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衡會戰之:慘烈的衡陽保衛戰
2018-08-17 08:51:18 來源:360圖書館 點擊:16744 複製鏈接
衡陽保衛戰史稱衡陽會戰,是中國抗戰史上最成功的戰役和中國抗戰史上以寡敵眾的最典型戰例,被譽為“東方的莫斯科保衛戰”,為中國整個抗戰史中作戰時間最長、雙方傷亡士兵最多、程度最為慘烈的城市爭奪戰,也是日本戰史中記載的唯一一次日軍傷亡超過我軍的戰例。衡陽保衛戰曆時48天,國軍傷亡1萬餘人,日軍死亡2萬餘人、6萬餘人受傷。毛澤東在1944年8月12日《解放日報》發表社論:“堅守衡陽的守軍是英勇的,衡陽人民付出了重大犧牲。”國民政府授予雁城衡陽“抗戰紀念城”的稱號,並於1947年8月建塔紀念,蔣介石為碑塔親筆題字。
慘烈的衡陽保衛戰;
長沙失守,蔣介石為確保衡陽,決定在淥水至衡山地區采取“中間堵、兩邊夾”的戰略手段,將長沙地區之敵,屏障於祿水以北,蔣介石電令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嶽,迅速調整部署,以達成以上戰略目的。蔣介石電令大意為:
一、令第10軍守衛衡陽城。
二、令歐震將軍率第37軍、暫編2軍,在祿水至衡山間沿鐵路線和湘江兩岸正麵占領陣地,堵住南侵之敵。
三、令川軍王陵基第30集團軍所部第72、第58、第26三個軍,和川軍楊森第27集團軍所部第20、第44兩個軍,在湘江東岸由東向西進攻醴陵地區之敵,令王耀武第24集團軍所部第73、第79、第99、第100四個軍,和第4軍一部,在湘江西岸,由西向東攻擊,與東岸川軍形成對擊夾攻之勢,斬斷向南進攻之敵。
由於戰場形勢急變,蔣介石的戰略企圖已經無法實施了。薛嶽接到蔣介石電令時,第九戰區仍在執行“各部隊索敵攻計”命令,實際上是各部隊均處於被敵追蹤攻擊狀態,根本無法收攏部隊,組織實施蔣介石的戰略計劃。直到6月23日,薛嶽才與各部取得聯係,下達各自的集結地點和攻擊目標,但這時的戰場形勢已大大變樣,為時已晚了。
還在進攻長沙之前,田俊六大將即向各師團長指出,進攻衡陽比最為擔憂的是中國遠征軍的回援和六、九戰區部隊形成拳頭,使日軍不能從長沙南下。要求各兵團務必注重進攻速度。
橫山勇的作戰方案中更是規定:在攻取長沙的同時,即以炮兵、坦克、鐵道部隊快速向南推進,以急襲和強襲手段,迅猛插入衡陽地區;要乘中國軍隊尚未部署好之前進攻。
根據這一戰略意圖,中路日軍第一線兵團第68、第116師團,在第二線兵團圍攻長沙城時,便沿長沙東側繼續南下,其意圖好像是為了阻擊從衡陽北上增援長沙的中國軍隊,實際上另有它圖。
當日軍第58、第34師團等部剛攻下長沙,已經過一定休整和補充的第116、第68兩個師團,立即從株洲附近沿湘江兩岸向衡陽推進,其行動之神速令人咂舌,如同平地興起的狂濤向南洶湧卷去。
湘江東岸。第68師團,在佐久間中將指揮下,瘋狂南進。在衡山地區與守軍打了兩天,於23日夜間,進抵衡陽東南郊區的泉溪,並連夜渡江。24日白天,該師團主力,冒著美軍飛機的轟炸掃射,繼續強行渡江。渡江後,日軍即向衡陽機場進攻, 26日占領機場。
湘江西岸。第116師團與東岸日軍齊頭並進。6月23日到達衡山地區,迅速突破守軍防線,於6月26日抵達衡陽附近,並迂回到城之西郊。同時向南突進的還有第13師團。該路日軍在長沙城被攻下時,從江西邊鎮上粟市地區突向南進,穿過萍鄉、攸縣、安仁等縣境,在衡陽東北方,擔任對井崗山地區國軍部隊的警戒,以保證向衡陽城進攻的日軍的側背安全。
這三個師團的日軍,都是在國軍企圖中間堵、兩邊夾的部隊尚未部署到位時,就順利地突過了險峻地域。猶如排球場上打出的一個漂亮的“時間差”一樣。
當日軍快速部隊在衡陽郊區的進攻打響一天之後,第27、第30兩集團軍才在淥水以北的湘贛邊境山地集結起約十五個師的兵力,向醴陵地區出擊。但是,這十多個師的部隊,尚未充分展開,即遭到日軍第3、第27、第34幾個師團的先行攻擊,“拳頭” 尚未舉起,就被衝散。
