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俘編號600001
1954年4月1日,美軍遠東司令部起草了關於朝鮮戰爭中朝戰俘去向的最終報告,在報告的備注欄中,一個美軍參謀用鉛筆寫下一行字:編號600001,逃跑。
美軍給朝鮮戰爭戰俘編號的首位數字代表國籍,1是中國,2是朝鮮,幾乎所有的戰俘編號的首位數字都是1或2,除了600001號(後5位數字代表第幾個被俘,6開頭的隻有00001號)。
這個600001號是何方神聖?
6代表日本。
在大連的烈士陵園裏,靜靜地躺著為國捐軀的誌願軍將士們,其中有一些是日本人。當年誌願軍在出發援朝前,雖然有規定日本人不去朝鮮,但依然有大約300個日本籍解放軍官兵投身到抗美援朝戰爭中,在他們之中產生了唯一一個日本籍誌願軍戰俘——鬆下一利。
鬆下一利現在雖然籍籍無名,但他卻是朝鮮戰爭中最傳奇的戰俘,他在三個國家四支軍隊中當過兵,參加了三場戰爭;分別是日軍、國民黨軍、解放軍(誌願軍)、韓軍,參加了日本侵華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張靈甫、粟裕、葉飛都是他的老上級。
二、一個日本兵加入了解放軍的王牌部隊
1923年,鬆下一利出生於日本九州東海岸宮崎縣的一個小漁村裏,是全日本最貧困的地區。而鬆下的父母又特別會生,鬆下一利共有兄弟姐妹10人,當鬆下一利還是小孩時候,就經曆了席卷全球的經濟大蕭條,家裏的日子更加艱難。隨著侵華日軍在中國戰場無法再取得較大進展和太平洋戰爭的爆發,村裏的年輕人一個接一個離開了村子,被征召入伍。鬆下一利也在16歲時離開了村子,但他沒有當兵,而是去了大阪的一家鋼鐵廠,成了一名產業工人,數年後還成為了廠裏的技術骨幹。
隨著日軍的戰事不利,寶貴的技術工人也逃不過被征召的命運。1944年1月,鬆下一利被強征入伍,編在關東軍鐵道旅團第13聯隊。4月,日軍發起“一號作戰”,鬆下一利所在部隊也奉命南下。在桂林,鬆下一利目睹了日軍飛機對一列滿載難民的火車發起攻擊,火車被炸彈直接命中翻倒,難民們在火海中尖叫奔逃,一些人在空襲中直接喪命,更多的人被恐慌的人群推倒,踩踏而死。這一幕讓剛剛得知和自己一起被征召入伍的弟弟死訊(死於太平洋戰場)的鬆下一利深受觸動。
12月20日,當鬆下一利所部北返經過衡山一帶時,因為害怕遭到國民黨軍襲擊,日軍在夜間急行軍,鬆下一利在行軍中失蹤。由於當晚日軍遭到過中國地方民團的襲擊,日軍方麵認為鬆下一利在襲擊中喪生,遂向鬆下一利家裏寄去了陣亡通知書。
然而鬆下一利並沒有死,他是自己開了小差,主動逃離了日軍。不久後,南嶽抗敵自衛團在一個村莊的廢墟中發現了在此居住的鬆下一利。鬆下一利雖然出生於小漁村,卻也在大阪工作多年,見過世麵,還有著矮個子的狡黠。鬆下一利用著生硬的中文聲稱:自己叫韓義生,是朝鮮人,被日本人強抓入伍。並稱自己對日本人恨之入骨,主動要求加入南嶽抗敵自衛團,一起打日本人。
鬆下一利畢竟是正規軍出身,南嶽抗敵自衛團經過簡單考察後留下了鬆下一利,就這樣他在南嶽自衛團待了好幾個月,日子過得優哉遊哉。鬆下一利的中國話說得越發熟悉,生活習慣也開始像個湖南人,他就準備這樣在中國待下去,就此定居了。
