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不是中原本土起源的,其實是起源於草原民族,然後由於早期獲得青銅和馬車技術的草原民族征服了中原農耕民族,把這個概念帶到中原。其實漢語是草原語言跟百越語言混合的結果。早期中原農夫很可能說的語言跟百越語言(今天的南島語言)相近。現在分子人類學也支持這一假說。中國人的多數屬於y 染色體分類中的O係,跟東南亞及太平洋南島語係的島民接近。但中國人中有一部分屬於N, Q和C北支的,這些類型可能是黃帝或其他草原部族的類型,帶這些基因類型的人很可能征服了中原農夫,他們的語言成為優勢語言,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他們人數的劣勢,阻止不了兩種語言之間的混合,結果形成了早期漢語。
其實黃帝就是匈奴。獯鬻,獫狁,葷粥,軒轅,等名稱,可能都對應於Hun,漢人把人家叫做匈奴。其實人家一直自稱Hun。黃帝其實也是自稱Hun,後來被美化成軒轅。包括春秋戰國時建立中山國的鮮虞,都是同一個名字,就是Hun。這就是為什麽中山國的國君是姬姓。人家並沒有冒姓,人家祖上本來就和黃帝是一家,都姓姬。隻不過黃帝一支早就竄到中原了,成了華夏一部分。而中山國那些人很長一段時間還是留在長城一線陝北,山西北部老家一帶,半耕半牧,保持原有文化。直到春秋戰國,華夏擴張,逐漸把這些人也吸收進華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