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四方麵軍普通戰士教育的幾點看法

對四方麵軍普通戰士教育的幾點看法





由於曆史原因,中國革命實質是一場由先進思想(馬列主義)武裝的CCP領導的一場農民革命,廣大農民不僅是當時中國社會的主休,也是中國革命的武裝力量“紅軍”的主體。當時中國農民普遍貧窮,缺少教育,因此用用思想武裝他們並進行必要的學術教育成了革命黨必須的工作。





一,必要的文化教育





沒有文化的軍隊難以成為真正強大的軍隊。紅軍戰士基本都是文盲,受過小學教育的人都很少,讀過幾年私塾也算小秀才了。而沒有基本的讀寫算能力軍人的素質難以得到必要的提高。四方麵軍對戰士的教育重視嗎?由於張國燾曆史上兩次肅反給人的映象四方麵軍似乎給人感覺是一支不敢學習,文化越低的人越受征用的部隊了。但曆史的真實並非如此。



洪學智回憶說:“文化教育抓得很緊,哪一天沒有戰鬥任務,就組織全連戰士學文化,規定不識字的戰士每天必須學會三個字。行軍時把大字貼到前麵戰士的背包上,讓後麵戰士學習。休息時,席地而坐,用樹枝在地上寫。每天的學習任務必須完成,特別認真。很多貧苦農民參軍的戰士,都是參軍後掃的盲。”


可以說經過半年到一年以上學習的普通戰士完全具備了基本的讀寫算能力,是可以看一些黨和軍隊的文件並進行深造的。說四方麵軍的戰士參軍前大都是文盲符合曆史真實,但四方麵軍的戰士都是年輕人,是一張張白紙。由於有狂熱的革命熱情,他們經過幾年戰鬥和革命經曆後再以文盲目之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二,政治教育





張國燾是個有私心的領導人,但他當時畢竟是個CCP黨人,雖然有些聯邦民族政府之類的想法,但工農革命,建立蘇維埃政權這些大路線問題他是不敢有異議的!因此四方麵軍的政治教育是非常嚴格的。四方麵軍的對工農幹部的提拔特別多,作用也大膽,張國燾和陳昌浩兩人雖然肅反很凶,但也破格提拔了很多人才的。事實證明很多人也頗有能力。比如陳海鬆同誌,21歲就當上了軍政委,並且被朱總司令讚為“好一個年輕有為的軍政委!”再比如王建安/陳錫聯/王新亭/洪學智這些政治幹部,他們大多文化起點不高,可在實踐和長期戰爭環境下的教育中成長為軍政兩全的幹部。不但是我軍傑出的政治幹部,而且在解放戰爭時他們都當到了兵團司令/軍長以上職務,不但能打仗,而且又能做政治工作。四方麵軍政治幹部出生卻成長為優秀戰將的人才居三大方麵軍之首,這是鐵的事實。聶鳳智/杜義德/劉震/皮定鈞等人亦是如此。我聯想到彭德懷的三軍團,其中政治幹部出生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幹出一定成績的也就楊勇上將吧,其他如張愛萍/王平/李誌民這些人按某些人看法文化顯然比陳錫聯這些人高,但他們隻能做政治工作,搞搞地方部隊發展,讓他們指揮野戰軍決勝沙場他們沒做到。曆史是給他們機會的,但他們沒抓住,這隻能證明這些所謂文化水平高的人缺乏指揮天賦。同樣,一軍團政治幹部出生的優秀指揮人才也不多。有人可能說劉亞樓和楊成武也政委出生,他們也算將才了。可劉亞樓就當過四野參謀長,而他這個參謀長是存在嚴重政治問題的!按肖勁光同誌的評價他“更象個幕僚長而不是參謀長!”林彪用劉亞樓是否真是他參謀能力出眾看來得打問號了!就按他見林彪時畢恭畢敬卻對下級擺譜的德性,我看不象個馬列主義者,到有股嚴重的庸人氣質,看來紅一軍團師政委們的政治水平是值得懷疑的。楊成武也大抵相仿,他抗日戰爭時到有些功勞,解放戰爭時無驚人之表現,解放後到在政治上犯了很多投機性錯誤。我看他個人品質比紅四的謝富治半斤八兩,而憑其文革結束前向女皇寫效忠信的表現看更是晚節不保!





