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一個朋友跟我講他去蘇州時看了一個有關過去科舉製度的博物館,裏頭竟然把考場解說成納粹猶太人集中營,四周有崗樓而一大片空

本帖於 2025-10-17 16:48:34 時間, 由普通用戶 明初 編輯

博物館解說封建時代科舉製度,並有一個應試考場模型,猶如建築師才會搞的那種,還帶著地形。但看著竟然和納粹猶太人集中營沒啥兩樣,四周有崗樓,就差沒按上探照燈和機關槍了。考場就建在集中營中央的多所平房內,而周遭一大片空地種滿刺人的荊棘,說是防考生夜黑潛逃而“槍手”(網絡用語,意為代考人)潛入替代應試。

封建時代形法嚴酷而讀書人,也最講究坦坦之君子風範但如此這般應試環境,不怕有辱君子之風甚至事發身敗名裂?

難道那個時候也真的猶如當代網絡宣稱的那樣,高考能心安理得地找別人替代應試?

根據博物館的如此解說考場猶如集中營,顯然找人代考不下少數,不然不會如此規模地嚴加防範。姑且我們接受集中營這個解說並有大批具有中舉能力代考應試的槍手,那我們是否會不太能理解為何大批槍手不自己報名前往應試卻甘願替人代考賺些碎銀?要知道封建時代讀書中舉,那可是做官發財的必由之路啊。。。。。。

一個官方博物館,竟然如此解說科舉,牛皮是否吹得不把學術、科學以及來訪者當回事兒了吧?

急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