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軍隊人少,傾國出兵,也隻有十萬,但是騎兵野戰能力強。
金兵人多,出動了四十萬。而且金國的科技能力明顯強於蒙古,武器盾牌弓箭等都比較先進。
為揚長避短,金兵先是挖戰壕防騎兵,被擊破之後,退兵防守地形崎嶇,騎兵難以通行的野狐嶺,尋找和蒙古決戰的機會。
野狐嶺之戰分成三個時段:
早期的烏沙堡之戰,蒙古擊破金的戰壕戰術:
金丞相獨吉思忠率領金軍主力前往西北前線,組織75萬人工加固界壕300公裏,目的想阻止蒙古人南下。結果成吉思汗讓三子窩闊台分兵攻打西京(今山西大同市)對金軍進行牽製,自己親率主力攻打烏沙堡,並占領烏月營,從而摧毀了金軍的戰壕防線;此階段為三月~六月底戰事,之後蒙古休兵一個月,挺向野狐嶺。
中期的獾兒嘴之戰,蒙古擊破金的地形戰術:
金大將完顏承裕接替獨吉思忠為丞相後,率30萬主力放棄恒州(今內蒙古藍旗四郎城)、昌州(今沽源縣九連城鄉北3公裏處),撫州(今張北)三州退守野狐嶺,目的利用山地地形遏製蒙古軍隊的騎兵優勢。
蒙古又一次采取集中突破戰術,命令木華黎率八魯營自獾兒嘴通道發起突擊,戰鬥發起前,木華黎向成吉思汗立誓:“不破金軍,不生返!”士氣激昂大漲;此役,木華黎親自帶頭衝鋒,蒙古軍隊因地勢全部下馬步戰,但仍憑借高昂的鬥誌和銳氣殺敗金軍。結果金軍由於過於分散聯絡調度不利,人心渙散,全軍潰逃,指揮官完顏九斤殉國。30萬主力就此瓦解。
後期的澮河堡之戰,騎兵完虐逃跑步兵的經典戰術
完顏承裕在敗逃過程中集結了數萬殘軍,但尚未喘息就在澮河堡遭遇追擊而至的蒙古軍,蒙古軍隊迅速包圍了金軍,在激戰3天後,成吉思汗親率精騎3000突擊,隨後數萬蒙古軍發動總攻,金軍全軍覆亡,完顏承裕隻身逃走;丞相職被撤換,換上多謀著稱的文人徒單鎰為蒙金戰爭時的第三任丞相,終於止住金國頹敗。
這個典型的戰例說明,野戰才是勝利的王牌。依靠地形固守的農耕文化的打法,對上野戰極強的騎兵,基本沒有勝算。
金滅北宋之戰,其實也是類似的翻版。隻是主客改變了而已。
現在的俄烏之戰,烏就好像小蒙古,野戰能力強於俄軍。而俄就好像大金國,實力強,但是對於野戰的烏軍,沒有辦法。隻能利用地形或者城市,打攻防戰。
所有戰爭的結局,沒有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