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土地的戀眷

大概從有中國曆史開始,有一份自己的土地,幾乎成了千百年人們的目標。

中國的社會基本上就是有土地和沒土地的兩種人,社會的變革,動力說白了也就是沒土地的人想要土地, 有土地的人想要更多或要保住自己現有的土地。

近代開始有了規模工業,便有了專門從事“工業”的人,擁有者就是老板, 單純幹活的就是工人,相當多的老板,賺到錢後回老家或就地買土地,道理很簡單, 無論什麽天災人禍, 沒有特別原因,就算顆粒無收, 土地總不會跑掉,特別原因就是個人無法預測的了。

近代城裏人呢,有一部分不到鄉下買種田的地,而是在成立買房子,結果還是買地,房子可能出意外,土地不會自己跑掉。

一個農業國力, 大部分人是農民,在沒有階級分析之前, 在農村的人就是“農人”,地主是農人,富農也是農人, 貧下中農佃戶長工,都是農人。

十年興衰許多人,以往的農村,沒土地的做夢是有一塊自己的土地,有一點點有土地的做夢是多有一些土地,地主何嚐不是再想多一點土地呢? 倒是那種很大的地主,對多一點少一些土地,不是那麽關心。

城裏的工人, 大多數也隻是剛剛洗腳上岸沒幾天的莊稼漢,心底裏還是有這對土地的向往。

土改前後,有些在城裏幹活的工人或小手工業者甚至小業主店員等等,聽到共產黨要搞土地改革, 把地主家的土地拿過來大家分分,很是高興,算算自己身強力壯,當年就是沒有自家的土地不得不到城裏來做工的,現在有機會分一塊自己的土地, 憑著自己的下苦力氣, 養活一家人應該不在話下,再多使一把勁再更加勤儉一些, 說不明還可以多買一些土地呢! 注意注意, 這才是土改時很多人對分田分地之後的夢想, 當然也是癡心妄想。

我知道幾個這樣的人。

人一。 抗戰時在重慶一家公司做工人,不大的公司,既是操作工又是檢修工,還得帶徒弟,生活在一般市民重算是很不錯的,我見過他老婆抗戰勝利後的照片,漂漂亮亮燙著大波浪,證實生活尚可,雖然按階級教育課程, 舊社會的工人應該是餓死凍死得差不多了的。

1950年重慶一解放,他立刻辭工準備回老家分地,老婆進城的時間長些, 橫勸豎勸, 非得回去不可, 老板野勸他,好好在工廠幹,共產黨來了你就是國家的主人工廠不是就有你一份?

咋說也擋不住他對土地的想往,帶著老婆孩子回去了,土地倒是分了, 頭幾年單幹時日子也算過得去,省吃儉用,想的就是能再買些土地,一步一步, 說不定也過上以前大戶人家的生活!

大家都知道的事情發生了,地沒買一分,連自家種了紀念地自家土地也不是自家的了,過上了“出工收工聽鍾響, 吃飯穿衣找隊長”的日子,弄得一二十年被老婆孩子埋怨,“憑你工齡和技術, 咋也得混個七級工八級工吧, 混來混去還是個莊稼漢!”老婆說得更難聽,“老球了,連個全勞力的工分都拿日不到”!

還有一個例子,是黃泛區農場農機廠一個老師傅。這位在抗戰前就到武漢去學徒, 出師後在武漢當工人, 鉗工,有技術的吧。抗日戰後開始了,跑回河南在老家附近的小工廠做工,小工廠沒有那麽多的工種分類, 啥都得幹,技術就變得蠻全麵的了。

也是背了土改的時,對自己有土地的渴望,回家分了地,大約1954或1955年, 好像是初級社那陣,他發現不是那麽回事了,就乘著黃泛區農場招工人,很多農民還對外出當工人沒有什麽興趣的時候,趕緊來了, 本來就是有技術的人,沒幾年就混成了五級工,63年技術夠格, 但工齡太短, 沒能調成六級工,好歹比刨土坷垃強了不知多少倍。

1957年之前, 很多工廠到農村去招工, 確實很多人沒有很大興趣, 雷鋒同誌的從湖南望城縣招工到鞍山,不奇怪, 而且雷鋒同誌當時不是莊稼漢,他是區政府的小通訊員。

 

 

所有跟帖: 

我聽到看到的。從浙江和江蘇到上海的,解放初沒有回老家的。 -申芝堂主- 給 申芝堂主 發送悄悄話 申芝堂主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31/2025 postreply 14:21:59

有回寧波鄉下的 -華府采菊人- 給 華府采菊人 發送悄悄話 華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31/2025 postreply 14:24:52

很久以前聽說一個段子 -用戶名已經被占用001- 給 用戶名已經被占用001 發送悄悄話 (194 bytes) () 08/31/2025 postreply 18:46:29

解放的三十年,農民成了社會的農奴。按馬克斯的說法,農民是私有財產的擁有者,所以也是共產主義社會的敵人。 -chufang- 給 chufang 發送悄悄話 chufa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31/2025 postreply 16:06:05

雷鋒好好的區政府的通訊員(據說月薪也有四十元)不幹為什麽非要去鞍山去推土去 -rmny- 給 rmn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31/2025 postreply 16:30:07

有機會成名為雷鋒 -PrimeryColor- 給 PrimeryColor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31/2025 postreply 22:21:18

區政府的通訊員,拿不了40塊,因為是行政係列裏最低幹部之後的勤雜人員;鞍鋼開推土機肯定比40塊多,還是技術活啊! -華府采菊人- 給 華府采菊人 發送悄悄話 華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1/2025 postreply 08:46:52

讚!華府兄好文。很有意思。-:) -有言- 給 有言 發送悄悄話 有言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31/2025 postreply 17:35:37

我是聽說解放後在大西南建立軍工廠,摸具工人就從木匠裏頭去找。一批手藝精湛的上海木匠就此遷入內地紮根。上次汶川地震,應該有 -明初- 給 明初 發送悄悄話 明初 的博客首頁 (116 bytes) () 08/31/2025 postreply 19:19:55

隨口說的, 木匠得區分是什麽木匠,木模工和釘子木匠都是木匠 -華府采菊人- 給 華府采菊人 發送悄悄話 華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1/2025 postreply 08:44:10

80s,認識一個上海移民,堅信自己的木匠技能換好生活,結果讓他絕望。要說東北為西南軍工輸出人才,比較沈飛和成飛就好了。J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75 bytes) () 09/01/2025 postreply 10:34:4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