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看世界(10)

開眼看世界(10)

蔣聞銘

 

(十)

八十年代留美的學者學生,不該放在一起說。學者是訪問學者,是公派,中年人居多。訪問學者拿的是J簽證,訪問結束後必須回國。他們在美國的生活費,一般是國內的派出單位給,隻有助教資助的一半不到。大多數訪問學者,缺少打零工需要的起碼的語言能力。這些人是最儉省的一群,特別是短期半年的訪問學者。回去要買的幾大件,電視冰箱微波爐,都必須從嘴裏省。

人以群分,袁磊當年,和訪問學者沒有很多近距離的交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國內報紙新聞裏時不時冒出來的放棄國外高薪,回去報效祖國的,全都是不得不回國的訪問學者。八十年代的留學生,學成後利用中美之間的不對稱,兩邊跑得好處,是後來的事。真正有成就的,放棄美國的身份工作回國,是在中國搞千人計劃長江學者之後。田剛施一公饒毅放棄在美國的身份工作,是為了選中科院的院士。

留學生這一群,又分有資助和沒資助的。沒資助打工是必須。有資助的也打工,但不是必須。後麵這一類,打零工是努力多掙錢,為萬一將來不能留美國,不得不回國留後手。這兩類留學生,結局大致一樣。畢了業起碼有碩士學位,又有綠卡,陸陸續續找工作上班,後麵都是活得有滋有味的美國中產。掙錢多一點少一點,也就是上中產和一般中產的分別,大家大差不差。歸根到底還是中國人,攀比心好勝心,自己比完了比孩子,美國就又多了一群虎爹虎媽。

接著說袁磊的一件也算打零工的事。他到美國的第三年跟惠英結婚,第四年有了兒子,單靠二人助教的工資,手頭就有些緊。袁磊於是找關係弄了一份額外的工作。辛辛那提大學是公立,學生入學來者不能拒。不過基礎特別差的學生,大學程度的課真的沒法教。學校就辦了一個預備學院,數學從初中開始教。這樣的課,沒有教授開就招臨時工。袁磊有位師兄,在那裏負責招教數學這一塊的臨時工,袁磊和惠英找到他,一人得了一門課教,手頭寬裕了不少。

這些美國學生,基礎差到什麽程度呢?袁磊教初中代數,上來問他們,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是多少,一小半回答是五分之二。隻得花十分鍾,講分數加減。講了還是有人聽不明白,袁磊說你下了課再來問。下了課真來問。解釋半天聽明白了,臨走,說你這個辦法聽起來有道理,但是搞得太複雜。我還是更喜歡分子加分子,分母加分母。期中考完了,還是這一位,說老師你真要求我會做題呀。袁磊說不然呢?他說我小學中學一路過來,在課上隻要不搗亂,就是好學生,就是 A。不想到了你這裏,真要學。

另一件與學生有關的事,好多年後,發生在 UCLA。袁磊去 UCLA 做博士後,和陶哲軒(Terrence Tao)是同一年同樣的位置。開學係主任召集新人開會,大家做自我介紹,你叫什麽,專長是什麽,導師是誰,在哪裏得的博士學位。一圈下來,都是名校名師,到了袁磊,自報家門,辛辛那提大學的博士,陶哲軒跟了一句,問University of What(什麽學校)?搞得袁磊不得不重複一遍辛辛那提,當時很有些下不來。心說辛辛那提,數學係是不行,但是辛辛那提大學的籃球隊無人不知,難道你也白癡沒聽過?數學家裏,袁磊最不喜歡這個陶哲軒,為什麽呢?羨慕嫉妒恨。

不過現在要說的這個事,跟陶哲軒無關。UCLA 自然都是好學生。有一天答疑時間,袁磊跟一個學生閑聊天。他說我剛從伯克利轉過來。這裏的數學係,周圍的教授,看起來蠻正常。袁磊問伯克利怎麽了?他說進了伯克利的數學樓,感覺是進了神經病院。周圍的人,都在一邊神遊,一邊跟自己嘟嘟喃喃,沒一個正常。可憐美國的頂級數學家們,在普通人眼裏,是這麽個德行。

 

 

 

 

所有跟帖: 

美國教授確實是一類“特殊人群”,不過也有圓滑的。 -最接近太陽的人- 給 最接近太陽的人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2/2025 postreply 11:27:26

如果國家公派訪問學者給的錢是保證這些人有基本生活費知道這些人還能攢下來買幾大件是否就應該減少資助? -rmny- 給 rmn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2/2025 postreply 11:28:42

或者實報實銷算了 -rmny- 給 rmn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2/2025 postreply 11:29:24

明顯短視了,如果把錢用在其它地方,肯定會得到更多的回報。 -最接近太陽的人- 給 最接近太陽的人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2/2025 postreply 11:35:14

你是說這些訪問學者不該買大件麽?沒辦法那時大家沒想那麽多一輩子能有幾大件就不錯了,出國能提前置齊 -rmny- 給 rmn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2/2025 postreply 12:43:34

八十年代國家給訪問學者380-400塊一個月, 打工者烏泱烏泱的,除非學校地點實在偏僻,就那也有以打理院子代替房租的 -華府采菊人- 給 華府采菊人 發送悄悄話 華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頁 (240 bytes) () 09/12/2025 postreply 13:26:02

這些同胞我接觸少,不太了解。不過在我們那裏有天天隻吃麵包到胃出血的。 -蔣聞銘- 給 蔣聞銘 發送悄悄話 蔣聞銘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2/2025 postreply 14:26:32

很難吧, 訪問學者中年歲較大的,天天啃窩窩頭的日子都不在話下,麵包總比窩窩頭強,就著牛奶也比喝一口白開水好得多啊 -華府采菊人- 給 華府采菊人 發送悄悄話 華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2/2025 postreply 14:48:19

超市裏最便宜,一毛九一捅的白麵包。 -蔣聞銘- 給 蔣聞銘 發送悄悄話 蔣聞銘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2/2025 postreply 14:55:53

那個時候一加倫牛奶,一刀出頭一點點。30罐一裝的可樂大拍賣,好像也是一刀九毛九的樣子(最差汽油一加侖1刀不到的時代) -明初- 給 明初 發送悄悄話 明初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2/2025 postreply 14:56:34

紐約有些訪問學者,買一包雞腿一棵黃芽白菜,每天燉一鍋,再煮一鍋米飯,早上幾片麵包一杯牛奶,一根香蕉或一個桔子 -華府采菊人- 給 華府采菊人 發送悄悄話 華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頁 (463 bytes) () 09/12/2025 postreply 15:15:18

我認識的一位,菜就是:一包雞一包土豆吃一周! -tomcat801- 給 tomcat80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2/2025 postreply 15:44:31

九十年代初,我在舊金山灣區的 -ireadwrite- 給 ireadwrite 發送悄悄話 (1063 bytes) () 09/12/2025 postreply 14:52:41

見過訪問學者, 基本沒到該去的學校,接待他的該大學的教授, 說明我沒給你錢,你可以不來 -華府采菊人- 給 華府采菊人 發送悄悄話 華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2/2025 postreply 15:18:26

蔣老師上一篇說道,給我們這些“中留”,也給自己留點麵子,哈哈 -coach1960- 給 coach1960 發送悄悄話 coach1960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2/2025 postreply 18:50:28

那時候吃雞都吃出了雞屎味兒。 -drinkplay- 給 drinkpla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2/2025 postreply 15:29:36

另一種說法是“吃得腦門上長雞眼了”! -華府采菊人- 給 華府采菊人 發送悄悄話 華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3/2025 postreply 08:17:3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