湘江西岸的王耀武集團也沒料到日軍南下來得如此之快。本來要調集各軍與東岸川軍夾擊敵人的,可是現在,他還未來得及集結部隊,東岸部隊就被衝散了,而且日軍已經在攻衡陽城了。因而,在此夾擊日軍已失去意義,便令第100軍和第74軍各一部,向南追擊日軍,又令其他各軍迅速向安化、新化、寶慶地區集結,準備去解衡陽之圍。
日軍圍困衡陽的部隊先後向孤城發動了三次規模巨大的攻堅作戰。
6月28日。日軍一攻衡陽城。
日軍第68師團在南麵,第116師團在西麵,同時向衡陽城發起急攻,意在一舉拿下該城。
第10軍軍長方先覺、參謀長孫鳴玉將軍率領所部預10師(師長葛先才)、暫54師(師長饒少偉)、第3師(師長周慶祥)、第190師(師長容有略),守衛衡陽城。
第10軍自抗戰以來,轉戰大江南北,將士英勇善戰,屢建功勳,是一支以打防守戰著名的精銳之師。在三次長沙會戰中,該軍都擔任守衛長沙城的任務,在整個戰區的會戰中起砒柱中流作隊,三次都在十數萬日軍包圍之中,沉著應戰,力挫日軍鋒芒,為第九戰區主力的集結、反攻贏得了時間。在常德會戰時,剛由預10師師長升任第10軍軍長的方先覺將軍,奉命率部北上增援,在常德南麵給敵第3師團以重創。
日軍對方先覺將軍的評價是:“方先覺是1941年秋冬第一次和第二次長沙作戰時死守長沙的猛將(當時是第10軍預備第10師師長),在1943年初冬的常德作戰時任第10軍長,曾向常德南側增援,具有與我第11軍,特別是與第3、第68師團交戰的經驗。”
第11軍第3師團被日軍稱為野戰優秀兵團,是第11軍的精銳之一。第68師團亦是日軍精銳,以攻堅見長。專門進行過嚴格的攻城訓練。
衡陽城西南麵有無數山坡高地,第10軍在這裏構築有四通八達的戰壕工事和無數暗堡據點,並將每個山頭陣地前的斷岩主坡削成九十度陡峭絕壁,進攻者隻能架雲梯才能向上攀登。
日軍首先向這些心頭陣地進攻。先以排炮集中轟擊,飛機編隊俯衝轟炸。
守軍在敵機、敵炮狂轟濫炸時,都躲了起來。日軍以為陣地已被摧毀,嚎叫著潮水般地向高地撲來。待日軍湧到陣地前,突然從山頭上甩出鋪天蓋地的手榴彈,直炸得山下昏天黑地,血肉橫飛。日軍的衝鋒一下子垮了下來。
接著,日軍又在更強大的炮火和大批飛機的轟炸下,連續發動了幾次大的衝鋒,都被守軍用手榴彈給炸了回去。
日軍反複衝鋒大半天,死傷累累,初戰受挫。第68師團長佐久間中將十分惱怒,親自到前沿指揮部隊衝鋒。正當他高舉戰刀嚎叫衝鋒時,頭頂上“噓”地一聲栽下來一顆迫擊炮彈,還沒等他回過神來,隻見火光一閃,轟隆一聲,天昏地暗。中將和他的參謀長原氏真三郎大佐,以及師團司令部的許多宮佐、士兵。都躺倒在血泊之中,痛苦地掙紮、蠕動第一天的攻擊,就這樣停了下來。
6月29日。黎明,一層絳紅色的晨光抹遍了整個天際。
城西麵。日軍獨立山炮第5聯隊、步兵炮隊、速射炮隊,一排排大大小小的炮口,悄悄昂起頭來,對準山頭陣地,一齊吼叫起來。
第68師團新任師團長堤中將指揮師團主力,發起大規模進攻,發誓要一舉蕩平山頭守軍。日軍蜂湧到山坡下,剪斷了陣地前的鐵絲網,以為突破了缺口,嚎叫著亡命地朝山上撲。撲了沒多遠,踩響了連環地雷,隻見一道道嚇人的閃光,一陣陣驚心動魄的爆炸,衝進去的日軍頓時不見了蹤影。太陽從地平線爬起來一杆高,對著巋然不動的守軍陣地露出了笑臉。
城南麵。第116師團白天的進攻也跟第68師團一樣,一步不前。夜裏派出一個聯隊的兵力搞夜襲,結果,等日軍摸到鐵絲網處,突然遭到一頓手榴彈好炸,丟下一堆堆死屍敗退下來。
6月30日。日軍兩個師團的進攻,除在守軍陣地前丟下無數死屍外,一無所獲。
7月1日,黎明前。日軍集中各種炮火,對城西第一線山頭陣地逐一轟擊。在百十門炮火一個小時的轟擊後,日軍突擊部隊的指揮官們確信守軍陣地已被徹底摧毀,勝利完全有把握。這才對著尚未完全亮開的天空射出一顆太陽似的小紅球──衝鋒信號。
日軍又一次朝著守軍陣地蜂湧衝去。衝在前麵的兩個中隊,搭上方梯,爭相往上爬,眼看就要上陣地了。
突然,從那些被炸得亂七八糟的陣地後麵衝出來許多國軍,手榴彈冰雹似地砸了過來,正往上攀登的那兩個中隊的日軍,轉瞬間就被手榴彈的閃光和硝煙全部吞滅,一個也未能生回。
守軍越戰越沉著、勇敢,他們用手榴彈對付日軍的飛機、大炮,把衝鋒的日軍越放越近,在手榴彈的最有效殺傷距離內打擊敵人。
