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Mills 場沒有獲獎是因為沒有實驗來支持。Chatgpt的回答應該更可信。但第一次獲獎有吳健雄實驗支持

回答: 楊教授二三事白鏡天2025-10-18 12:41:53

. 1956 年夏:理論提出

  • 1956 年 6 月,楊振寧和李政道在哥倫比亞大學反複討論,提出了一個驚人的假設:
    弱相互作用可能不遵守宇稱守恒(Parity Conservation)。

  • 當時整個物理界都相信宇稱守恒是“基本定律”,沒人懷疑過。

  • 他們寫成論文:
    “Question of Parity Conservation in Weak Interactions”,發表於 1956 年 10 月。


2. 1957 年 1 月:吳健雄實驗驗證

  • 他們立刻找到了頂尖實驗物理學家吳健雄。

  • 吳健雄與美國國家標準局團隊一起,在 1956 年底設計了著名的鈷-60 β 衰變實驗。

  • 1957 年 1 月初,實驗結果正式確認:
    弱相互作用中宇稱確實不守恒
    這推翻了當時被奉為真理的“宇稱守恒定律”。

這場實驗被認為是20 世紀物理史上的分水嶺


3. 1957 年 11 月:諾貝爾獎頒發

  • 理論(1956年10月) → 實驗驗證(1957年1月) → 頒獎(1957年11月)
    隻花了 13 個月

  • 這幾乎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史上最快的一次理論 → 實驗 → 頒獎
    因為這個發現的衝擊太大,瑞典皇家科學院的評審幾乎沒有爭議。

頒獎給了楊振寧和李政道,
吳健雄因為當時諾獎物理學獎隻頒給“理論/實驗發現者”,且實驗被認為是“驗證”性質,因此沒有同時獲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