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勿忘犧牲在台灣的紅色特工
---- 後沙月光
1894年8月,吳石出生在福建福州閩縣。
1916年,就讀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
1926年,任北伐軍總參謀部作戰科科長,白崇禧為代理總參謀長。
1929年,赴日本陸軍大學留學,以第一名成績畢業。
回國後在陸軍大學任教。“九一八事變”之後,吳石就認為中國與日本爆發全麵戰爭隻是時間問題。
1934年,他花了三年時間完成了《日軍作戰之判斷》一書,與日本國內動員和軍備信息,合編為參謀二室藍皮書。
雖然李宗仁、白崇禧很重視吳石的專業著作,但蔣介石並沒有重用吳石。因為他一不是黃埔係,二不是浙江人,跟桂係、粵係走得近。
抗戰時期,1940年,白崇禧推薦吳石任第四戰區參謀長、軍政部主任,戰區司令長官為張發奎。
為鞏固東南亞陣線,張發奎決定與“越盟”(越南民族解放同盟會)聯手打擊日軍。
1942年8月13日,“越盟”領袖胡誌明被廣西保安團在靖西逮捕。
隻有張發奎和吳石知道胡誌明的真實身份,為了營救胡誌明,吳石下令將胡誌明從柳州監獄轉到軍人監獄“審訊”,然後將他釋放。
胡誌明回到越南後,領導“越盟”遊擊隊打有聲有色,減輕了入侵北越的日軍對第四戰區的壓力。
1944年4月16日,吳石巡視中越邊境,準備派兵入越。
但就在第二天,日軍發動“一號作戰”,湯恩伯大軍在河南潰敗,然後長沙陷落,衡陽頂了47天,日軍一路打到桂林。
吳石對蔣介石和國民黨軍隊極度失望,他的思想產生了重大變化。
1945年,國民黨還都南京,白崇禧推薦吳石出任“史政局” 中將局長。蔣介石召見吳石,要他編撰一係列關於國軍抗戰輝煌戰績的書籍。
但因為“史政局”是白崇禧的地盤,陳誠就砍掉了編書預算的一大半。
夾在兩位大佬中間的吳石非常為難,工作無法完成,情緒低落。
1946年5月,一位中共地下黨員來到了南京。
他叫吳仲禧(保定軍校第三期),抗戰時期擔任第四戰區軍法負責人,是吳石的同鄉、同學和同事。
吳仲禧被分配到軍事參議院,無所事事,就住在吳石家中。在觀察一段時間後,他向吳石亮明身份,吳石決定棄暗投明。
1948年6月,淮海戰役前夕,為了幫助吳仲禧獲得重要情報,吳石向“剿總”參謀長李樹正寫信,請他“好好招待自己的朋友”。
這樣,吳仲禧有機會進入機要室接觸國民黨軍隊東起海州,西到商丘的軍事部署地圖。
除了協助吳仲禧,吳石自己還獲得了長江江防兵力部署圖和京滬杭軍事部署圖,並交給了中共華東局。
國民黨監察院後來在關於“密使一號案”(吳石案)的報告中寫道:
“對中共取得徐蚌會戰(淮海戰役)的勝利起到了關鍵作用。”
這從側麵說明,吳石將軍為解放戰爭立下了多麽偉大的功勳。
因為國民黨重大軍事計劃製定後,都要交“史政局”備案。所以,吳石作為史政局”中將局長可以接觸到絕密軍事計劃。
1948年年底,吳石與林遵秘密接觸,兩人用福州方言交流,吳石用“上中下”三策說服林遵率艦隊起義,這些軍艦成為了中國人民海軍最初一批家當。
吳石利用他兼任的福州綏靖公署副主任身份建議將檔案送到福州,如果戰事有利,檔案可送回南京,如果戰事不利,可送往台灣。
蔣介石批準了這個“兩全之策”。國民黨兵敗如山倒後,吳石便將100多箱次要檔案慢慢送往台灣。
而最重要的298箱檔案則留在了福建省研究院,這些檔案為解放軍後來的剿匪、平叛、抓特務行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幫助。
此時,吳石已經可以歸隊,但他請吳仲禧轉告組織:“我為國家和人民做的事太少,既然還有機會為解放台灣出一份力,個人風險又算得了什麽呢?”
