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營造法式》究竟是一本什麽書?究竟有啥了不起?

作者:藝旅文化

你知道嗎?在中國古代,沒有大型起重機的時代,建築工程效率之高更令人瞠目結舌:

唐長安皇宮,北京故宮三倍之大,隻需十月建成;
武則天時代明堂,故宮太和殿四倍之大、比應縣木塔更高,不到一年建成;
唐太宗賞賜給魏征的小殿,從皇宮搬到魏征府邸到蓋成,僅用5天時間...

這些『神速』背後的秘密,就隱藏在一本北宋建築『神書』——《營造法式》裏。

1925年,消失百年的《營造法式》重現江湖。同年,遠在美國賓州大學攻讀建築係的梁思成,收到一本梁啟超從國內寄來的《營造法式》。

先是『一陣驚喜』,緊接著是『莫大的失望和苦惱』,因為這本建築專著就像『天書』一樣,已經無人看得懂!

《營造法式》究竟是『天書』,還是『神書』?為什麽一千年過去了,這本書還是備受當代學者推崇?這本千年建築古籍是否過譽?

今天,我們來扒一扒這部中國古代最完整的建築技術書典籍——《營造法式》裏的玄機。

 

《天書》作者,何許人也?

 

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當時的北宋皇家土木工程部『將作監』被皇帝宋哲宗派了一活兒 —— 重修《營造法式》。

不知為何,李誡,一個靠父親走後門買官、在部門職位倒數第二的人,竟獨自挑起了這項重任。這個李誡,何許人也?

修《營造法式》這活兒,李誡卻絕對是北宋朝廷裏的最佳人選。他出身於有錢有權的書香門第:

曾祖父、祖父、父親都是北宋朝廷的文官,是名正言順的『四代』;偌大的李家大宅,書房麵積便占了一半兒,『家藏書數萬卷』、『鈔便有數千卷』……

李誡大宅還原(書房占了一大部分)

他自己也非常有出息,簡直是北宋的『斜杠青年』:

既懂地理,著《續山海經》十卷,又好曆史人物,著《續同姓名錄》二卷;既通音律,著《琵琶錄》三卷,又擅繪畫,所繪《五馬圖》曾深得宋徽宗讚賞;既研習書法,“工籀篆,草隸皆能入品”,又能把玩金石,曾幫金石學家趙明誠之父鑒定玉璽,還對博藝遊戲有一定研究,著有《六博經》……

李誡 —— 玉照一張

因此在重修《營造法式》時,他能"考究經史群書,閱《考工記》《唐六典》《木經》等",講前朝當代建築中的體係清晰明了地梳理出來;

需要豐厚的"數理"、"美學"知識時,需要大量的建築結構剖析和圖樣再現時,他都能手到擒來。

營造法式中關於九章算術的記載↓
後人根據營造法式中線稿進行色彩還原↓

除了從紙上得來的豐厚理論知識,李誡也是個能擼起膀子“做”的實幹家。

他有豐富的主持國家工程修建的實戰經驗。據史料記載,他憑借重大工程,花了19年從基層做到部門老大,在北宋龐大的公務員體係內升了4次官。

更難能可貴的是,底層建築工匠是為當時社會所不屑的,李誡卻沒有上流社會的架子,能夠以匠為師、曆訪數百位一線工匠,將過去口耳相傳的經驗整理成係統的書麵材料。

因此,李誡花了三年完成的《營造法式》,是一本全麵總結了前人研究、並有豐厚一線實戰經驗的驚世巨著,堪稱前無古人、後也無來者。

 

動圖封麵
 

反腐鬥爭意外成就千古『神書』

 

盡管被奉為《神書》,但頗有意味的是,《營造法式》原本是一本防腐手冊。

李誡之前,《營造法式》的第一版就是在轟轟烈烈的『王安石變法』中被敕令編修的。

"法式"二字的解釋為:“在宋代官方文件中用得相當普遍,有律令、條例、定式等含義同,凡事有明文規定或成法的都可稱之為法式。”
變法先鋒——王安石

關於宋朝"冗兵,冗官,冗費"的局麵,我們都在曆史課本上學過,不外乎用納稅人的錢養閑兵、散官、貴族生活過分奢華……

建築行業也不例外:多估工料, 虛報項目; 施工過程中偷工減料, 監守自盜; 工程結束後謊報結餘, 邀功請賞,房屋質量更令人憂傷…

比如,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 修建感應塔,主管官員估工34萬餘人,後來朝廷重估, 隻需原估數的五分之一……

抓住一切機會"開源節流"的王安石自然不會遺漏"土木工程"這一項。因此,熙寧五年(1072),《營造法式》被敕令編修,一開始便定性為官家"反腐"之書。

其目標就如我們現在的"施工指南",為的是將各項工程的建造規模、建築材料和工時定額都立下統一的標準,壓縮"偷工減料及摸油水"的空間。

大到建築占地麵積,小到構件尺寸《營造法式》裏都有明確規定↓

可惜,第一版本的《營造法式》成於元祐六年(1091年),此時距離王安石變法失敗已有整整八年……該書被塵封雪藏後六年,直到前麵所說的紹聖四年,才又由宋哲宗提出重修。