7月1日中午以後,一直到7月2日上午,惱羞成怒的日軍,在飛機和炮火的連續猛轟下,衝鋒一次跟著一次;許多回,日軍爬上雲梯,上了山頂陣地,卻又被突然冒出來的中國軍隊的集束手榴彈給炸掉。衝上去的日軍,無論多少,全部被手榴彈報銷,總是有去無回。
7月2日下午。日軍的炮火啞了,衝鋒也停了。隻有大群大群的日軍飛機還在接連不斷地轟炸、掃射和施放毒氣。
橫山勇接到攻城的兩個師團的報告:我軍進攻受挫,從6月28日發動攻城以來,已逾五天,未能前進一步,部隊傷亡慘重。炮兵部隊炮彈已打完,步兵彈藥也消耗殆盡,無力再發動進攻。
午夜時,橫山勇經請示田俊六總司令官同意,下今停止攻城。同時命令迅速向第一線攻城部隊補充兵員和彈藥。日軍以奇襲和強襲手段,閃電式推進得十分迅速,但是,企圖以奇襲和強襲手段,閃電式攻取衡陽卻遭到失敗。
7月11日,清晨。日軍二攻衡陽城;沉寂了八天的的衡陽城,又響起了日軍第二次攻城的槍炮聲。第68師團和第116師團,在兵員和彈藥得到充分補充後,又向守軍陣地發起大規模衝鋒。
為給地麵部隊的進攻掃除障礙,日第5航空軍出動主力轟炸衡陽城和守軍陣地。其轟炸機第6、第44兩個戰隊的主力,在第1飛行團戰鬥機掩護下,對市區和西南兩麵的山頭陣地進行反複轟炸、掃射,將外圍陣地上的據點、工事、戰壕幾乎摧毀殆盡。守軍隻好利用敵炸彈創出的一個個彈坑進行頑強抵抗。
更為嚴重的是,城內所有的有線通訊線路都被敵機和炮火炸毀。方先覺將軍同各師、各團的聯係中斷。各部隊之間,雖近在咫尺,卻互不了解情況,隻能靠傳令兵聯絡。方先覺已無法在軍部指揮全局、隻得帶著警衛到各陣地上去指揮、督戰。在敵人狂轟濫炸和大軍包圍之中,守軍各部臨危不懼,一直保持冷靜沉著,施用他們的拿手好戲──手榴彈,將敵人放在近前狠狠炸。
7月13日。日軍第二次攻城又打了三天,仍然未能前進一步,第116師團的攻城主力──步兵第120聯隊,在聯隊長和爾大佐指揮下,向山頭陣地發動衝鋒。在山坡半腰間,遭到從彈坑中突然冒起來的一些國軍官兵的手榴彈狠炸。和爾大佐和許多日軍官兵被當場炸斃,衝鋒垮了下去。
進攻張家山的日軍第2大隊足立大隊長和該大隊5至8中隊所有的官佐,全部在進攻中被守軍用手榴彈炸死,該大隊活著的士兵不足四分之一。
日軍隻能依靠空中和炮兵的轟炸效果向前一步步推進。即用飛機反複轟炸掃射,炮群集中轟擊,將山頭上的守軍官兵全部炸死,才能占領那個山頭,否則,隻要陣地上還有一個中國軍人,衝鋒的日軍就要挨手榴彈炸。
7月18日。第68師團主力誌摩旅團推進到小西門外四百米處,旅團的衝鋒部隊被守軍火力壓製,趴在地上抬不起頭來。
師團炮火急忙給予支援,壓製守軍人力。支援炮火剛停,日軍指揮官一聲嚎叫,上千名日軍從地上一躍而起,嚎叫著朝守軍撲來。等日軍近前,守軍用手榴彈與敵混戰,密集的手榴彈整整炸了一個鍾頭,衝上去的日軍幾乎被炸光,守軍自己也被炸死、炸傷無數。由於兩軍攪成一團,日軍炮火無法開炮支援,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衝鋒部隊被消滅。這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國軍之手榴彈肉博戰使倍受“武士道”亡命精神熏陶的日軍官兵也感到膽寒。
7月19日。經整整一天一夜的拚死肉搏,第68師團誌摩旅團好不容易又向前推進了一百米── 離小西門三百米了。
漢口,派遣軍前進指揮所。由於衡陽久攻不下,且傷亡慘重,田俊六總司令十分氣惱,在電話上對橫山勇進行嚴厲訓斥,並責令其迅速攻下衡陽城。
長沙,第11軍前進指揮所。橫山勇放下電話,心裏感到萬分羞愧,麵對作戰地圖,一愁莫展。
指揮所裏,高級幕僚和參謀人員們吵成一團。許多人搖頭歎息,認為日軍無法攻下這座城市;有的人大吵大鬧,說應該趕快痛下決心,放棄攻城戰鬥,以免徒添傷亡;有的人據理力爭,說投入數萬大軍,攻打了幾十天,丟下那麽多死屍,現在不攻了,作戰部隊的士氣將因此崩潰,大日本皇軍將在世界上威信掃地。因此,再大的犧牲也要再所不惜,攻城的仗還應打下去。