由於吳石原先的秘密交通員犧牲,朱楓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接受了組織任務。1949年11月27日,她從香港飛往台灣,一周後與吳石建立聯係,組成了“東海情報小組”。
朱楓,1905年12月出生於浙江寧波鎮海。先後在武漢、上饒、桂林、重慶、上海從事地下工作,1948年,奉調香港。
她到台灣除了要聯係吳石,還要聯係中共台灣工委書記蔡孝乾。
朱楓化名陳太與吳石見麵6次,取得了台灣與金馬地區的布防情報。
然後,朱楓在吳石的幫助下,搭乘空軍飛機飛到舟山。
但就在她準備去上海時,1950年2月18日(大年初二),被趕來的國民黨特務逮捕。
朱楓在牢中吞金自殺,負責抓她回台灣的保密局特勤組上校組長穀正文要醫生將她全力救回。
朱楓暴露的原因是蔡孝乾叛變。
蔡孝乾,1908年出生於台灣省彰化縣,年輕時到福建參加革命,是老黨員。1932年在漳州跟隨紅軍長征,他也是唯一一位參加過長征的台灣省幹部。
1946年初,蔡孝乾離開延安到達上海,與蘇州人馬慧玲結婚。7月,蔡孝乾同馬慧玲、小姨子馬雯娟一起赴台。
1949年4月,由於馬慧玲參加過學生運動,有暴露風險,蔡孝乾安排台工委交通員護送她返回大陸。
這樣蔡孝乾就跟年僅16歲的小姨子馬雯娟公開同居(兄妹相稱),住在台北市泉州街古亭區20巷16號,他還送馬雯娟去讀中學。
據穀正文晚年的回憶文章,保密局是從1949年8月爆發的《光明報》(革命刊物)事件一路查到蔡孝乾。
穀正文稱蔡孝乾雖身居高位,但無誌無用、生活奢靡,頻頻穿西裝、吃牛排、上劇院,姘居妻妹馬雯娟。
當《光明報》一案快要追查到他的時候,1950年1月29日深夜,本應轉移的他,居然偷偷回家,想把小姨子帶走,結果被蹲守的特務抓捕。
2月6日夜,蔡孝乾就出賣了朱楓。
穀正文稱,他在蔡孝乾的筆記本看到了“吳次長”三字。
但軍情頭子回憶文章未必真實,蔡孝乾怎麽可能蠢到在筆記本寫“吳次長”,他應當是推測到朱楓聯係人是國防部要人,告訴了保密局的。
1950年2月27日晚12點,軍警包圍了新生南路的吳石家宅,吳石撥通了“參謀總長”周至柔電話,但對方不接電話。
吳石心知自己暴露,決心犧牲,不與國民黨做任何交易。
3月1日,蔣介石下令將吳石正式逮捕,朱楓被押回台灣。
接著,吳石夫人王碧奎、“聯勤總部第四兵站總監”陳寶倉中將(配合吳石工作)和吳石副官聶曦上校(掩護吳石)也被逮捕。
聶曦烈士臨刑前,表情坦然,麵露微笑。台媒稱“聶曦形象英武,大義凜然,死前毫無懼色。”憲兵對他連開了七槍。
1950年6月10日下午4時,台北馬場町刑場。
四位不降不供的烈士犧牲在了國民黨的槍口之下。
據香港報刊當時報道,在台紅色特工及牽連者有500多人被殺,監禁不計其數。
蔡孝乾則更加賣力地出賣同誌,之後有400多名地下黨員、近百名群眾、各級組織135個因他被捕,間接因他被捕的人數無法統計。
吳石將軍副官王正均(情報傳遞員)1950年8月10日犧牲。
中共台灣省工委武裝部長兼組織部長張誌忠,被捕後,“未供一事,未供一人”,慷慨就義。
汪聲和,國民黨民航局電台台長,地下黨員,同年犧牲。
台工委幹部的羅天賀被殺害前,凜然一笑。
。。。。。。。
島內掀起了長達十多年的腥風血雨,白色恐怖無處不在,我黨地下組織幾乎被完全摧毀。
叛徒蔡孝乾被蔣介石親自批示為“情報局大陸研究室”少將副主任,後升中將。
由於害怕被我方鋤奸,他的住家為獨門獨院,有憲兵看守,有狼狗,有鐵絲網,有高牆,出門要報批。
國民黨也不信任他,一輩子就跟坐牢一樣。
蔡孝乾死前由於害怕全家被追殺,就讓子女更改身份和姓名,隱居在台灣某地,從不見光。
2011年7月12日,在與馬英九當局協調後,朱楓(朱諶之)同誌終於回家。
今年6月10日,紀念隱蔽戰線烈士吳石、朱楓、陳寶倉、聶曦犧牲75周年活動在北京西山無名英雄廣場隆重舉行。
“驚濤拍孤島,碧波映天曉。虎穴藏忠魂,曙光迎來早”。
將來,我們一定要在台灣光明正大地祭奠英靈,立一座巍峨的英雄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