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劫自己治下的也早就開始了!當年上海市長陳毅陳老總,每天一邊喝著龍井,一邊悠悠地問手下:“今天又有多少空降兵?”

所謂”空降兵“,就是那些因恐懼中共偽政權用各種手法逼迫,而不得不跳樓自殺的資本家。

最一開始是投黃浦江,後來政府說是”畏罪潛逃香港“,連累家屬,不得不以跳樓代替。可見中共偽政權搶掠民族企業家之慘烈!

由於當時選擇跳樓自殺商人太多,時任上海市長陳毅稱為“空降部隊”。上海僅僅在1952年1月25日至4月1日的短短兩個月中,自殺的商人就達到了876人,平均每天的自殺人數幾乎都在10人以上。而且,不少人選擇夫妻一同自盡,甚或全家同死。

1952年2月8日晚,民生輪船公司創始人、有“中國船王”之稱的盧作孚服用安眠藥自殺

他在抗戰中憑借一己之力,在日軍的炮火下,他把中國最重要的工業企業設備經三峽搶運到四川大後方。這些企業構成了抗戰時期中國的工業命脈,為抗戰的最後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史稱“宜昌大撤退”,亦稱為“中國的敦刻爾克”。

在他自殺前,軍代表已經入駐民生公司,總經理被扣押,籌備中的海員工會事實上接管了公司,開始撤換人事部門經理和幹部。大量的公司高管、老職工被掃地出門,盧作孚的得力幹將之一、民生機器廠廠長陶建中,也在鎮反中被公開槍決。

在自殺前的兩天,盧作孚在公司資方代理人學習小組會上做檢討,聲淚俱下——即便他是最早一批提出公私合營申請的資本家。

盧作孚一生光明磊落,潔身自好,對拉攏賄賂官員、貪汙舞弊的行為一向深惡痛絕。但最終有人揭發他,說他用私人工資收入招待同事,意圖“腐蝕幹部”。不堪重負的盧作孚終於選擇一死了之。

1950年6月,當時的政協會議上,麵對資本家們關於公私合營的憂慮,領導安慰說,國有化“還在很遠的將來”。但到了1955年10月,在召集工商業人士的講話中,領袖明確要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原料、市場、融資渠道都必須為國家控製。當時有一句很形象的話:三麵架機槍,隻準走一方。

步盧作孚後塵的大有人在。哈爾濱“同記”公司老板武百祥,隻讀過5年私塾,沒什麽文化,完全靠自己吃苦耐勞白手起家。他生活特別簡樸,每日步行上班,不納妾不嫖娼,在同記推行股份製,給員工分紅,並修建職工醫院、浴池、運動場等福利設施。還家鄉開辦學校。1955年同記被改為公私合營,有心結的武百祥在大鳴大放時提出公私合營定息太低,結果被打為右派,文革遭殘酷批鬥,在八十多歲的時候自縊身亡。

1949年前中國最大的百貨企業,上海永安公司的總經理郭琳爽,曾經是上海首富。抗戰時帶頭抵製日貨,還曾經組服務團救護難民,捐獻物資。1956年永安公司公私合營,1966年徹底變為公有。郭琳爽遠走香港,後被軟硬兼施召回,70歲被連番批鬥。他珍藏的文物被抄,為了自保,隻能在家門貼上標語——“願將家私全部獻出”,後還是被關入牛棚,1974年在貧病交加中去世。

上海另一個著名的資本家冼冠生——就是如今食品業翹楚的冠生園的創辦者。原本是一個地攤小販,摸爬滾打幾十年才使得冠生園成為全國知名品牌。三反運動開始後,公司正常經營受到極大影響,入不敷出,負債累累,已經無法發放員工工資。1952年4月,冼冠生被工人從家中揪出逼其發放工資,禁閉在辦公室兩天後,由遭遇稅務局上門催款,經受不住刺激,於4月21日從冠生園大樓上跳下,斃命於南京路上。

由於當時選擇跳樓自殺的資本家太多,時任上海市長陳毅稱為“空降部隊”。上海僅僅在1952年1月25日至4月1日的短短兩個月中,自殺的資本家就達到了876人,平均每天的自殺人數幾乎都在10人以上。而且,不少人選擇夫妻一同自盡,甚或全家同死。

上層在1956年底曾說:“可以消滅了資本主義,又搞資本主義。”“現在國營、合營企業不能滿足社會需要,如果有原料,國家投資又有困難,社會有需要,私人可以開廠。”

明白這句話,也許就能看懂商人的生與死。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