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促成田中作出決定最重要的二點關鍵內容是:“中方明確表示承認《日美安保條約》”和“中國放棄索賠”
“我要去北京!”
回國第二天的8月4日,竹入前往首相官邸,親手向田中和大平轉交了會談紀錄和聯合聲明草案筆記。5日下午,田中與竹入在新大穀飯店獨處一室。當時的情景如下。
田中角榮(中)與訪華歸來的公明黨委員長竹入義勝(右)會談。左端為時任外相大平正芳(東京 首相官邸,1972年8月4日,時事社)
“那個,現在我可要讀一讀了”
田中拿出多達52頁的會談紀錄,慢慢翻閱起來,他讀了兩遍,然後說了這麽一句——
“你是日本人對吧?”
意思是懷疑竹入會不會被中方欺騙了。
“說什麽胡話呢!”
“這上麵寫的東西都沒問題?”
田中拿著寫有草案的“竹入筆記”,再次向竹入求證。
“我們和中方已經一字一句確認過了。絕對沒有差錯。”
田中沉思片刻,放話說:“我要去北京!”
他正是在這一刻下定了訪華的決心。
此前,竹入與周恩來之間商定了一個暗號。那就是,一旦田中承諾訪華,竹入就會宣布“原定於秋季由廖承誌(中日友好協會會長)率領的大型代表團將推遲訪日”。於是,竹入衝進國會的記者俱樂部,召開記者會宣布了這個消息。
周恩來派來的密使
身為外務省亞洲局中國課課長的橋本從大平處拿到了“竹入筆記”和會談紀錄。而早在此前,橋本就已經預感到日中談判將有所進展。因為周恩來向日本派出了密使。田中內閣啟動3天後,以孫平化(時任中日友好協會副秘書長)為團長的上海舞劇團訪問了日本。據說數天後,一名消息人士向橋本傳話稱“希望安排孫平化與太平外相會麵。有事情要商量”。
橋本覺得必須弄清楚孫的意向,於是秘密前往了中方指定的新大穀飯店的一個房間。在房間裏等待他的並不是孫平化,而是中國共產黨安排在舞劇團中的唐家璿(後來出任外交部長)等兩人。唐說:“我們帶來了周總理的絕密口信,一定要親口告訴大平外相。不知能否安排會麵。”
聽了橋本傳話的大平同意了此事。問題在於密會地點。當時大臣的日程安排都會提前通知記者俱樂部。為了掩人耳目,大平在預定日程中加了一項——前往自己經常去的一家位於新大穀飯店內的理發店。當天,為了不引起懷疑,大平和橋本先進了理發店,觀察周圍的情況後,再分別乘坐電梯快步走向安排好的套房。
孫平化早已在房間內等候。精通日語的孫傳達了周恩來的口信。
“周總理衷心祝賀田中角榮先生當選首相,祝賀田中內閣成立。同時,對田中首相致力於推進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態度表示讚賞,作為好鄰居,為了構建睦鄰友好關係,希望田中先生能夠盡快訪華。”
橋本感覺到,中國對實現邦交正常化持積極態度。但又不知道作為實現邦交正常化的前提條件,中國將會提出怎樣的難題。讓他打消了這種擔心的,正是那份“竹入筆記”和52頁的會談紀錄。
橋本這樣說道:“文內最關鍵的內容是,中方明確表示‘承認《日美安保條約》’和‘中國放棄索賠’。坦率地說,這在意料之外。自新中國成立到那個時候的23年間,我從未見過周恩來等政要,雖然訪華這個大方針沒有變過,但去了以後會發生什麽,完全是未知數。不過,看到這份筆記的時候,除了感到安心外,還覺得這樣應該就能談一談了,或許還會很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