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斯克戰役的發起方是烏克蘭。那麽它必然有其戰略目標,而不會無的放矢。
那麽它的目標會有那些呢?姑且猜測一下,愚以為不外乎以下幾種。
第一,政治上,鼓舞國人盟友士氣,打擊敵方的信心,特別是大帝的威望。
第二,烏東陷入僵局,烏軍求變,另辟戰場,調動俄軍,以野戰,以快打慢,取代陣地戰。
第三,占據一塊俄羅斯的地盤,為川普上台後的談判做準備,以防萬一。
第四,將一片俄羅斯領土變為焦土,摧毀其基礎設施,消弱俄羅斯的戰爭潛力。
個人對此次庫爾斯克戰役到目前為止的評價如下:
第一,是絕對成功的。不說其他人,從文學城挺烏和挺俄的網友的表現就能看出來,包括區區在下,也寫了幾篇文章。以前烏東的陣地戰非常無聊,你過個半年再去看,基本沒啥變化。我基本上懶得關心。
第二,不算成功。至少到目前為止,沒有能撬動烏東俄軍精銳。庫爾斯克的俄軍本來就不多,也都是一些二流部隊,就算全清剿幹淨了,對俄羅斯軍力的傷害也是非常有限的。為什麽撬不動,因為打得不夠猛,因為不是俄羅斯之必救。
第三,算6%的成功。為什麽是6%。俄軍占領了烏克蘭八萬七千平方公裏,就算烏軍此次占領了庫爾斯克五千平方公裏的土地,也隻是俄軍占領的6%。所以,靠和俄羅斯談判以土地換土地是行不通的。
第四,既然和俄羅斯以土地換土地不是打敗它終止戰場的方法,那麽,削弱俄羅斯的戰爭潛力,促其發生內亂,讓它打不下去了,才是唯一可行的途徑。
所以,我一直說,要學皇太極。不停地越過長城,進入腹地,燒殺劫掠。把一大片地區變成戰區,變成不適合平民生存的地區。正常老百姓的首選,當然是逃難去安全的地方嗎。家鄉變成了戰場,不知道後金的鐵騎什麽時候就來了,來無影,去無蹤。傻子才留在那。能跑的肯定跑路啊。不能跑的也是人心惶惶。
烏軍不要當短視的老地主,老想著占一塊地。俄羅斯最不缺的就是地。不要停下來,而是要千裏縱橫,充分發揮機動野戰的優勢。
俄軍主力出城迎戰,就避其鋒芒,或者半路擊之。
俄軍非主力出城迎戰,就滅之。
俄軍不出城,就堅壁清野,斷其糧草。
戰略物資,能帶回烏克蘭的,就帶走,以戰養戰。帶不走的,就炸毀。不要學劉備,帶著新野平民這個包袱。把難民這個包袱丟給普京。打下來的地方,交給俄羅斯自由軍。烏軍主力機動部隊不要在某處停下來,而是要連續作戰,快進快出。
庫爾斯克到莫斯科五百公裏,烏軍如果可以把作戰區域擴展到離莫斯科兩三百公裏,進入海瑪斯的打擊範圍,大帝就坐不住了。不需要占領什麽地方,不需要攻城,隻需要做到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就可以了。
當然,這種打法需要有空優和情報的支持,這就需要司機和盟友協商。
用這種打法,不出兩年,俄羅斯就打不下去了。
挺俄的網友總認為俄羅斯地大物博,人口比烏克蘭多許多,就算損失比烏克蘭大,終究能耗死烏克蘭。我想說,去看看曆次中東戰爭。以色列的人口和土地麵積是多少?它的阿拉伯敵人呢?
最後,我不相信此次庫爾斯克戰役是司機擅自做主。
這麽大的動作,必然獲得了美帝北約的首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