因為原書不再可覓,重修的原因,我們隻得由李誡的口中得知——第一版《營造法式》並不能真正控製用工、用料的額度。(《營造法式》劄子)

於是,李誡才有機會閃亮登場,使《營造法式》真正成為防腐手冊的同時,意外成為後世的『建築學祖師爺』。

再次欣賞李誡卓越的畫工↓

 

動圖封麵
 

《營造法式》有何過人之處?

一般人想知道《營造法式》究竟說了什麽?但那厚度實在令人不明覺厲,正文達三十四卷,“計三百五十七篇,共三千五百五十五條….”

幸而梁思成已經把『天書』破譯,使門外漢也得以一瞥這『中國建築教科書』的大概。放下那三千多個條目,我們且從其目錄略略剖析:

看目錄,營造法式似乎並不那麽飄忽。說白了就是一本官府進行工程管理預算的規範標準——一個建築裏各個硬裝怎麽做,需要多少人,多少料,要花多少錢。

但如果繼續閱讀,你依然會為《營造法式》正文裏的過人之處肅然起敬、拍案稱奇!由於真的蠻複雜的,以下僅略述一二 

 

(1) 解密古代房屋建造神速的原因 

開頭提到,中國古代曆史上,建築營造能達到『神速』。其秘訣正隱藏在《營造法式》所總結的四字當中——『以材為祖』。

此為何意?李誡如下說到:

每個字都認識,但連起來並看不懂……恭喜你,感受到了梁思成當年內心的萬馬奔騰

換言之,中國的建築(以殿為例),造型大同小異,但寬廣不同,對應不同平民貴族皇家等級:

比如,有三開間的福州華林寺大殿,五開間的大同善化寺三聖殿,七開間的北宋太原晉祠,九開間的遼寧奉國寺,皇權代表的故宮太和殿則達十一開間。

《營造法式》則將建築開間規模,劃分為八個等級。不同等級對應不同尺寸的建築『標準件』——『材』。

一旦確定了『材』的尺寸,這座建築的所有木構配件都可以根據『材』的尺寸來定製,比如『材』的尺寸=鬥拱裏拱的橫截麵尺寸,鬥拱中其他部件、柱椽梁的長寬高直徑等都與『材』的尺寸有關。

這樣一來,做物料預算時,建築師有了一套清晰的換算標準:可以推算出大部分構件的材料尺寸,再根據法式中不同房屋構架所需數量估算出一套物料明細,從而得出物料價格。

生產方麵,一線工匠也有了一份明確的加工指南:大部分構件都可根據圖紙在別處批量製作,運至目的地後,實現一定的拚搭即可。

既避免了浪費,起到『反腐』或節省開支的作用,又能實現營造『神速』,《營造法式》之『材』實在高明!

一套鬥拱裏所有拱的橫截麵都為一材的標準

 

(2)《營造法式》裏的科學光芒

如果說『材』的創造是中國古代建築界的『神來之筆』,那麽任何所謂的『神力』都是有科學依據做支撐的——如何以最低的材料成本獲得最高的建築穩定性?

這一問題的答案,西方材料力學要到17~18世紀才獲得,而11世紀的李誡就已將其記錄在《營造法式》裏了。

答案也在上麵那張建築等級表格裏,即所有等級的『材』的廣寬比都是3:2。敲黑板,以下開啟現代材料力學模式:

看不懂?看似複雜,其實隻有一個結論——『材』的廣寬比在√2時,建築構件的穩定性最高。而《營造法式》所記載的3:2比例,已經非常接近於√2(1.414…)了。

所以我們會看到,像應縣木塔這樣的建築,千年之間屢遭地震,木頭構件都已擠壓變形了,它依然能以世界最高木構古建的姿態矗立於世。

不得不說,《營造法式》與其背後那一批默默無聞的工匠,都代表了中國建築的至高水準。

應縣木塔

《營造法式》中的科學光芒可不僅限於此,

比如,為何『材』要分八等,而非九等?

更是有一串“微積分方程式”可以說明……

東大殿柱頭鋪作

你是不是更覺得是『天書』,更加暈乎了?幸而——

中國大地上,仍然有多處與《營造法式》相近的古建築,能讓我們用實物與『天書』對照起來,能讓我們在建築文化斷層時,繼續瞻仰中國古代的工匠的智慧、欣賞中國古建結構之美;
梁思成及之後的一批批中國建築學者,能夠在西方構建的建築學體係下挺直腰板兒發聲:中國有自己的一套建築體係和科學構架,中國建築完全可以跟西方建築抗衡!