三,軍事教育





四方麵軍對軍事教育其實是抓得很緊的。秦基偉回憶他剛當兵時連長訓練嚴的不得了,幾乎把他們這些新兵蛋子累死。當時他非常恨這位連長,可以後的日子他越來越懷念這位老連長,沒有那麽多汗哪有未來的秦上將!四方麵軍的“軍事教育計劃大綱”規定既細致又有實踐性,從戰士到營一級幹部的學科和術科教育都有詳盡指標。很多老戰士回憶起來都認為是學有所得,吳忠少將這位21年出生,川陝時才入伍的新兵蛋子37年時就能當上小連長完全是這麽給教育加實踐打磨出來的,他也把這股作風帶到了冀魯豫。20旅這支新軍能成長為解放戰爭後一/七縱合編的新楊蘇縱隊一流主力,甚至比685和686團老底子發展出來的一/二旅更出彩是偶然嗎?



四方麵軍規定連以上幹部必須會圖上作業和沙盤作業,會勘察地形和能夠迅速判斷狀況/定下決心。會部署兵力和組織火力,善於結合實戰,運用各種機會來總結經驗,以提高和訓練自己的部隊。按這要求發展出來的連長們能不出一大批軍事人才嗎?這些人會是文盲嗎?





四,堅定的革命信仰





四方麵軍曆史上出了張國燾這麽個大叛徒,於是就人為的被矮化了。可認真閱讀史料大家會發些一方麵軍曆史上出的大叛徒其實比四方麵軍還多!除了老張外大家很難找到更多四方麵軍的高級幹部叛變革命投敵。老張還抗日戰爭時投奔KMT的,沒在紅軍時叛變呢。一方麵軍的龔楚們人數上其實大大超過老張,隻是他們曆史地位不夠,形不成啥路線罷了!


判斷一支部隊的革命堅定性如何要看大部分普通戰士的表現而非幾個高級領導。曆史的真實是一/三軍團過草地後還有一萬四千人左右,可過臘子口後卻大量逃亡,結果到陝北就七千人不到了。不能不說一方麵軍對基層戰士的信仰教育有一定問題。相比之下四方麵軍西路軍戰士經曆的苦難比一方麵軍過草地後要不知糟多少,可除戰死者之外有一千多人曆盡萬難跑回延安繼續革命,另有四千餘人經曆了馬家軍和KMT集中營的殘酷折磨後被營救出來也照樣繼續要革命,他們是真正的革命戰士!





五,張國燾個人如何對待知識分子





張國燾是個喜弄權術的領導,他本人搞白雀園和川陝兩次肅反,影響很壞。但他是不是一味仇視知識分子呢?事實上他也是尊重知識分子的專業才能的。比如曾中生這位政治對手,他對曾本人是囚禁/棄用,可對曾寫的“與剿赤軍作戰要訣”,“與川軍作戰要訣”他照印不誤,下發到基層供大家學習以提高部隊素質。對舒玉章這位參謀專家寫得軍事教材他也采用同樣的態度。他之所以殺很多幹部關鍵是認為這些人組織路線上跟他不一條心。老張喜歡聽自己話的幹部。實際上古往今來的獨裁者們哪個不喜歡聽話的人?隻要聽話有文化照用。比如李特和黃超,他們顯然屬於高級知識分子了,老張是重用他們的。而文化水平一般的餘篤三/曠繼勳等人之所以死要點在於他們有自己的主張,不聽話!





六,中央紅軍曆史上肅反的人其實比四方麵軍還多





大多數黨史書籍一提肅反都要重點批張國燾和夏曦這二位魔頭。可曆史上一方麵軍肅反殺得人其實比四方麵軍多很多。白雀園殺了2500人左右,川陝時主要殺高級幹部,普通戰士和基層幹部死得不多。一方麵軍殺了多少呢?一個富田事件就死了2000多經以上,紅20軍基本完蛋並被撤銷了!張國燾肅反還沒到毀掉一個軍的水平吧?黃公略的紅三軍一次反圍剿前的肅反中也死了很多人,按一些人的回憶是傷了元氣。而同樣屬於中央蘇區的閩西地區在肅“社會革命黨”事件中死了多少人?恐怕要過萬了吧!可見一方麵軍在肅反這件事上實在做得並不比四方麵軍高明,規模更大,而且尾巴留得時間更長。為了維護毛澤東同誌的英名富田事變到現在都沒正式平反,和粟裕大將的平反一樣形式上有些“噯昧”!





七,四方麵軍自己從基層培養出來的高級幹部其實一點也不比一方麵軍少





一方麵軍出了很多高級領導人。可我們認真研究下會發現這些人大多來一方麵軍前已經是受過一定教育或已經是高級幹部了。比如劉、葉、聶諸帥,比如羅榮桓、黃克誠、彭雪楓這些受過中專乃至大學教育的高幹。可一方麵軍從戰士提拔出來的上、中、少將中真正的人才其實還不如四方麵軍多!



