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一下GPT

本帖於 2025-08-06 20:47:24 時間, 由普通用戶 胡雪鹽8 編輯

“一點兩麵三三製”不是日本人發明的,而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實戰中獨立總結發展出來的戰術體係


為什麽有人會誤以為是日本人發明?

這種誤解可能來自以下幾點:

1. 日軍編製影響有限

日軍在二戰期間確實對小分隊戰術和火力協同有所研究,例如:

  • 日軍步兵班通常是13人,劃分為3個小組

  • 強調步機協同、滲透戰術、利用地形

但其戰術指導思想更偏向精神意誌(玉碎)戰法衝鋒白刃戰等,與解放軍後來發展出的機動性、火力配合、分進合擊的"三三製"有明顯不同


“一點兩麵三三製”的明確來源:

特征 來源
三三製 解放軍獨創,最早形成於抗日戰爭後期,在抗美援朝戰場廣泛使用。將一個步兵班9人編成3個3人戰鬥組,提升小組作戰效率。
一點兩麵戰術 源於中國傳統戰術思想 + 蘇聯影響,尤其強調“主攻一點、兩翼協同”打法,在解放軍《步兵條令》中有詳細指導。

學術資料支持:

  •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明確定義“班組三三製”源於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實踐中形成。

  • 《解放軍戰術學》:指出“一點兩麵”是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由指揮員總結出的小部隊進攻組織模式。

 

 

階段 特點與影響
抗戰時期 八路軍和新四軍采用遊擊戰術,重視小分隊作戰、靈活編組。
抗美援朝戰爭(1950-53) 參照蘇軍戰術,又結合誌願軍實戰,總結出有效步兵戰鬥編組。許多基層指揮員如黃繼光所在的部隊實際運用了類似戰術。
1950年代末-60年代 解放軍《步兵戰鬥條令》中逐步規範“三三製”和“一點兩麵”的戰術術語。
影響至今 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解放軍現代班組編製和戰術教範的形成。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