還有的人對攻城的第116師團和第68師團大加貶斥,說事情都砸在這兩個無能的師團手上。連橫山勇也對這兩個師團十分氣憤,認為這兩個甲種精銳師團,四五萬兵力,還配有那麽強大的炮兵部隊和轟炸機戰隊,竟然攻不下個衡陽孤城。況且城內僅有國軍一個軍,無論從人數上還是從武器裝備上,都不及日軍一個師團。可見這兩個攻城的師團素質之差,攻堅訓練之不完善。
實際上,這兩個師團一直是日軍中的精銳。第68師團不用說,自編入第11軍以來,次次出戰,都是當著刀刃在用;第116師團因擅長攻堅作戰,在1943年常德作戰時,特地從第13軍調到第11軍,師團長岩永中將曾肩負過統一指揮各師團進攻常德城的重任。結果,在他指揮下,曾一度把常德城在地圖上給抹掉了。
這兩個師團在衡陽城不是打得不凶、不狠,而是國軍的頑強抵抗比他們更凶、更狠。
7月20日。橫山勇不得不再次下令停止攻城。
衡陽作戰已快一個月了,日軍最擔心的遠征軍到現在也沒出現在湖南的大地上。原來,當蔣介石簽署遠征軍向北緬反攻的命令後,駐緬日軍為對付遠征軍,迅速抽調兵力,新設了第33軍,統轄緬東北戰事,專門對付遠征軍的反攻。5月中旬以後,遠征軍兩個集團軍新1軍、新6軍以及預備部隊和遊擊部隊,從緬東北向西進攻,一舉改變了英、印軍在東印英帕爾戰場上的被動局麵,從而扭轉了緬甸戰場的局勢。此時,中國遠征軍正在緬甸中部圍殲日軍,解放緬甸人民。
也就在這同時,美國對國軍在豫中平原的失敗和長沙的失守,現在日軍又推進到湘南,進攻衡陽,便認為國軍在大潰敗,其原因是中國統帥部指揮無能。照此下去,中國將被打敗。而一旦日本滅亡了中國,則將對同盟國、乃至東西方反法西斯戰爭帶來不堪設想的後果。因此,“為了挽救中國”,羅斯福認為必須立即改組中國軍隊最高統帥機構。羅斯福當然不知道內地國軍精銳已經抽去雲南及緬甸加入遠征軍,導致內地軍力枯竭的事實,也沒有從常識角度注意到自1840年以後中國綜合國力比美國差很多,國民政府已經與日本全麵開戰了7年,維持抗戰的承受力在經濟等各方麵已近極限。本次日軍動員的空前大量的精銳部隊,要是打美軍也照樣將美軍打的落花流水。
7月6日。羅斯福致信蔣介石:“我決定給史迪威晉升為上將軍銜並希望你趕緊考慮把史迪威從緬甸召到中國,使他在你的直接指揮下統帥所有中國軍隊和美國部隊,讓他全麵負責,有權協調和指揮作戰行動,阻止日軍的進攻浪潮。我認為中國的情況非常嚴重,如果不立即采取果斷而適當的措施,我們的共同事業就會遭到嚴重的挫折……”
蔣介石認為事情並非那麽回事,拒絕交出指揮權。
方先覺指揮的第10軍在衡陽的出色戰鬥,在關鍵時刻為蔣介石和重慶統帥部爭了光。
7月中下旬。日本上層發生突變。由於日軍在太平洋上的失利和衡陽城下的敗北,東條英機深感無力挽回其頹勢。在國內軍政界壓力下,於7月18日,宣布內閣總辭職。隨即,小磯、米內聯合內閣上台;東條英機所兼內閣陸軍大臣和大本營陸軍部參謀總長等職務,也被同時解除。第11軍前司令官、在第三次長沙會戰中被打得最慘的阿南繼任陸軍大臣;關東軍總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大將,轉任參謀總長。
日軍三攻衡陽城。
橫山勇決心孤注一擲,投入更大的兵力,並親自上陣督戰,一定要把衡陽這塊骨頭啃下來。他向各兵團發出命令:
一、第40師團南下,占領衡陽城西北角,阻擊第六戰區援軍。
二、第58師團南下,加入北麵攻城。
三、第13師團(已在衡陽南方耒陽附近)北上,與第68師團一起共同攻打南門。
四、第3師團從茶陵轉進耒陽地區,隨時準備加入攻城作戰。
五、第116師團仍攻打西門。
六、其他各師團和軍直屬部隊,在湘江兩岸,阻擊來援的中國軍隊,使其不能接近衡陽。
7月25日。
長沙至衡山的公路已可通車,日軍汽車部隊將三十六□彈藥運至衡山,改由馱馬輜重部隊向衡陽轉運,補充攻城部隊。這時,第64師團、派遣軍直轄的鬆井部隊和又一批野戰補充隊兵員到達長沙,並從長沙南下,補充衡陽的師團。
第三次攻打衡陽城之前,配置於該城四周的日軍部隊是:
北門:第58師團;軍直轄炮兵部隊(包括野戰重炮兵部隊、100mm加農炮部隊、150mm榴彈炮兵部隊)。
西北角:第40師團。
西門:第1l6師團;炮兵第2聯隊:步兵炮隊;速射炮隊;