比如建國後的大軍區司令,四方麵軍出的幹部從人數到任職時間都比一、二、陝北紅軍加起來還多。比如少將中出的倆政治局常委李德生和劉華清都是有曆史貢獻的,既有政治水平又有戰功和建軍之功。一方麵軍也出一少將常委汪東興,這位爺文革中到底有何整人之功不用我多說吧?我看他跟四大金剛比可能做得邪事更多!


上將、中將中四方麵軍出的中央委員、政治局委員也人數可觀,不比一方麵軍的少。要比自己培養出來的國家領導人四方麵軍甚至還能找到一位國家主席。有人說楊尚昆也是國家主席。可老楊是28個半裏邊空降到一方麵軍的,能算是自己培養出來的人才嗎?





八,四方麵軍的工農幹部經過多年實踐和黨內教育照樣出高級技術人才





劉震、劉華清、聶鳳智、向守誌,這四位分別是我軍海軍、空軍、二炮的創始成員之一,並且有過大功於解放軍。他們都是土包子出生,可他們後來都成了技術專家。事實證明工農幹部隻要肯鑽研就能成才,用文盲起點的僵化觀點看人既無知又可笑!


1955年後各大軍區司令的紅軍譜係


1955年六大軍區拆分前屬於元帥時代,不在討論之列。而55年大軍區分家後獨立出來的內蒙和西藏兩個軍區文革初就被降格為省級軍區,亦不討論。80年代中期後開國將軍退出了大軍區司令的曆史舞台,這以前全國各大軍區司令的紅軍譜係及統治某一軍區的狀況究竟如何呢?

一、成都軍區:
1.賀炳炎上將(1955.05---1960.07)二方麵軍
2.黃新廷中將(1960.08---1967.03)二方麵軍
3.梁興初中將(1967.03---1973.07)一方麵軍
4.秦基偉中將(1973.07---1975.10)四方麵軍
5.劉興元中將(1975.10---1977.09)一方麵軍
6.吳克華中將(1977.09---1979.09)一方麵軍
7.尤太忠少將(1980.01---1982.10)四方麵軍
8.王誠漢少將(1982.10---1985.06)四方麵軍
成都軍區司令員人數三個方麵軍大致相當,論主軍時間二方麵軍兩位加起來12年,一方麵軍三位加起來10年,四方麵軍三位加起來7年9個月。

二、昆明軍區:
1. 謝富治上將(1955.03---1957.09.)四方麵軍
2. 秦基偉中將(1957.09---1971.06) 四方麵軍
3. 王必成中將(1971.06---1979.01) 四方麵軍
4. 楊得誌上將(1979.01---1980.01.)一方麵軍
5. 張銍秀少將 (1980.01---1985.06.) 二方麵軍
昆明軍區司令員四方麵軍占三個,其餘兩個方麵軍各一,從時間上看四方麵軍領主軍24年,楊上將過渡一年,張少將掌軍五年半。

三、蘭州軍區:
1.張達誌中將 (1955.05---1969.11) 陝北紅軍
2.皮定均中將 (1969.11---1973.12) 四方麵軍
3.韓先楚上將 (1973.12---1980.01) 四方麵軍
4.杜義德中將 (1980.01---1982.12) 四方麵軍
5.鄭維山中將 (1982.12---1985.06)四方麵軍
蘭州軍區司令中陝北紅軍一人,四方麵軍四人,其餘兩個方麵軍的沒有。從主軍時間看張中將14年半!其餘四位加起來16年不到。

四、新疆(烏魯木齊)軍區:
1. 王恩茂中將(兼,1955.03---1968.08) 二方麵軍
2. 龍書金少將(1968.08--1972.05) 一方麵軍
3. 曹思明少將(代,1972.05---1973.06) 四方麵軍
4. 楊 勇上將(1973.06---1977.07) 一方麵軍
5. 劉 震上將(1977.07---1979.01) 四方麵軍
6. 吳克華中將(1979.01--1980.01) 一方麵軍
7. 肖全夫少將(1980.01---1985.07) 四方麵軍
新疆軍區司令二方麵軍一個,一方麵軍和四方麵軍各三個。主軍時間二方麵軍13年半,一年方麵軍8年10個月,四方麵軍8年1個月。

