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珍寶島戰役兩周後,俄匪調用BM-21喀秋莎對對岸中方縱深(有一個團)狂轟亂炸,炸死至少千名中國士兵

很多資料提到這個事。

最近有網友提到喀秋莎,讓我想起,珍寶島戰役兩周後,俄匪就是調用了當時最先進(現在俄匪在烏克蘭也在用)的BM-21冰雹喀秋莎對對岸中方縱深陣地(有至少一個團駐紮)狂轟亂炸,炸死至少千名中國士兵。

剛才看到這個資料,也提到:"兩周後,烽火再起。蘇聯部署坦克,並用BM-21火箭轟炸中方陣地,(據他們估計)擊斃多達1000名中國士兵。“

改變曆史的珍寶島事件 - 紐約時報中文網

俄羅斯和中國在遠東的界河烏蘇裏江靠近中國一側,曾經有一座無人居住的小島。之所以說“曾經”,是因為它後來開始和中國這一側連接起來,結果就成了一次有地理諷刺意味的挑釁。但在1969年那個動蕩的春天,這個在俄羅斯叫達曼斯基島(Damansky)、在中國叫珍寶島的小島成為了一個舞台,上演了一場改變遊戲規則的衝突。
正是在這個小島上,那一年的3月2日,中國人通過伏擊殺死了31名蘇聯邊防軍。這個大膽的挑釁之舉,是為了阻止蘇聯入侵中國,在它於1968年8月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之後,這似乎太有可能發生了。
兩周後,烽火再起。蘇聯部署坦克,並用BM-21火箭轟炸中方陣地,(據他們估計)擊斃多達1000名中國士兵。經過幾個月令人不安的平靜之後,8月13日又爆發了一場小規模衝突,這次是在中蘇邊境的西段,也就是現在的新疆境內。21名中國人和2名蘇聯人在衝突中喪生。
隨著緊張局勢的失控,毛澤東召集一群高級將領研究中國該如何應對這場危機。這個群體的領導者陳毅元帥得出了一個非正統的結論:麵對北方這個死敵,在經過20年的互不承認和深深的敵意後,中國別無選擇,隻能考慮與美國修好。
經過兩年的秘密接觸,中國實現了這個目標——這是相當快的,畢竟毛要做的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接受備受撻伐的帝國主義世界領導人。1970年12月,毛要求他的傳記作者、有左翼傾向的記者埃德加·斯諾(Edgar Snow)向理查德·尼克鬆(Richard Nixon)轉達訪問北京的邀請。對尼克鬆絕無好感的斯諾大吃一驚。“好!尼克鬆好!”毛澤東反複地說。“世界第一個好人!”
這位中國領導人隨後將他與斯諾的談話記錄發給下級黨組織討論和辯論。討論的記錄顯示,即便是最聽黨的話的人,也對主席的立場感到目瞪口呆,許多人都想知道,為什麽毛澤東會把“反動的”尼克鬆稱為“世界第一個好人”,以及中國為什麽對美國這麽忍讓,卻不能跟蘇聯搞好關係。
普通黨員不理解主席的全球戰略,也不理解他對蘇聯長期以來的恐懼。他多次將蘇聯比作納粹德國,認為美國人和西歐人在莫斯科的擴張主義麵前都很軟弱。
毛澤東現在提議建立一條反對蘇聯的統一戰線——他稱之為一條橫線。這條線讓美國、日本、中國、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和西歐結成準聯盟,旨在挫敗莫斯科的全球野心。尼克鬆1972年2月對北京的曆史性訪問符合這一設想。
勃列日涅夫竭盡全力勸說尼克鬆相信,中國人不是什麽好夥伴。他在加州的聖克萊門特對尼克鬆說,中國人的特點是“野蠻、不忠誠、虛偽”。他們“背信棄義、心懷叵測”,“不誠實”,“特別狡猾、兩麵三刀”。美國人需要與蘇聯人合作,而不是討好中國人。“我想和你私下談談——沒有其他人,沒有筆記。”1973年5月,他對尼克鬆的國家安全顧問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說。“你看,你們可以成為我們的合作夥伴,你們和我們共同管理世界。”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