南門:第68師團;第13師團;獨立山炮第5聯隊;步兵炮隊;速射炮隊。
東門(湘江東岸):第13師團一部;山炮第19聯隊。
天上:第5航空軍在第三次攻打衡陽中受命出戰的有:轟炸機第6、第16、第44三個戰隊;戰鬥機第1、第8兩個飛行團。
8月3日,午夜。敵轟炸機第6、第16和第44三個戰隊,一批接著一批地出動,對衡陽市區、西南兩麵高地施行地毯式轟炸,日機的大轟炸從午夜一直持續到翌日拂曉。飛機轟炸剛停,城外四周炮群又萬炮齊鳴,密集的彈雨一古腦兒地傾向城區,沒頭沒腦地亂炸。日軍各路大軍在震天動地的喊叫聲中發起衝鋒。
第116師團一部衝進當麵一個山頭陣地,發現戰壕內蓄滿了齊腰深的積水,可見國軍將士們原來一直浸泡在深水中艱苦戰鬥。
該師團於天亮後發動的首次衝鋒,又被頑強的國軍用集束手榴彈炸了下來。夜裏組織突擊隊偷襲,摸進守軍陣地,以為大功告成,不料又被隱蔽於側麵的火力封鎖了退路,突擊隊全部被消滅。
第68師團一清早發動的衝鋒,撲上了一塊高地,立即被守軍火力壓製,趴在地上既前進不得又退不下來。
師團炮火趕緊支援,轟擊守軍。又組織了兩個大隊的兵力發動衝鋒,救援被壓製在高地的部隊。結果,守軍以狂風暴雨般的掃射將這兩個大隊的中隊長、小隊長全部擊斃,士兵死傷慘重,衝鋒又告失敗。其它幾個師團的進攻,也都被打垮。
8月5日。上午,各師團的衝鋒皆告失敗。下午,惱怒已極的橫山勇命令軍炮兵部隊的重炮群一齊開火,轟擊西北角和西南角的城外守軍陣地。並企圖以地動山搖般的大炮聲來威懾國軍,使之喪失戰鬥意誌。炮聲確實厲害,大地在劇烈顫抖,仿佛天將崩裂地將塌陷。已經過若幹遍飛機轟炸和大炮轟擊的守軍陣地上的焦土,又重新被翻造了一遍。守軍將士的意誌仍未被摧毀。正如老鄉說的那樣,一個麻雀打三槍,膽兒都嚇壯了。由於兩軍犬牙交錯,有三顆重炮炮彈落到了日軍侍機衝鋒的部隊中,使他們自己的將士大受其害。重炮一直轟到夜幕降臨方停。
夜裏,第116師團第133聯隊長黑獺少將決定由第1和第2兩個大隊組成夜襲隊,研究好了行動方案,準備在深夜十一點開始出擊。
十點鍾,正當這兩個大隊準備出發時,突然從守軍陣地上打來一陣迫擊炮。炮彈紛紛在夜襲隊中間爆炸,第1大隊長當即被炸死,第2大隊長負重傷,夜襲隊員死傷無數,且失去指揮,未及出動就雞飛蛋打。
8月6日。第58師團終於從北門攻進城去,與守軍展開激烈巷戰…
守軍處境已非常艱難。被日軍包圍了四十多天,彈藥早已靠美軍飛機空投接濟。由於日軍掌握了製空權,空投亦很困難。現在兩軍又攪在一起,空投隻好停止,一些部隊彈藥用盡,隻能與敵拚刺刀。與彈藥一樣,守軍糧食亦靠飛機空運,空投無法進行,糧食亦告斷絕。
衝進城來的一股日軍距方先覺的軍部僅一、二百米遠。參謀長孫鳴玉帶領特務營和軍部科室人員,在軍部附近同敵人斯殺。軍部與各師的聯係徹底中斷,到處都在展開巷戰,傳令兵也無法出去聯絡。各部隊之間失去聯絡。
軍部還有一部電台可與重慶相通。方先覺將軍含著眼淚,哽咽著口訴電文:
重慶。軍事委員會蔣委員長:“敵人今晨已由北門衝進來,城內已無可用之彈及可增之兵,危急萬分。生等隻有一死為國,來生再見。
方先覺、周慶祥、
容有略、葛先才、
饒少偉、孫鳴玉。
同叩魚(6日)。”
8月6日,夜。重慶。蔣介石官邸。蔣介石雙手捧著電報,手不停地顫抖著,淚流滿麵。
8月6日,夜。衡陽城。巷戰仍繼續進行。
第58師團第93大隊和第96大隊,企圖利用夜暗,匍匐偷襲守軍。當敵人爬到射界時,守軍突然點燃近處房屋,頓時光照如同白晝,隨即手榴彈橫飛,機關槍掃射,偷襲之敵陳屍累累。
第68師團仍舊被守軍堵在西南城外陣地前。該師第57旅團長誌摩源吉少將在前沿陣地正在指導士兵們撿拾守軍甩過來的手榴彈反炸守軍時,突然,守軍陣地上打來幾發迫擊炮彈,其中一發落在旅團長附近,誌摩少將和幾名士兵均被炸死。
8月7日。拂曉,第11軍重炮群和各師團炮兵部隊,又一次集中轟擊西南兩方向之守軍陣地,炮擊持續一個小時。各路日軍紛紛突進城內,展開大規模巷戰。
下午。日軍將一名守軍俘虜放回,讓其向方先覺帶信,要求第10軍停止抵抗。
半夜。日軍控製了市內多數製高點,一部分守軍在被分割包圍中繼續抵抗,一部分部隊已失去抵抗能力。