可是,1945年7月,剛參加完湘西會戰的國民黨軍第74軍急需補充兵力,遂在湖南各民團中征兵,曾是日本正規軍的鬆下一利自然逃不過。一開始,鬆下一利依然謊稱自己叫韓義生,並稱在日軍時是汽車兵,遂被編入第51師運輸連。事情很快暴露,人家發現他根本不會開車,於是又被編入第51師152團1營,成了步兵。在第51師,鬆下一利碰到了自己的一個九州老鄉——加藤。1946年5月,第74軍改編為整編第74師,第51師改稱第51旅,鬆下一利不想打仗,他提出要“回”朝鮮去,但國民黨軍沒搭理他。
隨著整編第74師投入華東戰場,鬆下一利跟隨張靈甫連戰淮陰、漣水等地。1947年5月,張靈甫敗亡孟良崮,鬆下一利正是躲在山坳裏的7000人中的一員。因為粟裕的警覺,躲藏著的鬆下一利跟著這7000人一起成了解放軍的俘虜。
鬆下一利還是老辦法,自己叫韓義生,朝鮮人。可讓鬆下一利沒想到的是,解放軍居然告訴他,願意留下就留下,不願意留下可以給他路費讓他走。還告訴他,從華東沒法回朝鮮,可以先想辦法去東北。
鬆下一利不想回國,也不願意當兵打仗,更不可能去虛構的家鄉——朝鮮,可是在華東他什麽人都不認識,沒地方可去。鬆下一利問說給他路費的解放軍幹部,能不能既留在解放軍,也不打仗。讓鬆下一利更沒想到的是,解放軍同意了,安排他去魯南根據地,讓他在後勤種菜。

《衡山文史資料》中關於鬆下一利的記載
幾個月過去了,因為鬆下一利對日軍並沒有好感,家庭貧寒,從小就吃過大苦,幹活任勞任怨,很快,鬆下一利就成了政工幹部眼裏的積極分子。而解放區的生活也深深感染了鬆下一利。1947年底,鬆下一利向解放軍坦白自己並不叫韓義生,也不是朝鮮人,而是日本九州人,名叫鬆下一利,並主動提出去前線作戰,得到了同意,被編入葉飛的華東野戰軍第1縱隊,在第1師(即後來的解放軍第20軍第58師)。此時正好1縱結束了在定陶的休整揮師西向,從此鬆下一利跟隨第58師轉戰大江南北。到渡江戰役的時候,鬆下一利已經是班長了。
三、被俘成為韓軍
1950年11月,鬆下一利跟隨第58師跨過鴨綠江,來到了蓋馬高原。出生於九州的鬆下一利遠比華東子弟兵們更適應高寒氣溫,在殘酷的長津湖戰場上他既沒有中彈倒下,也沒有被凍傷,他很可能還是20軍最後追擊美軍的那100多人之一。
經過休整後,1951年4月,鬆下一利跟隨第58師參加了第五次戰役。5月24日,在向北轉移途中,瘦小的鬆下一利掉隊了,被美軍追及,成了俘虜。
這時,鬆下一利再次展現了他的狡黠,他立即向美軍聲稱,自己不是中國人,而是日本人。同時鬆下一利留了個心眼,交代姓名時告訴美軍的是自己弟弟的名字,而7年前,鬆下一利的弟弟在太平洋戰場被美軍擊斃。
因為鬆下一利的特殊身份,他沒有被送上濟州島戰俘營,而是一直關押在釜山,和親韓的人民軍戰俘關在一起。可是從此之後,美國人就似乎把他忘掉了,而鬆下一利在被俘之時立即聲明身份是想得到釋放,這一幕不是他願意見到的。

鬆下一利和比耶裏的合影
11月下旬,國際紅十字會的比耶裏來到釜山戰俘營,鬆下一利立馬認識到這是一個機會,他給家裏寫了一封信,請求比耶裏幫他傳遞。比耶裏答應了,並把信交給了日本紅十字會。可是日本紅十字會似乎沒能把信交給鬆下一利的父母,反而是國際紅十字會駐日本及韓國首席代表特納親自寫了一封信郵寄給了鬆下一利的父母。1952年1月,鬆下全家得知了長子鬆下一利還活著的消息。
隨後《讀賣新聞》報道了鬆下一利的事,引起一個姓中山的女性眾議員的注意。1月30日,她向日本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提交議案,請求日本政府和“聯合國軍”司令部交涉,將鬆下一利送回國。
