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小時戰爭: 瞞天過海

本文內容已被 [ PrincessSisi ] 在 2009-11-20 22:37:42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在法國和英國之間,有一片著名的海域,僅僅21英裏寬,這就是著名的多佛爾海峽,它是英吉利海峽的最窄的地段。英國人曾驕傲地稱它為內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曆史上這條海峽隻有一次受到挑戰,那是曆史聞名的英國海軍與西班牙海軍的多佛爾海峽海戰。1588年的七月,雄心勃勃的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決心征服英格蘭,變英國為天主教的國家,消除英國海上霸權的競爭對手,同時也為了個人與伊麗莎白王的恩怨,命令Medina Sidonia 伯爵統帥西班牙無敵艦隊向海峽最窄處的多佛爾進發,英格蘭則派出弗朗西斯 德拉克統帥英格蘭海軍迎戰西班牙無敵艦隊。眾所周知,那次海戰以英格蘭的勝利和西班牙的失敗而告終。自那以後,數百年來,再沒有任何人敢於挑戰多佛爾海峽,就連雄心勃勃的拿破侖也在它麵前猶豫不決;幾百年來,沒有哪一個國家敢於與英國抗衡,英國獨享其海上霸主地位,幾個世紀來,世界回響著弗蘭西斯 德拉克令人生畏的警語:

“任何敢於向我們英吉利海峽挑戰之人都必將發現他們打錯了算盤,從而必將招致滅頂之災!”

然而,一九四二年二月,六十多年前,曆史再一次目睹了這段英吉利海峽的被挑戰,這一次,挑戰者非但沒有為自己引來滅頂之災,反而大獲全勝,並輕蔑地向世界宣稱:

"我們通過最險要的多佛爾海峽遠比我們在內河演習時還要輕而易舉!”

“為什麽?”溫斯頓 丘吉爾萬分驚訝地向他的海軍大臣提出這一問題。同樣的問題回蕩在英國上空,也回蕩在大洋彼岸的美國。

敵人居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在眼皮子底下從家門口大搖大擺逃之夭夭,這一震驚英國的事件對英國來說是莫大的國恥,英國公眾對政府給予了猛烈的攻擊,認為這是自十七世紀以來英國所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恥辱,這一事件對英國的影響之大,以至於遠在新加坡十萬英國遠征軍放下武器,向日軍投降之事相形之下都黯然失色。為平息國內民眾的憤怒情緒,丘吉爾政府不得不對此事件召開聽證會,並展開調查。

而這一事件本身則在軍事曆史上留下一個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絕好範例。而創造這一絕好範例的正是德國海軍。

一九四一年三月,在德國艦隊曆史上首次突出大西洋成功地襲擊了英國在海上的運輸線長達兩個月後,戰列巡洋艦“沙恩霍斯特”號和其姊妹艦“格納森豪“號雙雙駛入法國海域,停泊在法國的布列斯特港,但很快就被英國空軍發現了目標,英國空軍對此港日夜不停地空襲,空襲中“沙恩霍斯特”號和 “格納森豪“號都曾被擊傷。雖然兩艦損傷部位都被修複,可顯然布列斯特港並非安全港,而是英國空軍襲擊的目標。由於英國空軍不斷空襲的威脅,由於同年五月二十七日戰列艦之王“俾斯麥“號的被擊沉,德國海軍部決定放棄原定的大西洋襲擊英國海上運輸線的計劃,同時又由於希特勒擔心盟軍對挪威的入侵,從而三令五申調艦隊急馳挪威海域布防,從五月開始,德國海軍部開始考慮從布列斯特撤回“沙恩霍斯特”號和其姊妹艦“格納森豪”號以及重型巡洋艦“歐根親王”號。“歐根親王”號原本是五月與”俾斯麥”號艦同時出發,參加代號為“萊茵行動”,但由於”俾斯麥”號遭圍攻而沉沒,隻有她成功到達布列斯特。對於艦隊 撤離回師路線 ,德國海軍部曾有兩個方案:一個方案是原路撤回,即: 再次突入大西洋,向北,穿過丹麥海峽,途徑冰島,然後回到德國;另一個方案則是直接闖過英吉利海峽,回師德國。德國海軍部清楚地知道,無論哪種方案都充滿了風險和危險:前者將冒與英國皇家海軍艦隊相遇對峙的風險,有遭“俾斯麥”號同樣命運的危險;而後者則有可能遭到英國人在英吉利海峽所部署的海岸炮火、魚雷炮艦和英國皇家空軍的猛烈進攻。但是,較之於前者,如果衝過英吉利海峽,德國艦隊可以得到德國空軍的強有力的支援和保護。正如德國海軍駐法國司令在向柏林德國總參謀部遞交的報告中所指出的那樣:“穿過英吉利海峽的優勢是航程短,有優越的空中和海上護航,我們可以對敵人的雷達進行幹擾使其喪失功能,無法發現目標,我們的艦隊突然出現在敵人的家門口將使敵人來不及調集優勢兵力進行阻擊,又由於離海岸近,一旦艦隻出現不測可及時靠岸搶修。”雖然海軍大將瑞德極力反對此項計劃,認為太冒險,但此計劃得到希特勒的讚賞和支持,因為他堅信這一行動一定會使敵人措手不及而無所作為。(記得嗎?《孫子兵法》雲:”兵之情主速,趁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途,攻其所不戒也“)

