上,運輸船隊已經到達東經24度的地方,而漢密爾頓的巡洋艦艦隊此時位於船隊前方10到20英裏的位置。與此同時,托威的遠程護航艦隊幾乎駛往正東,位於船隊的北部,在德國挪威空軍基地覆蓋範圍之外,德國艦隊卻連影都沒有。這就說明,德國艦隊並沒有上盟軍的圈套,而是有可能已經向商船隊的方向進發,隨時可能對商船發起攻擊。7月4日晚9時11分, 漢密爾頓的巡洋艦艦隊已經越過東經25度,英國海軍部部長龐德下令:護航巡洋艦艦隊高速返航,商船隊立刻散開。
漢密爾頓接到命令後,率領護航巡洋艦隊離開商船隊,折向西南返航;9點47分,擔任近距離護航的艦隊指揮布魯姆收到相同的指令,可是,他所率由驅逐艦組成的近程護航艦隊又該如何呢?無論是海軍部的指令,還是漢密爾頓的作戰計劃中都沒有提到。布魯姆第一個反應是通知所有的艦艇向他集中,10時20分,他自作主張,向驅逐艦發信號:匯合巡洋艦返航。這樣,第十七商船隊的最後一道防線被剝奪了。11點,巡洋艦艦隊與驅逐艦艦隊匯合,在商船隊驚訝不解地目光注視下,向西疾馳而去。
此時,商船隊距離目的地還有一千多英裏。實際上,商船隊被拋棄了,沒有了保護的商船隊就隻有聽天由命,真正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
對漢密爾頓和他的部下來講,臨陣撤離是一件非常有辱軍人榮譽的不光彩之事,給他們的心靈蒙上了一層永遠都揮之不去的陰影。試想:德國人進攻商船隊在即,作為護航的他們卻在敵人麵前倉惶逃跑!而此時海麵上哪有德國人的艦隊呀?第二天淩晨3點20分,漢密爾頓才得到海軍部的電訊,告知他德國人的艦隊並不在海上,而隻是從特隆赫姆港前移到Altenfiord港!他十分震驚。
實際上,德國人十分的謹慎,特別是希特勒有明令在先:艦隊出戰前,一定要鎖定敵人航空母艦的位置,確保它不會對德國艦隊產生任何威脅。實際上,7月4日當晚,德國人已經截獲了英國海軍部命令護航巡洋艦艦隊立即返航、以及商船隊散開的電訊。11點左右,潛艇456號報告,敵人的巡洋艦艦隊突然轉向,離開商船隊,全速駛往西南方向。德國海軍上將施姆特一麵命令潛艇向散開的商船發動攻擊,同時進一步核實敵人護航艦隊的下落,特別是敵人的航空母艦的方位。5日早上6時55分,德國偵察機終於發現了盟軍的航空母艦和其艦隊的確切位置:托威的艦隊在向西南撤退,位於熊島西北220英裏的海域,距離德國艦隊停泊Altenfiord港400 多英裏之處,距離商船隊約800多英裏之遙。德國海軍部立即正確地判斷出:英國海軍部無意於將其航空母艦及其艦隊暴露在德國魚雷及轟炸機打擊的危險下,寧可將其保持在北角以南。10點之後,德國人確實了在東經14度到東經26度的海域之間,沒有敵人的艦隊。據此,11時30分,希特勒終於批準了出擊的計劃,下達了艦隊出發的命令。當天下午3時整,德國的兩支艦隊終於啟航出發了。
可是,艦隊出發5小時後,就被蘇聯人的潛艇發現了。緊接著,一小時後,英國人也發現了德國艦隊。當晚8點半左右,英國潛艇又一次發現了德國艦隊。盟軍發現德國艦隊的情報,立即被德國人所截獲,這出乎德國人意料之外,第一位的反應是:敵人如此早的就獲取了艦隊的情報,給他們以充足的時間,調動艦隊東進,截住德國艦隊的歸路。當時,擺在德國人麵前的有三種選擇:一是不顧風險,按原計劃執行;二是縮短攻擊的時間,在敵艦截斷歸路之前及時撤離;三是取消進攻計劃,立刻打道回府。為避免德國僅有的寶貴艦隊毀於一旦,何況,單憑潛艇和航空兵的力量就足以消滅運輸船隊,德國海軍部部長瑞德下令:艦隊立即返航。當晚,9時15分,德國海軍北部集團司令部啟用絕密電訊,向艦隊發布返航命令,第二天下午3點30 分,艦隊安全返回了基地。
