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區鳳溪鎮,1937年時叫觀音堂鎮,根據《鳳溪誌》的記載,1940年,侵華日軍在青浦東部地區肆虐13天,屠殺1000餘人,毀屋4000餘間,史稱“青東大屠殺”。
1940年4月14日淩晨開始,日軍4000多人從水陸兩路對觀音堂鎮為中心的青東抗日遊擊根據地進行合圍。青東遊擊隊迅速轉移,沒想到計劃落空的日軍竟瘋狂地對無辜的村民大肆燒殺搶掠,從4月14日到4月27日,為期13天的“青東大屠殺”充滿血腥。
青東大屠殺死難者不計其數,當地從上世紀80年代起對此展開調查統計,僅鳳溪地區,就有了306名被屠殺平民的名字。
香花橋紅橋頭村的村民錢浩生、錢寶仁等4人,穿了新衣服,搖著船到觀音堂鎮親戚家吃喜酒,在路上竟被日軍當作活靶射擊,全部中彈身亡。
南塘、南和尚涇、方家窯等地有98個村民被日軍抓捕。殘暴的日軍將有的村民倒豎進開水缸裏燙死,有的村民被沉入河中淹死,這些無辜村民全部慘遭殺害。
“青東大屠殺”期間,遭難的村民不僅是鳳溪鎮一處,還包括當時青浦縣的徐涇、重固、趙巷鎮,鬆江縣的佘山、九亭、泗涇鎮和上海縣的諸翟鎮。據這8個鎮的不完全統計,死難村民超過1000人,其中有名有姓的就有803人。許多村莊被燒成焦土,僅趙巷、徐涇兩鎮下屬的4個村,就被燒毀房屋1618間,許多村莊成了“孤寡村”“無人村”。日軍在殺害百姓之後,一個村接一個村,一棟房接一棟房地燒。《申報》對日軍的獸行這樣報道:“滬西五千餘村,悉慘遭蹂躪,周圍達百餘裏,受災五萬戶。”觀音堂是被破壞最嚴重的地方,十餘裏內荒無人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