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九一八事變”的第一天起,東北的軍民就進行了英勇的武裝抵抗。在僅僅半年的時間裏,由東北愛國官兵、工人、農民、學生、愛國知識分子直至部分愛國綠林英雄組成的各種形式的抗日義勇軍就發展到30多萬人。在東北154個縣中,有義勇軍活動的達到93個。而1931年11月初發生的齊齊哈爾江橋保衛戰,是東北抗日有組織具規模的第一戰,具有重要曆史地位。東北抗戰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它比埃塞俄比亞抗擊意大利法西斯戰爭早4年,比西班牙反對德、意法西斯戰爭早5年,比波蘭反對德國法西斯戰爭早8年,比蘇聯衛國戰爭和美日太平洋戰爭早10年,表明中國率先打起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大旗,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對此,羅斯福曾公正地指出:“中國人民在這次戰爭中是首先站起來同侵略者戰鬥的。”
東北抗戰不僅開展時間最早,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序幕,而且堅持時間也最長,直至抗戰的完全勝利。從“九一八事變”到1937年“七七事變”,東北軍民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孤軍奮戰,用簡陋的武器同裝備精良的日偽軍苦鬥,消滅了敵人大批有生力量。僅據日方的統計,從“九一八事變”到1935年末,日本關東軍的傷亡人數為:戰歿者4200人,傷病者17.13萬人。1936年至1937年9月,日軍死傷2662人。全國抗戰爆發後,東北抗聯各部開展了積極的遊擊戰爭,破壞了敵人的經濟、軍事設施,擾亂了日軍侵華的後方基地,使數十萬日軍滯留東北,不能入關南下,有力地配合了全國抗戰。對此,毛澤東予以了高度評價:“我們東北抗日義勇軍能夠進行繼續英勇的抗日鬥爭。敵人的報紙都承認東北義勇軍已使敵人損失‘十萬以上的生命和幾萬萬的金錢’,並使日本帝國主義不能很快地侵入中國內地。雖然他們還未取得徹底的勝利,可是對於國家、民族已有了巨大的幫助。”東北抗戰對全國抗戰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都有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