五、廣州軍區:
1.黃永勝上將(1955.03---1968.03) 一方麵軍
2.李天佑上將(代,1958.11---1962.09) 一方麵軍
3.丁 盛少將(1969.07---1973.12) 一方麵軍
4.許世友上將(1973.12---1980.01) 四方麵軍
5.吳克華中將(1980.01---1982.10) 一方麵軍
6.尤太忠少將(1982.10---1987.11) 四方麵軍
廣州軍區可是四野的老巢,軍區司令從人數上是一方麵軍占四席,四方麵軍倆席。主軍時間上一方麵軍21年半,四方麵軍11年。

六、武漢軍區:
1.陳再道上將(1955.05.01---1967.07.) 四方麵軍
2.曾思玉中將(1967.08.---1973.12) 一方麵軍
3.楊得誌上將(1974.01.---1978.12.31) 一方麵軍
4.王必成中將(1979.01.01---1980.01 .) 四方麵軍
5.張才千中將(1980.01.---1982.01.) 四方麵軍
6.周世忠少將(1982.01.---1985.09.) 四方麵軍
武漢軍區是四方麵軍出四席,一方麵軍占兩席。主軍時間上四方麵軍19年,一方麵軍11年。

七、南京軍區:
1.許世友上將(1955.03---1973.12) 四方麵軍
2.丁 盛少將(1973.12---1977.03) 一方麵軍
3.聶鳳智中將(1977.04---1982.10) 四方麵軍
4.向守誌少將(1982.10---1990.04) 四方麵軍
南京軍區司令隻有四個,除文革中後期丁盛少將就職的三年又三個月外其餘時間完全是老四的天下,看來許和尚的山頭夠深。

八、福州軍區:
1.葉 飛上將(兼,1956.08---1957.09) 南方遊擊隊
2.韓先楚上將 (1957.09---1973.12) 四方麵軍
3.皮定均中將(1973.12---1976.07) 四方麵軍
4.楊成武上將 (1977.09---1983.10) 一方麵軍
5.江擁輝少將(1983.10---1985.06) 一方麵軍
福州軍區首任司令葉飛是個另類,屬於張達誌那種獨立小山頭性質,其餘四個司令一、四方麵軍各半。主軍時間上葉上將一年,四方麵軍19年,一方麵軍7年9個月。

九、北京軍區:
1.楊成武上將(1955.04---1958.09) 一方麵軍
2.楊 勇上將(1958.09---1967.03) 一方麵軍
3.鄭維山中將(1969.06---1971.01) 四方麵軍
4.李德生少將(1971.01---1973.12) 四方麵軍
5.陳錫聯上將(1973.12---1980.01) 四方麵軍
6.秦基偉中將(1980.01---1987.11) 四方麵軍
北京軍區本來屬於聶帥華北小山頭的禁臠,可文革開始後這裏卻變成了四方麵軍的天下!六位司令老四出四個,老大出倆。主軍時間上一方麵軍12年差一個月,四方麵軍20年8個月。

十、沈陽軍區:
1.鄧 華上將 (代,1954.02---1955.03);(1955.03---1959.09) 一方麵軍
2.陳錫聯上將(1959.10---1973.12) 四方麵軍
3.李德生少將1973.12---1985.06) 四方麵軍
沈陽軍區司令最簡單,就仨!老大一個,老四倆。主軍時間上鄧上將隻合5年7個月,另兩位卻掌軍26年之久!

十一、濟南軍區:
1.楊得誌上將(1955.03---1973.12) 一方麵軍
2.王新亭上將(代,1955.03---957.10) 四方麵軍
3.曾思玉中將(1973.12---1980.01) 一方麵軍
4.饒守坤中將(1980.01---1985.06) 一方麵軍
濟南軍區的司令員總算是讓一方麵軍占了一回壓倒性優勢,除王新亭開頭代了兩年半司令外其餘時間全一方麵軍掌印。
注:85年前的濟南軍區隻有一個山東省,河南省這時還在武漢軍區。

綜合一下解放後這十一個大軍區的司令員山頭狀況。陝北紅軍出一個張達誌中將,南方遊擊隊出一個葉飛上將。我軍三大主力中二方麵軍最弱,隻出了4個司令員。一方麵軍雖然將軍出了一大把,中上將比四方麵軍多不少(沾山頭光嘛),可大軍區司令隻出了14個。四方麵軍則出了21名大軍區司令,人數超過其餘山頭之和。而以在各大軍區的主軍時間論四方麵軍的壓倒性優勢也同樣明顯。大軍區司令職務是對將軍綜合能力的承認,而軍事主官總是在不經意間用自己的風格塑造著部隊的軍魂,當初五聖山兄說“四方麵軍的作風影響了我軍”這句話一點也不假!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