殲滅商船隊的任務就交給了德國潛艇和轟炸機群。實際上,在偵察核實盟軍航空母艦的同時,德國空軍和潛艇已經開始對商船隊實施襲擊。例如,7月2日傍晚6時30分,德國數架魚雷轟炸機開始向商船俯衝,投擲魚雷,但沒有對船隊造成任何損失。又如,4日早上,德國人恢複了空襲。5點左右,第一艘被魚雷擊中的商船是美國7,197噸的克裏斯多夫號。船上47名船員被搜救船Zamalek號救起。商船既被擊中而棄之,就不能留給敵人,因此,英國艦艇奉命將商船擊沉。然而,令搜救船船長吃驚的,一是被救起的船員的年齡相距甚遠:最小的17歲,最大的八十多,二是他們逃命還都拎著一個箱子,而且還唧唧咋咋,有說有笑,好像他們是進城旅遊似的。他們之中絕大多數是黑人。Zamalek的船長見克裏斯多夫號上的乘警腰裏別著左輪手槍,心裏很不是滋味兒,便要他們交槍,美國人一聽就火了,“小夥子,他們都是黑人!如果他們驚慌騷動,你隻能對他們開槍!明白嗎?” 比美國人個子矮一截的Zamalek的船長平靜地對他說,在他的船上不會有開槍的事件發生,他進一步威脅說,如果美國人不喜歡他的規定,他們可以回到他們的救生艇去。那兩名美國乘警隻好服從,乖乖地交出了他們的槍。但是美國乘警卻在對上級的報告中報複了英國人,說他們的商船是被英國護航艦隻所擊沉。4日晚8時後,德國空軍又對商船隊發起兩輪攻擊,商船隊用所有的炮火抗擊空襲。正如漢密爾頓擔心的那樣,混戰中,一架德國轟炸機不顧密集的炮火,向船隊俯衝下來,由於距離太近,由於船員們太緊張,商船隊發生相互射擊的狀況,但雖然這架轟炸機身負重傷,可還是在落水之前,及時地投下兩枚水雷,其中一枚擊中一艘來不及躲避的商船。由於緊張,商船船員們都一直打到武器卡了殼才罷手,甚至在敵人的飛機撤離之後,一艘船上還不時傳來槍聲……由於水麵上仍有敵人投下的水雷商船附近在遊弋,所以,各商船為了不被水雷所毀,不顧水麵上多艘救生筏的存在,用所有的武器向水雷射擊,將水雷就地擊毀,結果隻有一艘救生筏幸存。
按照計劃,德國潛艇擊中商船之後,浮出水麵,向逃入救生艇的船員詢問並記錄商船的資料,帶走商船船長。出發前,盟軍的宣傳曾告訴船員們德國人如何如何殘忍,會對救生艇上的幸存者以機關槍掃射,但出乎商船船員們意料之外的是,德國水兵並沒有向他們開槍,相反,還給他們食品、飲料,告訴他們如何駛往最近的島嶼。
截止到7月5日下午5時,三十五艘商船,除了三艘由於意外事故而返航之外,已有八艘被德國潛艇和轟炸機擊沉。而在後來的一個半小時之內,又有六艘船被擊沉。在其後的數天裏,德國人的潛艇和空軍在7,500平方海裏的範圍內頻頻出擊,頻頻得手,對散兵遊勇和落了單的盟軍商船采取各個擊破。從7月2日到7月10日,德國共出動九艘潛艇,追擊商船一直到白海,一艘未損,德國空軍出戰近上百次,以5架戰機損失為代價,與潛艇聯手密切配合,共擊沉商船二十一艘。
7月21日,最後一艘商船在蘇聯重兵保護下駛入蘇聯的港口,不多不少,隻有十一艘。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7月7日,第一艘到達蘇聯北部港灣的是盟軍護航的驅潛艦,而不是受他們保護的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