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家在異鄉(7)
蔣聞銘
(七)
前麵一篇的題目,是開眼看世界,講袁磊到美國開頭兩年的事。 這兩年裏,袁磊所謂的開眼界,更多是中美的日常對照,直接巨大的反差引發的心理震撼。兩年過去,他對美國的社會製度人文環境的了解,實際還是流於表麵,不係統不完整。
袁磊這一代人,所謂的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思想理念,曆史人文,從一開始就被浸泡在毛澤東共產黨精心編織的謊言之中,潛移默化。鄧小平撥亂反正,對毛澤東的曆史謊言做修正,主要針對文革這一段。講美國和西方世界,總體上還是謊話連篇。
不過國門一開,資本主義世界水深火熱這個彌天大謊,就現了原形。緊隨其後的,是方勵之蘇曉康們發起的民主啟蒙。這個啟蒙運動,喚起了袁磊這一代大學生對自由民主的向往。不過自由民主,這些啟蒙者自己,也不過是霧裏看花,一知半解都沒有。宣傳自由民主,論據方法,還停留在想要吃飽飯,必須有民主之類。
這個論據方法,局限明顯,六四後的海外民運,漸趨式微,這個錯誤的論據是主因。事實勝於雄辯,現在的中國,還是共產黨專製獨裁,沒有自由民主,但是大家至少飽飯是有了。所以沒有民主,中國人不可能吃飽飯這個說法是錯的。什麽是對的,連方勵之自己,來美國十幾年後,都沒弄得明白。亞利桑那大學的數學樓和物理樓離得不遠,袁磊到圖桑後,慕名拜訪方先生,跟他聊過兩回,大失所望。
袁磊們來美國前,多多少少知道共產黨講的近代史,充滿了謊言,但是對這個謊言的深度和廣度,還是嚴重缺少認識。照共產黨的說法,日本人是共產黨打敗的;內戰是美國全力支持的蔣介石失敗;朝鮮戰爭是美國發動的,結果又是誌願軍勝利;越南戰爭,更是越共打敗了美國。袁磊上大學後,年輕人對戰爭,受宏大敘事的感染,頗有些浪漫主義,英雄崇拜的情結。美國自然是軍事強國,但是這個強國,還真不怎麽樣,老是打敗仗。為什麽老美總打敗仗?共產黨給的說法,是美國人生活好,過上了好日子的人,會格外怕死,所以美國兵貪生怕死打仗不行。
九一年是近代世界,二十世紀後一半最熱鬧也是最關鍵的一年,開頭是第一次海灣戰爭,結尾是蘇聯崩潰。這兩件,當時看著,比六四更具戲劇性,更令人震撼。就說這個海灣戰爭,切切實實讓袁磊見識了美國軍隊的神采。更重要的,是這個事讓袁磊徹底明白了,前麵從共產黨那裏得來的近代史,美國怎樣怎樣,一句都信不得,所有的曆史人文,都得重新學。
接下來的袁磊,就不再是球迷,也不再有興趣追看電視連續劇追讀科幻小說,而是轉讀英文原著。不是小說文學,而是正經的曆史人文。當然袁磊的立身之本是數學,回歸數學研究,說得上是刻苦努力,全神貫注。做學問累了,就讀曆史人文換腦子,算休息。這個事透著些古怪。他做數學寫論文,會累,但是讀曆史人文,輕鬆不累。
袁磊在南京大學的時候,對中國古典文學,下過些功夫,西方哲學,讀過羅素的《西方哲學史》中譯本的第一部分。讀這本書,是因為研究生同宿舍,有過一位學哲學的黎姓同學。那個時候袁磊們是真實看不上文科生,不時笑話黎同學,說哲學是什麽鬼學問,有什麽好研究的。黎同學掛不住,說我這裏有一本《西方哲學史》,你們誰拿去讀,一學期內,看能不能把第一部分讀明白了。袁磊說我來,讀了一學期,不能說全不明白,但也不是全明白,融會貫通談不上。這位黎同學,後來是南大哲學所的所長,算是袁磊的哲學啟蒙老師。
決定讀正經書,就去了書店。讀近代曆史讀戰爭,從二戰開始,買來了《第三帝國的興亡》(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 同時在不遠處,看到了羅素的《西方哲學史》(The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這個時候袁磊的英文閱讀能力,已經不再是吳下阿蒙,先讀西方哲學史,打開書,驚豔出奇的好文采。這本書後來成了袁磊的最愛,來來回回讀,讀散了再買新的,到現在還是床頭一本,書房裏一本。《第三帝國的興亡》,磚頭厚的一本書,讀了才知道什麽是曆史書。讀書看兩邊,讀完《第三帝國的興亡》,接著讀古德裏安的《坦克指揮官》(Panzer Leader)和曼斯坦因的《失去了的勝利》(Lost Victories), 希特勒的《我的奮鬥》(Mein Kampf)。起了頭,後麵就沒完沒了,好書讀不完。
九一年年尾蘇聯崩潰。這個事對世界是好事,對袁磊們是大災難。袁磊這樣的中國留學生,後麵好幾年,在美國艱難困苦,都是蘇聯崩潰惹的禍。六四綠卡九二年就有了,留在美國不是問題,問題是飯碗。蘇聯總體不行,不然不會崩潰,但是蘇聯的數學行,不但行,而且比美國強。 就說袁磊的專業動力係統,蘇聯比美國,領先二十年。
中國留學生來美國的浪潮,被嚇到的,是美國學生。下麵幾年,俄國人湧來了,被嚇到的,是美國教授。一個博士後的位置,會有不少水平聲望高過辛辛那提副教授的俄國人來搶。學數學的中國留學生,全體被迫放棄本業,去公司上班。對這些留學生,從大學開始的努力,為安身立命花去的十年苦功,一下子都打了水漂,徘徊痛苦,無可言喻。
不過也有些像袁磊這樣的,自以為有些天分成就,一根筋死活不願放棄,結果就是自己在自己麵前,砌了一道陡坡。人生原本就是荷重負,爬陡坡。袁磊出國,逃出生天,是他人生的第一道坡,下麵安身立命找工作,是第二道。艱難是類似的艱難。不同的,是這一回從頭到尾,有惠英支持支撐,結局很是圓滿。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見證了蘇聯崩潰,袁磊們當時全都興奮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