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的洋務運動
蔣聞銘
鴉片戰爭, 大清朝的武備,在洋槍洋炮麵前不堪一擊。當時的中國人都覺得,這一回恐怕又要亡國了。這樣的想法不全對。鴉片戰爭是大失敗,但不是亡國之禍。洋人船堅炮利,確實可怕,不過他們沒想滅了你,而是要跟你做生意。
慈禧身處的時代,中國麵臨的,是真正的千年未有的大變局。當時的大清朝,一片狼藉。慈禧從鹹豐手上接下來的,是一個爛得不能再爛的爛攤子。內有太平天國洪楊之亂,外有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她以一介女流,主持支撐危局,信用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對內平定洪楊之亂,對外開眼看世界,向西方學習,修鐵路,開煤礦,往美國派留學生,同時海防塞防並舉。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都是人傑,這幾位成就的事業,消滅天平天國,建立北洋水師,平定新疆之亂,加上大清朝三十多年的洋務運動,都是在慈禧的指導主持下完成的。在中國曆史上,慈禧是才能最傑出的女政治家第二(第一是武則天),也是晚清最開明政治家。
中央集權的政治製度在中國的實踐,到了大清朝,文治武功,都是前無古人。 所以中國人有文化自信,製度自信。 當時所有的中國人,包括慈禧,都以為洋人厲害,不過是奇技淫巧。中國向西方學習,該學的學,不該學的堅決不學。忠孝節義,禮義廉恥的道德倫理,集權的社會製度,堅決不能丟。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原則,是張之洞對晚清洋務運動的總結,在當時的中國,沒人有異議。事實上不要說是那個時候,直到今天,很多中國人都還相信比對西方文明,中國文化集權製度有優勢。
就說鄧小平的改革開放,也沒有走出慈禧當年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維模式。改革開放,本質上不過是慈禧的洋務運動的翻版。 結果不同,不過是因為時代環境不同罷了。中國當年,身邊有日本這樣的強盜,而剛過去的三十年,中國麵對的,是由美國主導的,做生意不做強盜的自由民主的西方世界。
中國的近代的愚昧落後,是全體中國人的責任,中國今天的進步成就,也是全體中國人努力奮鬥的結果。失敗和成就的責任和榮耀,都是全體中國人的責任和榮耀。把這些責任和榮耀,歸到某幾個曆史人物身上,是共產黨國民黨妖言惑眾的伎倆,是不顧事實的胡說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