一九四二年一月十二日,希特勒批準了代號為“瑟伯魯斯方案”,即英吉利海峽回師方案,從布列斯特撤回三艘主力艦。

“瑟伯魯斯方案“十分周密詳細,長達一百二十頁的計劃書讓各艦指揮和各級軍官對自己的職責和任務充分知曉和理解。方案對路線的選擇、出發的時間都作了非常縝密的安排,特別是艦隊通過關鍵處的多佛爾海峽的具體時間,因為正是在那裏,英國海岸部隊和皇家海軍及空軍將會對德國艦隊發起大規模的攻擊。對路線的選擇,德國海軍部的考慮主要基於以下三個主要因素:第一,航行的路線必須離英國雷達係統的覆蓋區域越遠越好;第二,路線必須是盡量沿著海峽的深處行駛,以免觸及水雷;第三,路線必須是有利於高速行駛、不會給軍艦造成任何導航問題的水域。基於這三個因素的考慮,路線最後確定為:從布列斯特到布格涅,取英吉利海峽中間主航道,而當艦隊接近海峽最窄處時取距離法國海岸兩英裏處。出發時間則定在X-日,定在二月十一日的晚上,因為那是在新月期,夜幕將為艦隊的行動提供很好的掩護,而不利於敵人的空中偵察與輕型武裝的行動,而且潮汐可以降低淺水區水雷的危險,同時強大的潮汐又可以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從而使艦隊的航速提高四至五節。艦隊通過多佛爾海峽的時間則定在白天的中午時分,因為那時艦隊可以很好地保護自己,抗擊敢於前來阻擊之敵。

艦隊的編隊和艦隊的護航,方案則采取利用滾雪球的效應,剛開始時,艦隊由“沙恩霍斯特”號、“格納森豪”號、“歐根親王”號和六艘大型驅逐艦組成,到達第二站,也就是到達瑟堡拐角時,兩支魚雷艇小艦隊共十艘加入艦隊的行列,一旦到達格裏內角,又有二十四艘魚雷艇加入進來。加上所有的魚雷艇、炮艇、掃雷艇,最後整個艦隊變成一支浩浩蕩蕩總數為六十三艘艦隻的龐大艦隊。

同時,為了保障艦隊海峽回師計劃的安全,德國空軍製定了一個代號為“雷電”的空中保護傘計劃,根據此項計劃,德國在法國沿海部署了二百五十架飛機待命。這二百五十架飛機雖不多,而且不可能同時升空,所以,德國人的部署是:白天必須有十六架飛機時時刻刻護衛在艦隊的上空,三十五分鍾一輪換,而每一輪的飛機必須提前十分鍾到達艦隊的位置。實際上,這就形成每二十分鍾,艦隊的上空有三十二架飛機護航。這樣的兵力部署就造成萬一敵人出動空軍,德國航空兵將有足夠的力量與之抗衡。