事情看起來似乎很順利,三個星期後,外務省向國會提交報告說,已和遣返辦公室取得聯係,必要的調查已完成,向“聯合國軍”司令部提交的請求正在審核中。看起來,鬆下一利就要回家了。
可是,從此之後,鬆下一利的信息突然全部消失。5月27日,日本外相岡崎勝男在回答國會關於是否有日本人在朝鮮戰爭中國一邊參戰時,含糊地說:有傳言說美軍關押了一兩個日本戰俘,我們也試圖證實這一點,但努力沒有成效,而且在戰俘營中也沒有看到日本人。
而在釜山戰俘營,鬆下一利則從統計中消失了,在國際紅十字會的名單上,他雖然還在,可又變成了朝鮮人韓義生。
鬆下一利恐怕沒想到,為了他一個小小的士兵,美國政府居然大動幹戈,不惜讓他從紙麵上消失,也要隱瞞有日本士兵是中國人民誌願軍這件事。可能,關乎美日政府的臉麵吧。
而日本的媒體也不再報道鬆下一利,轉而報道加入美軍被人民軍和誌願軍俘虜的日本人,鬆下一利被徹底遺忘了。
再也沒有人理會鬆下一利,他靜靜地和親韓的人民軍戰俘關在一起,默默無聞。1953年6月18日晚,在李承晚的暗中策劃下,韓軍憲兵偷偷剪開了釜山戰俘營的鐵絲網,在韓國人事先策動下,27000多名戰俘從戰俘營從蜂擁而出,看守的美軍當場開槍,打死39人,打傷100餘人,但未能讓瘋跑的戰俘停下腳步。戰俘營外,韓軍部隊早已等候,立即將這些戰俘拉上車帶走,編入韓軍。在裹挾中,鬆下一利被編入韓軍第1928部隊(軍需部隊)。
就這樣,在日軍、國民黨軍、解放軍中服役,鬆下一利加入了他人生中第4支軍隊——韓軍。
但是韓國人的目的並不在於區區一個士兵,鬆下一利是他們的宣傳工具。
朝鮮戰爭停戰後,一係列的報道出現在了韓國媒體上,並被大洋彼岸的美國媒體轉載。在一篇名為《日本人被迫在朝鮮戰爭中為中國紅軍而戰》的文章號稱引用了韓軍情報部門的報告,說:鬆下一利“說”,二戰結束後,中國軍隊強迫5萬名日本士兵在解放軍中服役,並把20萬日本平民送到蘇聯進行軍事訓練,隨時補充進軍隊。
而韓國的媒體講述的故事則更聳人聽聞。他們稱鬆下一利“說”,不僅有20萬日本平民被中共送到蘇聯接受訓練,絕大多數留在中國的日本女人都被中共送到軍隊妓院裏充當慰安婦。不僅如此,韓國媒體還篡改了鬆下一利的生平,從日軍中逃走、在國民黨軍服役以及在釜山戰俘營的經曆全部被刪掉,改成一直在日軍服役,二戰結束後被新四軍俘虜,從此一直在中共軍隊中服役,直到1953年5月向韓國情報部門叛逃。
後來,美國人寫道:“沒人知道這些話是鬆下自己寫的,還是強迫寫的,或者是韓國人直接編的。”
在連篇累牘的宣傳之後,1954年7月,韓國人終於覺得鬆下一利已經失去了宣傳利用價值,他被允許返回日本。8月3日,當鬆下一利走下返回日本大阪的輪船,麵對蜂擁而至的日本媒體記者,鬆下一利直截了當講述了自己在解放軍中的經曆,和韓國媒體的報道毫無相似之處。鬆下指出,他從沒聽說過,也沒有說過蘇聯訓練日本士兵的事;對記者們很關心的所謂“慰安婦”問題,鬆下一利跟他們說起了解放軍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鬆下一利告訴這些記者,解放軍和中國老百姓之間的關係,可能是全世界最好的軍民關係。至於“慰安婦”,鬆下一利輕蔑地說:對婦女的犯罪,是會被槍斃的。
說完後,鬆下一利和家人以及300個來迎接他的村民返回了自己的家鄉——宮崎縣的小漁村。從此,鬆下一利再也不開口談起自己在戰爭、軍隊中的經曆,一直到幾十年後在家中平靜地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