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1943年由滿洲國政府出版的《滿洲建國十年史》[22],當時世界上約有80個國家或政權,承認滿洲國的共23個,包括:

軸心國:
|
《反共產國際條約》簽署國:
|
同盟國和其他國家:
|
與日本的關係
1932年6月14日,日本帝國議會通過決議,承認滿洲國政權,9月6日,日本內閣通過決議,承認滿洲國政權,15日,日本裕仁天皇正式承認滿洲國,日本代表、關東軍司令陸軍大將武藤信義,滿洲國代表、國務總理鄭孝胥簽訂《日滿議定書》。11月24日,日本任命武藤信義為駐滿洲國大使(關東軍司令兼任駐滿州國大使,有權否決溥儀皇帝的決定)。
1935年2月12日,滿洲國與日本簽訂關稅協定。
1935年4月6日,溥儀首次訪問日本東京府,駐日大使謝介石陪同。
1935年5月2日,溥儀頒布《回鑾訓民詔書》,表示自己與日本天皇“精神如一體”,滿洲國與日本“一德一心”,形成“不可分”的關係。
1937年11月5日,日本與滿洲國締約,日本撤廢在滿洲國領土上的治外法權。所有以往根據日清政府條約由日本管轄的滿鐵附屬地管轄權均轉交於滿洲國政府。
1940年6月26日,溥儀第二次訪問日本東京,日本裕仁天皇親自迎接溥儀。溥儀此次訪問東京的主要目的是供請迎接日本天照大神帶回滿洲國供奉參拜。
1940年7月15日,溥儀頒布《國本奠定詔書》,宣稱滿洲國的建立是和日本一樣,都始於“天照大神”,並把“天照大神”作為滿洲國的“建國元神”加以供奉參拜。
1942年3月1日,溥儀頒布《建國十周年詔書》。自此,滿洲國對日本的稱謂,從之前的“友邦”,“盟邦”改稱為“親邦”,即以日本為父母之國。
1943年4月1日,日本內閣總理大臣東條英機訪問滿洲國,溥儀親自迎接。
其他
蘇聯:1932年9月23日,蘇聯同意滿洲國向莫斯科、新西伯利亞等城市派駐領事官員。1941年4月13日,日本和蘇聯在莫斯科簽訂《日蘇中立條約》。蘇聯尊重滿洲國的領土完整與神聖不可侵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