方先覺認為第 10軍可能已死傷殆盡,為保全最後一些失去抵抗能力的將士免遭塗炭,叫那個帶信的士兵向日軍回話,同意下令所部停止抵抗,向日軍投降。
8月8日,早晨。在日軍司令部裏,方先覺與第10軍四個師長見麵,得知第10軍尚有一萬三千三百多名將士時,驚愕得說不出話來,隨後痛哭失聲,大叫:“早知道還有這麽多人,我就不投降了!”說完,欲搶槍自殺,被日軍監視人員抱住阻止。衡陽保衛戰,方先覺第10軍孤軍奮戰四十七天。
據日軍陸軍部大大縮小了的數字:日軍在衡陽城的進攻作戰中,死傷共12186人。
日軍從5月27日進攻長沙開始,至8月8日止,僅傷兵就達六萬多人。戰死人數與傷兵大體相等。
日軍對第10軍將士的英勇善戰和方先覺的指揮才能欽佩備至。他們將被俘的第10軍官兵編成一個軍,取方先覺之先字和天皇昭和年號之和字,定名“先和”軍,要方先覺任軍長,並誘以優厚待遇,遭方先覺嚴詞拒絕。
不久,第10軍四個師長和一些官兵紛紛逃回重慶。同年12月,日方見方先覺堅決不為其所利用,不忍加害,為了體現日軍的“俘虜政策”,以便瓦解更多的國軍和“感化”重慶政府,將方先覺禮送出營,讓其回歸重慶。
蔣介石對第10軍回來的官兵統統隆重歡迎,對他們曾投降一事不予追究。方先覺等人都分別安排在軍界繼續擔任相應職務。
中日戰爭結束後,國軍於長沙接受日軍投降,當時日方高級將領透露:“衡陽之戰日軍實際傷亡數字在四萬八千人以上,而衡陽城守軍則有一萬五千人傷亡。由於這場攻防戰雙方傷亡過大,實際上到最後都無力再戰,乃以交涉的方式結束戰鬥。”
這場戰事被日本戰史稱為華南的旅順之戰(日俄戰爭期間的旅順要塞之戰,日軍耗費四個多月,傷亡五萬九千多人),是:“中日八年作戰中,唯一苦難而值得紀念的攻城之戰。”
1.雙方指揮官;
方先覺簡介:
方先覺率第十軍浴血守衛衡陽,擔任衡陽保衛戰的是第九戰區第二十七集團軍的第十軍。第十軍在抗日戰爭中是一支能征善戰的部隊。軍長方先覺,為黃埔軍校第三期高材生,曾編入軍校教導團。抗日戰爭中,他參加過台兒莊戰役。武漢會戰時,他參加南潯路作戰,英勇負傷,升任第八旅旅長、副師長。1939年南昌戰役中戰功卓著,是年冬出擊皖南青陽,血戰七晝夜,予敵重創,升任師長。1940年第二次長沙會戰中,率部阻擊敵軍於金井、福臨鋪,因功獲嘉獎。1942年初,第三次長沙會戰,方師固守長沙妙高峰,當敵軍第三、第六師團之攻擊重點,頑強堅守,被稱為“泰山軍”。後升任第十軍軍長。
橫山勇簡介:
橫山勇(1889年3月1日 - 1952年4月21日)日本的陸軍中將。第11軍第五任司令長官(1942.12.22-1944.11.22)。
雙方兵力
國軍:方先覺第10軍,下轄周慶祥第3師,葛先才預10師,容有略第190師(實際一個團),協防的饒少偉暫54師(實際一個團)。合計17600餘人,其中作戰人員不到15000餘人(一說14000餘人)。
日軍:橫山勇第11軍,主攻:第68師團,第116師團,助攻:第13師團,第58師團,第40師團,第37旅團。合計約10萬人。
傷亡人數
日軍在衡陽之戰中使用了毒氣。據美軍十四航空隊化學戰情報官湯姆生上尉的研判,日軍所使用的是芥子氣與路易氏氣混合物。
中國軍隊:17,000餘人(其中5,000餘人陣亡)(中國官方數字:6,000餘人)
日本軍隊:傷亡6萬餘人(其中死亡人數29,000人)
中國平民:3174人
2.戰役進程;
6月20日,日軍下達進攻衡陽的作戰部署。同日,中國國民政府也向守備衡陽的陸軍第10軍下達了保衛衡陽的戰鬥部署。
6月22日,日軍飛機首度轟炸衡陽城,湘江兩岸市區均引起大火。
6月22日,晚8時,由株洲、淥口沿湘江東岸南下的日軍第68師團,進抵衡陽市東郊泉溪,第10軍190師568團第1營派在耒水東岸的少數警戒部隊即與日軍交火,衡陽抗日保衛戰從此打響。
6月23日,日軍第68師團欲強渡耒水,被守軍擊退。
6月25日,夜,日軍攻占五馬歸槽和飛機場,守軍596團反攻,奪回機場。次日,機場失守。
6月26日,日軍占領衡陽城東湘江東岸的衡陽機場,並迂回至衡陽之南,截斷衡陽守軍的退路,從衡陽之西、西南形成了對衡陽的包圍。