大規模的準備從一九四二年一月拉開了序幕,大批的艦隻開始雲集在布列斯特港灣,大批的掃雷艇艦隊被派遣到遠至加萊清掃水雷,對敵人雷達的幹擾時間明顯地加強和延長了。二月初,德國空軍甚至演習為英吉利海峽回師的護航。在方案實施前,德國人精心做了大量的偽裝,散布了大量的假情報。如:為了迷惑敵人,他們故意散布新的大西洋作戰在即的假情報;德國駐法國的空軍司令部向各海軍將領和各級海軍軍官發出非常精致的請貼,邀請他們參加由空軍主辦的大型狩獵活動,與此同時,港內外頻繁地舉行水兵娛樂活動。(《孫子兵法》曰:“兵者,詭道也”,”兵以詐立”。)

撤離方案當時屬於最高機密,隻有少數幾個關鍵人物知曉,他們是:海軍大將克裏斯(Cliax)和他的參謀,克裏斯受命為此次行動的全權負責人;“沙恩霍斯特”號的艦長霍夫曼,“格納森豪”號的艦長菲茵,“歐根親王”號的艦長伯林克曼,以及驅逐艦的高級軍官。因此,當方案開始實施時,艦上的水兵們雖然感到情況有些異常,但卻不知道究竟是怎麽一回事,直到最後一分鍾,當水兵驚異地發現羅盤的指針堅定地指向英吉利海峽的方位時,艦長才愉快地告訴水兵們:“明天你們可以在威廉港和母親說晚安了!”頓時,艦艇上一片歡騰。

當一切準備就緒之後,二月十一日傍晚,出發的命令終於下達了。原定的出發時間為傍晚七點三十分,但由於英國空軍的空襲,艦隊出發的時間被迫推遲了 兩個多小時。當晚九點四十五分,在夜幕的掩護下,艦隊起錨離開了布列斯特。整個艦隊嚴格執行戰時燈火管製,無線電保持著靜默,按照計劃開始向西,然後向北,數小時後,隨著羅盤的指針堅定地指向東,艦隊高速(時速31節)駛入禁區的英吉利海峽。四百年前,不可一世的西班牙無敵艦隊闖入英吉利海峽,一路上遭到英國人的不斷騷擾和阻擊,最後大敗而歸。而與之相反,德國艦隊的出航英國人竟然絲毫也沒有察覺:不僅港外的英國潛水艇沒有察覺,就連半夜前來布列斯特實施空襲的由一百多架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組成的龐大的轟炸機群也沒有覺察,他們隻是象平時一樣,飛臨布列斯特上空,然後對空蕩蕩的港口一陣狂轟濫炸,還以為德國艦隊仍在機翼下的港內呢!十二號早上八點三十五分,德國艦隊已經在英吉利海峽毫無阻攔地高速行駛了十一個小時了,離原定時間表隻相差了十五分鍾。中午時分,在強大的空軍航空兵的護衛下,龐大的艦隊正點進入海峽最窄處,也是最關鍵之處的多佛爾和格裏內角。那裏的地勢非常險要:艦隊距離法國海岸僅兩個英裏,一邊是淺灘林立,一邊是敵人布下的雷區,艦隊可以周轉的活動範圍幾乎是零。但在德國艦隊謹慎小心的精確航行下,很快這一海峽最關鍵的地區就被德國艦隊甩在了後麵。至此,仍不見英方作出任何反映。的確,上午十點三十五分時,艦隊上空出現過兩架英國噴火戰鬥機,但立刻就被護航的德國空軍趕走了。除此之外,德國艦隊如入無人之地,沒有遭遇到任何的阻擊。至此,德國艦隊已在英吉利海峽行駛了三百六十英裏,距離安全水域隻剩下二百英裏了。中午十二點十五分,白晝的時間隻剩下不足五個小時。

讀者一定要問:英方到底怎麽回事?為什麽他們沒能及時發現德國人的行動?強大的英國皇家海軍艦隊在何處?英國的空軍和海岸部隊又在何方?