這樣一本書,你如何能不去了解它?

 

所有跟帖: 

大家都不是學建築的,但此文通俗易懂,簡略地介紹了這本書。梁在美學建築時,寫信給父親說中國沒有這方麵的書,老梁於是推薦了。 -新手庚- 給 新手庚 發送悄悄話 新手庚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1/2025 postreply 14:51:41

中國古代曆史上,建築營造能達到『神速』。原因就一個 -走資派還在走- 給 走資派還在走 發送悄悄話 走資派還在走 的博客首頁 (72 bytes) () 07/21/2025 postreply 16:44:09

說實話,第一段就是毫無實據的假設,你信就好,我是不信什麽古代宮殿比故宮三倍大這一說的 -Amita- 給 Amita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21/2025 postreply 14:54:39

那個隻是個引子,本文作者加的,和書中的內容沒啥關聯。真正要看的是書中古人的智慧。 -新手庚- 給 新手庚 發送悄悄話 新手庚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1/2025 postreply 15:07:29

十幾年前到處都吵吵要複原鄭和的寶船,後來沒動靜了,就知道怎麽回事了。 -rulvbobing- 給 rulvbobin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21/2025 postreply 15:11:12

這個你可以去中國國家海洋博物館去看看。那裏有一艘複原的。我去年大概這個時候剛看過。 -新手庚- 給 新手庚 發送悄悄話 新手庚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1/2025 postreply 15:17:58

是原尺寸嗎? -rulvbobing- 給 rulvbobin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21/2025 postreply 15:21:27

應該是吧。可以去查查。 -新手庚- 給 新手庚 發送悄悄話 新手庚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1/2025 postreply 15:24:52

網上怎麽說隻有3米長的模型? -rulvbobing- 給 rulvbobin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21/2025 postreply 15:34:08

光一個帆就得6,7米吧。 -新手庚- 給 新手庚 發送悄悄話 新手庚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1/2025 postreply 16:40:07

130米長50米寬?如果不是原尺寸並能在海中航行就不是有意義的原版複製品。 -rulvbobing- 給 rulvbobin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21/2025 postreply 17:03:37

我說的是曾經要複製一比一的寶船在海中航行驗證鄭和的記載,後來發現不可行就建了一個一半大小的靠在河邊做旅遊景點。 -rulvbobing- 給 rulvbobin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21/2025 postreply 17:14:30

這個如何?網上找到的,在南京。 -新手庚- 給 新手庚 發送悄悄話 新手庚 的博客首頁 (2909808 bytes) () 07/21/2025 postreply 18:16:15

這個就是我上麵說的一半大小放在河邊做景點的那個。 -rulvbobing- 給 rulvbobin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21/2025 postreply 19:07:37

明代太和殿是現在的一倍半,應該是這種木製建築的極限了。 -rulvbobing- 給 rulvbobin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21/2025 postreply 15:19:00

需要承認西方的先進 -美國老師- 給 美國老師 發送悄悄話 美國老師 的博客首頁 (142 bytes) () 07/21/2025 postreply 15:18:22

13世紀西歐很落後。 -f2022f- 給 f2022f 發送悄悄話 f2022f 的博客首頁 (1469 bytes) () 07/21/2025 postreply 15:45:51

這不是美國老師剛寫的帖子嗎?你們到底誰抄誰,還是同一個人?這些記載有個出處沒有? -rulvbobing- 給 rulvbobin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21/2025 postreply 16:24:59

我抄他。我覺得蒙古人寫的很可能是真的。你要是有證據說這不是事實請貼出來。 -f2022f- 給 f2022f 發送悄悄話 f2022f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1/2025 postreply 16:31:27

沒有出處你怎麽知道這是蒙古人寫的?你有證據請貼出來。 -rulvbobing- 給 rulvbobin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21/2025 postreply 16:59:34

我沒有證據。我貼在這裏就是看看有沒有人有證據來反駁。如果沒有我就會有點相信這個說法。 -f2022f- 給 f2022f 發送悄悄話 f2022f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1/2025 postreply 17:03:47

沒有出處怎麽知道這不是美國老師自己寫的。 -rulvbobing- 給 rulvbobin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21/2025 postreply 17:10:38

美國老師是個很認真的人。他都是引經據典的,引的文章都很有說服力。 -f2022f- 給 f2022f 發送悄悄話 f2022f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1/2025 postreply 17:22:02

這是他寫得嗎? -最接近太陽的人- 給 最接近太陽的人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21/2025 postreply 17:30:54

他引的很可能是某個偽史論大咖寫的,那些人就沒有他這麽認真了。 -rulvbobing- 給 rulvbobin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21/2025 postreply 17:33:32

如果平原公子是最強嘴替,萌音酋長是寶藏博主 -美國老師- 給 美國老師 發送悄悄話 美國老師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1/2025 postreply 19:39:5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