6月27日,渡過湘江的日軍猛攻,進抵歐家町、黃茶嶺,向停兵山、高嶺、江西會館主陣地猛攻。
6月28日,日軍力圖合圍衡陽,發起了第一次總攻擊。城南作為正麵戰場,戰鬥最為猛烈,雙方爭奪張家山高地數日反複達20多次,陣地依然在國軍控製中。停兵山、高嶺據點守軍全部犧牲,無一生還,日軍被殲亦不下千人。
7月2日,日軍暫停進攻。
7月11日,晨,日軍發起第二次總攻擊,向衡陽城垣傾瀉大量炸彈、燃燒彈和毒氣彈。日軍付出極大的代價,也無法接近守軍的核心陣地。
7月12日,日軍攻占虎形巢。
7月15日,守軍退西禪寺、張飛山,改守第二線。日軍攻擊重點從衡陽西南轉向城之外廓。
7月16日,市民醫院南端高地失陷。日軍攻擊轉向西北郊。
7月17日,日軍對衡陽城猛烈轟炸,逐次奪取城郊據點,壓縮包圍圈。
7月19日,日軍再次停止進攻。
7月21日,日軍佯裝退兵,引誘守軍出擊,又空投“歸來證”,向第10軍誘降。
7月27日、8月2日,中國空軍兩次向衡陽城內投下蔣介石的手令,令方先覺軍堅守衡陽城待援。
8月3日,日軍對衡陽大肆轟炸
8月4日,日軍發動第三次總攻。以飛機大炮向核心陣地和市區狂轟濫炸,4個半師團的日軍從南北西三麵猛攻核心陣地。
8月7日,敵機和炮兵繼續進行轟炸、掃射和施放毒氣,步兵則趁機楔入。
8月7日,日軍“發現守軍陣地豎起白旗”,晚9點後,“守軍部隊就接連放下武器”,當晚,第十軍參謀長孫鳴玉與日方接洽停火事宜,
8月8日晨,方先覺與日軍簽署了停火協議。據白天霖記載,方於被俘之後向日軍提出三項要求:
(1)保證生存官兵安全,並讓他們休息;
(2)收容傷患予以治療,並鄭重埋葬陣亡官兵;
(3)守城官兵絕不離開衡陽城。
8月8日,衡陽陷落。
3.戰役過程;
1944年6月23日,日軍向衡陽發起第一輪進攻。方先覺指揮第十軍英勇搏戰,多次擊退日軍攻勢。日軍第一次總攻中,瓦子坪陣地被敵突破,守衛該陣地的第三師第七團第三營李桂祿營長就地正法。官兵聞之肅然,此後無一敢退縮者。26日,日軍占領衡陽城東湘江東岸的機場,並迂回至衡陽之南,截斷衡陽守軍的退路,從衡陽之西、西南形成了對衡陽的包圍。27日,渡過湘江之敵猛攻,進抵歐家町、黃茶嶺,向停兵山、高嶺、江西會館主陣地猛攻。守軍決心與敵人拚至最後一顆手榴彈。28日,停兵山、高嶺據點守軍全部犧牲,無一生還。日軍被殲亦不下千人。28日-30日,日軍進攻時施放毒氣。守衛五桂嶺陣地之第七連,除不在陣地的特務長、炊事員4人外,全連80餘人中毒身亡。日機對衡陽城狂轟濫炸,城內囤積的糧彈,多被焚毀。第十軍官兵英勇抗擊,擊斃日軍無數。日軍第68師團師團長佐久間為人及其參謀長負重傷,其他聯隊長、大隊長被擊斃數人。28日-7月2日,戰鬥激烈異常,昏天黑地,5天中日軍一再遭受損失,不得不於7月2日暫停進攻。
7月11日,日軍繼續進攻,12日,攻占虎形巢。日軍第二次總攻,改行重點攻擊。但守軍不畏犧牲,堅守陣地,抵抗極為頑強,往返衝殺,對敵逆襲,與日軍反複爭奪一些要點。張家山小高地,失而複得三次。至15日,守軍退西禪寺、張飛山,改守第二線。日軍攻擊重點從衡陽西南轉向城之外廓。16日,市民醫院南端高地失陷。日軍攻擊轉向西北郊。17日,日軍對衡陽城猛烈轟炸,逐次奪取城郊據點,壓縮包圍圈。16日至月底,雙方對戰,寸土必爭。第十軍官兵傷亡達70-90%。醫藥品缺乏,輕傷者自願重返第一線,傷勢不輕但能行動者,自願留在陣地,寧願以激烈的戰鬥麻木自己。日軍進攻衡陽付出了重大傷亡,又有聯隊長一名、大隊長六名被擊斃,但仍難以進展,不得不於19日再次停止進攻。21日,敵佯裝退兵,引誘守軍出擊,又空投“歸來證”,向第十軍誘降。第十軍識破敵之詭計,將“歸來證”予以焚毀,決心苦戰,與衡陽共存亡。
第八團五桂嶺在爭奪戰中,半日之內連升的5個營長,均先後壯烈殉職衡陽保衛戰中,各級軍官身先士卒。葛先才師長親冒毒氣,率部恢複張家山陣地。周慶祥師長在草橋北來雁峰附近苦戰5晝夜,始撤守草橋以南核心陣地,被稱為“核心勁旅”。
