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毛澤東來紹興東湖農場視察!

本帖於 2025-10-01 09:10:19 時間, 由普通用戶 chufang 編輯
回答: 慶豐包子鋪?慶豐茶館?supercs882025-09-30 21:58:46

 

近期,柯橋區東湖農場正在籌建陳列館,陳列館主題是毛澤東來東湖農場。記者在剛剛裝修好的陳列館內看到,這裏保存著兩張珍貴的老照片,一張是毛主席在東湖景區內喝茶的情景,另一張是毛主席在察看農場麥田長勢情況,照片上的毛主席麵帶微笑,展現了一代偉人的風采。

“這兩張照片攝於1954年,當時,毛主席來到我們農場考察糧食生產。這是我們毛主席來東湖農場陳列館的鎮館之寶。”說起這兩張老照片的來曆,東湖農場經理方建國眼中充滿了崇敬之情。

這張67年前的老照片,曆經滄桑的底色裏,到底蘊含著怎樣的紅色感人故事?偉人的到來,對東湖農場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毛澤東兩次

來東湖農場視察

這是一段被珍藏了60年的珍貴記憶。

1954年和1960年,一代偉人毛澤東曾先後兩次來柯橋區東湖農場視察工作。

1998年編撰的《東湖農場場史》記載:1954年3月中旬,毛澤東主席在省委書記譚啟龍的陪同下,視察東湖農場。

《黨史縱覽》一書記錄了毛主席這次的東湖之行:1954年3月初的一次匯報中,毛澤東得知紹興東湖農場通過科學種田,使當年的“放鴨畈”變成浙江有名的高產樣板田,十分興奮,當即向浙江省委書記譚啟龍表示要親自去看看。

“天空中飄著毛毛細雨,毛澤東冒雨走在田埂上,一麵細心察看,一麵向農場負責人詢問情況。隨後,遊覽了東湖風景區。看到前麵有家小茶館,毛澤東走了進去。在八仙桌旁,毛澤東談起了紹興的曆史和名人:紹興是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地方,也是中國當代文豪魯迅先生的家鄉。魯迅生前有兩句名言,一句是‘橫眉冷對千夫指’,另一句是‘俯首甘為孺子牛’。我們共產黨人就是要有這種為人民甘做牛馬的精神。”

軍隊作家徐誌耕是參與寫作《中國出了個毛澤東》叢書的作者之一,采訪過毛澤東身邊的工作人員,他寫了發生在毛澤東視察東湖農場後的一件事。“離開紹興時,當地領導在列車上悄悄裝了一些紹興老酒,但大家不知道。直到回北京才發現,於是大家就分了一些。1964年毛澤東主持了中南海小整風,私自分紹興黃酒的事作為整風內容之一,大家便掏錢補買,還作了自我批評。”

偉人的風範令人動容。

1988年出版的《東湖農場場史》記載,1960年3月15日,毛澤東再次來東湖農場,因為天下雨,毛主席沒有下車,陪同的柯慶施、江華等一行視察了東湖農場的春花作物和畜牧場圓形豬舍。

“當時我27歲,已經在農場工作7年了,1960年3月的一天,我和另外兩位農場職工被派往距農場一路之隔的火車軌道口維護秩序,聽說是毛主席來了,我們都分外認真,不敢出一絲紕漏。”在農場邊的一幢普通民居裏,記者輾轉找到了毛主席第二次來東湖的目擊者和見證者、今年87歲的東湖農場退休職工沈國炎。“毛主席坐的專列一共隻有一個火車頭和一節車廂,當時天下雨,毛主席沒有下車,鐵路邊上有不少圍觀的群眾。”沈國炎動容地說,毛主席到東湖農場來,這是農場的光榮,也是全體職工的光榮,他能參加維護秩序工作,是他一生的榮光。

偉人的到來

激勵了一代代農場人

在許多東湖農場的幹部職工的心中,毛主席的到來,是對他們莫大的鞭策和鼓舞,這種美好的記憶,將會伴隨他們的一生。

王寶榮,曾擔任東湖農場副場長職務,如今71歲的他已退休在家安享晚年,也許是常年勞動鍛煉的結果,這位七旬老人臉色紅潤,說起話來依然中氣十足。他說,雖然沒有親眼見到毛主席來農場,但是毛主席的到來,成為了幾代農場幹部職工心中的驕傲。王老告訴記者,毛主席來農場後,全農場種好糧的信心更足了,“敲冰撚河泥,冒雪掃垃圾”成為當年農場人工作狀態的寫照,為了除草,連田塍三個麵上的草都被削得光光的,削草用的麥銑也磨到隻剩下兩寸長。“七十年代末期,我們農場的玉米高產試驗田產量達到了1200斤,水稻兩季的產量達到1160斤,這在當時,已經是國內的最高畝產了,這與毛主席對東湖農場的關心關係很深。”

東湖農場相關負責人說,毛澤東兩次到東湖農場,它所產生的影響不可估量,它必將激勵著農場的幹部職工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精神,把農場建設得更美好。

建設紅色教育基地

“老”農場再邁“新”征程

“希望東湖農場建一座毛主席來東湖農場的陳列館,展示紅色文物,讓年輕一代受到紅色教育,激發愛國熱情。”許多市民和東湖農場員工建議。

記者從東湖農場了解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到來之際,東湖農場正在籌建毛澤東來東湖農場的主題陳列館,並且已經完成了展館的裝修。記者在陳列館內看到,陳列館主基調素雅,東湖農場負責人介紹,整個展館占地170平方米,除了陳列偉人來農場的珍貴照片外,還將展示當時的媒體報道、農場的農作用具及當時開展水稻原種培育的材料和農場編著的小冊子等實物資料,同時,東湖農場還計劃到上海曆史博物館,尋找一段毛澤東在東湖農場的珍貴視頻資料,並在大屏幕上播放。聽到東湖農場建立陳列館的消息,許多市民紛紛為陳列館捐贈了照片、實物。軍隊作家徐誌耕表示,建館意義深遠,他將向陳列館捐贈《中國出了個毛澤東》叢書。陳列館計劃在今年向全社會開放。

東湖農場相關負責人介紹,農場當前正抓住創建省級示範性國有農場的契機,力爭把東湖農場建設成傳統農業示範基地、都市農業體驗基地、中小學生勞動實踐基地和黨員幹部作風教育基地。“毛主席的老照片是珍貴的紅色文物,它標記著一段黨史故事,凝結著一種革命精神,它是農場擁有的一筆無價精神財富,我們東湖農場有責任把它世世代代傳承下去”。東湖農場副經理李鋒說。

 

 

來源:柯橋日報

編輯:賈珣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