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的張勳複辟,黎元洪有很大的責任,如果不是他執意要招張勳進京調停,張勳也沒有這個借口出來複辟,甚至,張勳到了天津,黎元洪發現他是帶兵來的,急電他不要帶兵進京,張勳不聽,也就罷了,最不堪的是,張勳讓他解散國會,他明知道他沒有這個權限,居然也答應了。盡管,跟段祺瑞鬧翻之後,各省督軍紛紛鬧獨立,安徽的倪嗣衝在天津成立了一個參謀處,擺出一副要打北京的架勢,實在嚇得他不輕,已經昏了頭了。但是一連串的糗事,還是讓他自食惡果。
隻是,張勳宣布複辟之後,黎元洪並沒有跑,也沒有屈服,整個北京,都掛了龍旗,但唯有總統府還掛著五色旗。張勳畢竟是晚清過來的舊人,不好意思派人進總統府抓人。於是,此時擔任清廢帝溥儀師傅的梁鼎芬,由於當年在張之洞麾下時,跟黎元洪是舊交,自我感覺,倆人交情還不錯,所以,主動要求進總統府,勸說黎元洪歸順。此時,張勳已經給了黎元洪一個公爵的頭銜。而街談巷議,都說黎元洪已經從了,但由於總統府的電話已經被切斷,黎元洪就是想辟謠都沒辦法。
梁鼎芬到了總統府,說明了來意。哪知道黎元洪說,先生若是以老朋友的身份來跟我話舊,我是歡迎的,但是,若因複辟而來,就不一樣了。我是民國大總統,由於統馭無方,致使叛逆背叛民國,我當為民國盡忠,你呢,是清朝的大臣,也該為清朝盡節,這樣吧,我們一起死吧?梁鼎芬聞言,一句話說不出來,隻好灰溜溜地走了。
然後,他發布了兩道命令,一是請在南京的副總統馮國璋代行大總統職責,二是任命段祺瑞為民國總理,帶兵討逆。找人來到日本使館,請日本使館代發。同時,派人把大總統的大印,帶到了南京,交給了馮國璋。做完這些事兒,他就離開了總統府,躲進了日本使館。
其實,就算他不走,張勳料想也不會把他怎麽樣。人嘛,都還是怕死的,自己不怕,周圍人也會怕的。所以,辦完最後想辦的事兒,他也就沒有堅持,還是走了。
總的來說,黎元洪雖然做錯了一串的事兒,最後還是守住了操守。最後沒有當人所不恥的慫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