實際上,早在一九四一年五月,就在德國人開始考慮海峽突方案的同時,英國人也已預見到德國人有衝過海峽回師德國的可能性,為了應付這一可能性,英國人製定了一個代號為“弗勒”計劃。但從根本上講,英國人對這種可能性不重視,他們低估了德國人的意圖和能力,在他們看來,德國艦隊突破英吉利海峽的可能性不大,因為按照英國人的觀念,這一舉措不僅是冒險,簡直就是愚蠢。因此,盡管製定了相應的作戰計劃,但兵力的部署卻是微乎其微,根本不足以抵擋德國艦隊龐大的陣容。例如: 自二月六日起,投入參加“弗勒”作戰計劃的轟炸機僅僅一百架。所以,當德國人派出大批的掃雷艇艦隊頻繁出現在加萊時,英國人並沒有引起重視。而且英國人在德國人海峽回師的時間上也判斷嚴重失誤:他們完全排除了德國人在大白天衝過海峽的可能性,他們完全沒有料到德國人竟敢如此鋌而走險,德國人之舉實在是大大出乎他們意料之外。(記得嗎?《孫子兵法》曰:“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英國人以為德國人即使要冒險衝過多佛爾,也會在夜幕的掩護下進行。正是基於這一錯誤的判斷,每天早上四點至拂曉,“弗勒”計劃拉響戰鬥警報,嚴密監視多佛爾地區,以防敵人趁天黑搶渡海峽,但是當天一放亮,認為危險已經結束,刀槍可以入庫了,警報就解除了。由此不難理解為什麽那天英國人毫無防備,被德國人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讓我們來看看在這短短的二十四小時的戰爭中,英國人到底做了些什麽。

英國潛水艇“海獅“號當時駐守在布列斯特港外,它的任務是監視德國艦隊動向。它本來是可以或應該在第一時間裏覺察到德國艦隊行蹤的。可是,二月十一日晚間,在德國艦隊離開布列斯特一小時前,這個“海獅”號離開了監視地點,上岸充電去了。所以這第一道防線就這樣被突破了。

英國在港內的特工是第二道防線,可由於德國人防守嚴密,他無法獲得任何有關艦隊的情報。所以,這第二道防線就這樣被突破了。

第一批在英吉利海峽上空擔任空中偵查巡邏的英國飛機是第三和第四道防線,他們本來是可以及時發現德國艦隊駛離布列斯特的,可他們卻沒有發揮作用。實際上,在德國艦隊駛出布列斯特港進入英吉利海峽時,在那一地區的上空根本沒有英國的偵查機。Habo巡邏機是第五道防線,他們應該巡視從阿弗爾至布格涅一線,可十二日拂曉,他們以氣候惡劣為由,提前一個小時結束巡邏,從而造成在最後一架巡邏機消失後的一小時中,德國艦隊得以毫不被覺察地通過這一地區。

二月十二日早上,大約八點二十五分,德國空軍的空中保護傘開始在德國艦隊上空集結,英國一名雷達高級軍官從雷達上發現一些飛機在勒阿弗爾上空盤旋,但他們認為這是敵機在為海岸普通船隻護航。

大約八點三十五分,拂曉結束,一切都回複如常,所有的船隻和飛魚飛機恢複了他們日常的職責,十二艘魚雷艇減少到八艘,弗勒計劃被擱在了一旁。

大約在八點四十五分,兩架噴火戰鬥機發現一艘德國魚雷艇在駛離港口向南行駛,他們飛往Berck時,他們發現另外一艘魚雷艇在向北行駛。與此同時,第二批飛噴火戰鬥機在格裏內角與奧斯騰德之間的澤布赫東部發現了另外十一艘小型船隻。實際上,這是小艦隻開始在等候馳援布列斯特艦隊。然而,由於飛行員接到在巡邏時禁止使用無線電的嚴格命令,所以飛行員在發現這一可疑情況時仍然保持無線電靜默,回到了基地才將情況作了匯報。從九點二十五分到十點鍾,越來越多的雷達報告在英吉利海峽上空有敵機在盤旋,但是英國人認為那是敵人在進行海空救援,或敵人單機演習與武器試射。

上午十點十六分,英國在Beachy head的雷達發現了兩艘軍艦在向布格涅集結,他們立即與多佛爾試圖用電話通知此事,可卻發現不知何故,電話無法接通。

直到十點三十五分,德國人的艦隊才被英國偵察機所發現。麵對陣容龐大、似乎是從天而降正高速在波濤洶湧的海峽行駛的德國艦隊,兩名英國飛行員不禁驚異地張大嘴,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然而,同樣由於無線電靜默命令的緣故,飛機降落後,飛行員才向基地報告!十點五十分,雖然接到有關的報告,但仍然沒有任何立刻啟動“弗勒”計劃的跡象。

