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印本是如何印刷的

影印本一般用於複製已有的書,所以底本就是現有的書。

影印技術和木板、鉛板印刷不同。後兩者是凸版印刷技術,和蓋章一樣,靠版上突出部分沾上油墨,轉印到紙上。影印是平板印刷。印板是平麵,上麵有一層親水拒油的膜。需要蘸墨的地方用特別的親油的材料。

最早的平板印刷應該是石印。用一塊很平的石板作為底板,先塗拒油膜,然後寫或者畫上親油的材料。用照相方法形成親油膜就是影印。現代一般用紙基材料作為底板,預製上親水膜。小批量影印就用類似於複印的方法製版,用類似於複印的墨粉作為沾油墨的材料。

影印又叫膠印,影印版上的油墨先沾到一個橡膠輥上,再轉移到紙上。這樣可以保護版,也可以讓印件的油墨更平順。印版的圖文是正像的,膠輥實現一次鏡像,再印到紙上又一次鏡像。

所有跟帖: 

是不是就是把字當畫印? -rmny- 給 rmn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22/2025 postreply 12:03:42

感謝盜版影印,各種英語課本什麽的省了不少錢 -rmny- 給 rmn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22/2025 postreply 12:05:08

大學一門專業課用的是美國教材但學習委員買來的都是光華出版社的影印本 -rmny- 給 rmn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22/2025 postreply 12:10:38

以前人民日報是否也是用飛機快速送一份到各地然後各地再影印發行? -rmny- 給 rmn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22/2025 postreply 12:24:54

人民日報原來是飛機送紙型到各地 -nnndayd- 給 nnndayd 發送悄悄話 (772 bytes) () 10/22/2025 postreply 13:16:18

以前大參考一天發行兩次,那是否隻有北京才有意義,運到外地反正都隔天何必要兩次 -rmny- 給 rmn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22/2025 postreply 14:02:40

主要是對前門毛有意義。外地的是一天兩本打成一個卷,用機要渠道空運到各地。 -nnndayd- 給 nnndayd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22/2025 postreply 14:29:32

那時一本的厚度相當於紅旗雜誌,兩本訂在一起太厚了。 -nnndayd- 給 nnndayd 發送悄悄話 (165 bytes) () 10/22/2025 postreply 14:32:42

據說還有比參考資料更高的參考雜誌叫共運資料 -rmny- 給 rmn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22/2025 postreply 14:51:20

社會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的區別。後來國際共運停刊了 -nnndayd- 給 nnndayd 發送悄悄話 (63 bytes) () 10/22/2025 postreply 15:24:03

以前中國許多外文書都是陰影的,屬於政府行為,節省了不少外匯。 -競選- 給 競選 發送悄悄話 競選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2/2025 postreply 12:28:51

加入伯爾尼公約後不發行了但已經被大學圖書館買來的那些盜版書還借出麽? -rmny- 給 rmn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22/2025 postreply 12:46:29

應該也沒多少實用價值了。 -nnndayd- 給 nnndayd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22/2025 postreply 14:27:24

也有,比如一個學生想讀阿加莎克裏斯蒂的尼羅河謀殺案 -rmny- 給 rmn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22/2025 postreply 14:46:57

估計都沒下架。不過現在電子版很容易找。 -nnndayd- 給 nnndayd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22/2025 postreply 15:18:08

學部外文所的資料庫一直購入世界各地著名期刊和各類文學作品。70年代中期曾讀過油印奧德賽檔案一書的中文翻譯內部交流版。 -TwinTurbo- 給 TwinTurbo 發送悄悄話 TwinTurbo 的博客首頁 (144 bytes) () 10/22/2025 postreply 15:49:19

記得那時候訂了好幾份雜誌。 -chufang- 給 chufang 發送悄悄話 chufa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2/2025 postreply 18:48:5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