在保衛衡陽作戰中,7月27日、8月2日,中國空軍兩次向衡陽城內投下蔣介石的手令,令方先覺軍堅守衡陽城待援。但日軍拚力堵截支援衡陽的中國軍隊。衡陽守軍頑強死守。相持至8月1日,日軍又猛攻西禪寺。迄3日拂曉,西禪寺守軍陣地失而複得3次,傷亡慘重。經過一個多月的苦戰,第十軍傷亡極大,連雜兵夫役亦抽調投入第一線戰鬥,狀極慘烈。
日軍自第二次總攻後,僅奪得小部分陣地,無大的進展,損傷卻更慘重。衡陽久攻不下,日本中國派遣軍甚感不安,日本大本營也極為不滿。日本第十一軍司令官橫山勇增調兵力,親自指揮進攻衡陽之戰,以5個師團之兵力,於8月1日集結於衡陽外圍。此時衡陽城內傷亡慘重,糧彈匱乏。城內士兵隻能吃燒焦的米煮成的糊飯,佐以鹽水。陣地附近池塘的魚蝦浮萍均被采食一空。受傷士兵無藥品療治,隻能用鹽水洗傷口,用廢紙破布包紮,傷口多化膿,潰爛生蛆,重傷者無法救治待死。
8月3日,日軍對衡陽大肆轟炸,4日晨開始第三次總攻擊。在日軍猛攻下,堅守衡陽城一個半月的第十軍已疲弊異常,難以再戰。8月5日,周慶祥師長主張突圍,但城內傷患六千多人,無法隨軍行動,方軍長決心繼續死守。方先覺軍傷亡極大,陣地多處被毀。7日,日軍從衡陽城北門突入。是日,方先覺與各師長聯名,向統帥部發出“最後一電”:“敵人今晨由北門突入以後,再已無兵可資堵擊。職等誓以一死報黨國,勉盡軍人天職,決不負鈞座平生作育之至意。此電恐為最後一電。來生再見!”
方先覺第十軍官兵守衛衡陽城達47晝夜,在日軍猛烈攻擊下,頑強拚搏,堅守待援,直至陣地全毀,傷亡慘重。8月7日夜,方先覺派參謀長孫鳴全與日軍談判,停止抵抗。衡陽於8月8日陷落。
4.戰役慘烈;
日軍68師團長佐久間為人中將命喪炮襲
從1944年5月26日起,一個月來,日軍主帥橫山勇指揮的八個多師團攻城略地,如入無人之境。決定隻動用68、116兩個師團進攻衡州,把其他六個師團擺在衡陽外圍阻截援軍,至於攻占衡陽城的時間,橫山勇認為,三天足矣。
6月26日,日軍對衡陽市發動了第一次大規模攻勢。
日軍兩個師團順利完成了對衡陽城的鉗形包圍,68師團在南麵,116師團在西麵同時發動強攻,一個炮兵聯隊共60餘門野戰炮協同40架轟炸機對衡陽城內外陣地開始進行飽和轟炸,一時間城內外濃煙蔽日,牆倒屋塌,熊熊烈焰燃燒了半個城區。
張家山陣地是確保衡陽西南的重要防線之關鍵所在,預備10師師長葛先才設在五顯廟的師指揮所距離張家山主陣地僅700米,距離肖家山30團團指揮所僅300米。日軍三次攻擊,均以慘敗收場,國軍陣地前躺倒了上千具屍體。
日軍68師團師團長佐久間為人中將在望遠鏡中看到三次進攻的慘敗,不禁大為惱火,對師團參謀長原田真三郎大佐說:“原田君,帶上幾個作戰參謀,跟我上前沿看一下,我倒要看看,他們的工事是怎麽構築的。”在國軍猛烈的爆炸中,佐久間為人中將和原田真三郎大佐被擊中,偵察的68師團司令部參謀人員和57旅團各部隊長非死即傷,損失慘重,這次炮火急襲使日軍68師團的指揮係統癱瘓。
兩千多名日軍倒在張家山陣地前
6月29日清晨6時,日軍照例開始了炮火準備,隨著隆隆的炮聲,無數炮彈落在虎形巢、楓樹山、張家山一線的國軍陣地上;空中的轟炸機編隊呼嘯著俯衝下來向守軍傾瀉重磅炸彈。日軍的野戰炮兵憑借遠程重炮的掩護,竟然將十餘門九二式步兵炮推進到距離張家山、虎形巢陣地不到 500米處,向守軍火力點進行直瞄射擊。經過一個小時的炮擊轟炸,國軍陣地前的多處人工斷崖被炸成了45度斜坡。一個小時內,預備10師30團傷亡慘重。
116師團師團長岩永汪中將站在一座土丘上,用望遠鏡觀察著張家山陣地上的炮火著彈點。岩永汪扔開望遠鏡,向前挺舉戰刀發出進攻命令,133聯隊的兩千多名士兵發出排山倒海般的呐喊,衝上前去。1營3連連長程遠誌發現露頭的日本兵越來越多,僅靠步槍射擊擋不住敵人,程遠誌指揮全連投彈。瞬時間,鋪天蓋地的手榴彈飛下斷崖,崖下火光閃閃,硝煙四起,短促劇烈的爆炸聲不絕於耳,被炸成碎塊的日本兵肢體被氣浪拋上斷崖,又紛紛揚揚地落下,日軍133聯隊頂著槍林彈雨,前仆後繼攻擊了整整兩個小時,在遭到重大傷亡後,133聯隊的攻勢終於衰竭。兩千多名士兵倒在張家山陣地前,全聯隊的傷亡達到三分之二,而各級軍官的傷亡率達到百分之七十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