直到上午十一點零九分左右,警報才發出。可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至關重要、應該立即采取緊急措施的多夫爾司令卻是最後一個接到命令的。然而,中午十二點十五分,仍然沒有敵人行動的準確的情報,也沒有派出戰鬥偵察機,雷達依然處於嚴重被幹擾之中。

與此同時,德國艦隊正毫無阻擋地通過多佛爾地區。
直到十二點十八分,久違多時的多佛爾炮台終於開炮。三十三發口徑為九英寸的炮彈射向德國艦隊,但可笑的是沒有一發擊中目標,炮彈隻是落在遠離艦隊左舷的水中,掀起陣陣波瀾。德國人都不知道為什麽英國人此刻的射擊如此糟糕。

十二時四十五分,多佛爾炮台的炮聲止息了,窄海戰役的第一階段以海岸炮台進攻的失敗而告終。從此時起至傍晚六點十五分當英國人最後一架飛機消失在夜幕中止,開始了海峽戰役的第二階段。當英國人的戰機飛臨德國艦隊上空時, 展現在他們視線中的好似一座海上銅牆鐵壁: 桅杆林立的海麵上,三層鐵甲艦護衛在三艘主力艦左右;艦隊上空從五十尺到二千尺的高度,覆蓋著數百架德國航空兵的戰鬥機,據記載,這樣大密度的海上空中保護傘為主力艦護航實屬罕見!在接下來的數小時的激戰中,雖然,英國人調集所有能夠調集的力量,動用了六百架飛機,無數艘魚雷艇、驅逐艦,向德國艦隊發動了共一百一十次進攻,消耗了五百噸的炮彈,可卻沒能阻止德國艦隊勝利回師本土的步伐。實際上,許多英國飛機壓根沒有見到敵人,因為他們迷航了。

整個海峽戰役,雙方的損失如何呢?皇家空軍十七架戰鬥機被擊落,隻有一名飛行員生還,同時還損失三架“雷擊”號雙引擎轟炸機、兩架胡德遜號、和十五架轟炸機;皇家海軍損失了六架“飛魚”,一艘驅逐艦受到重創,魚雷艇被打得七零八落,十七人陣亡,四十多名官兵受傷,而德國損失了十六架戰鬥機,損壞十七架,兩艘魚雷艇受損,數名德國水兵受重傷。

人們一定要問:大英帝國驕傲的強大的皇家艦隊在哪裏呢?啊!問得非常好!據說英國海軍大臣海軍總司令固執地隻願意將艦隊部署在安全的水域,他認為如果將艦隊部署在英吉利海峽,將會使艦隊麵臨非常大的危險,如:遭遇敵機的空襲,觸及水雷,或因水文複雜,導航困難。

事實上,英國人早已錯過了發動有效攻勢的大好時機。假如,十點三十五分,當德國艦隊第一次被發現時,英國飛行員立即打開無線電向基地報告德國艦隊所在的方位,如果當德國艦隊以時速僅僅隻有十節的速度小心翼翼地通過雷區時,英國人就發動進攻,這一段的曆史就會是另一番景象了。

當天晚上十一點,英國人作了最後的一次努力,企圖重創傲慢的德國艦隊。二十架轟炸機騰空而起,飛往艾爾泊河河口布雷(隻有十二架轟炸完成任務並安全返航)。可盡管九點十三分“沙恩霍斯特”號第二次被水雷所傷,但是,十三日淩晨十二時三十分,隨著“沙恩霍斯特”號由三號入口進入威廉港的閘門,整個龐大的德國艦隊勝利回師德國,盡管這隻是一個戰術上的勝利。至此,二十四小時的戰爭“瑟伯羅斯方案”以德國人的勝利落下了帷幕。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非法的紐倫堡審判?!
  • 希特勒的猶太軍人
  • 海戰史上罕見的圍追堵截
  • 懸殊的實力:1比10 !
  • 二十四小時戰爭: 瞞天過海
  • 所有跟帖: 

    問好:),真高興在這裏 -子英- 給 子英 發送悄悄話 子英 的博客首頁 (81 bytes) () 10/08/2009 postreply 08:11:24

    回複:問好:)謝謝! -PrincessSisi- 給 PrincessSisi 發送悄悄話 PrincessSisi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8/2009 postreply 08:43:5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