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日人民” - 新華社社長、黨組書記 蔡名照 :《忠實履行黨中央“喉舌”“耳目”職能》

新聞戰線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忠實履行黨中央“喉舌”“耳目”職能

 

● 新華社社長、黨組書記 蔡名照 《 新聞戰線 》(2016年第3期
 

 

    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專程到新華社等三家中央媒體調研,並親自主持召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發表重要講話,充分體現了黨中央、習總書記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高度重視,對中央主要媒體的充分信任和親切關懷,是黨的新聞事業史上的重要裏程碑。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著眼黨的工作全局,深刻闡述了黨的新聞輿論工作一係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提出了許多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導性和現實針對性。講話通篇貫穿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閃耀著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思想光芒,彰顯了實事求是、遵循規律的科學精神,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標誌著我們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理論和實踐的認識達到了新的曆史高度,為做好新形勢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根本遵循。

    作為黨中央直接領導的新聞輿論機構,新華社要把深入學習貫徹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深入領會、準確把握講話的核心要義和精神實質,用以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加快建設新型主流媒體和國際一流的新型世界性通訊社,努力形成與黨中央治國理政相適應的新聞品格和新聞力量,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

    堅持政治建社,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習總書記強調,承擔起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是第一位的。新華社是黨中央的“喉舌”“耳目”,是黨的意識形態重鎮,本質上是黨的政治工作機關。自1931年在江西瑞金成立之日起,新華社就緊緊跟隨在黨中央身邊,對黨的絕對忠誠已經融入血液、化為基因。無論社會如何發展、形勢如何變化,這一條都必須毫不動搖堅持。

    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從政治立場、政治本色上加強幹部隊伍教育,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站穩政治立場,增強政治定力,嚴守政治紀律政治規矩,找準思想和行動上的“定盤星”,時刻向黨中央看齊、向習總書記看齊,始終聽從黨中央指揮,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讓黨中央絕對放心。

    要加強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引導全社同誌特別是采編人員深入學習、準確把握、認真踐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認清黨的新聞媒體的根本屬性,堅持姓“馬”姓“黨”本色,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貫徹到新聞工作的整個流程、各個崗位、每篇報道,忠實履行黨中央“喉舌”“耳目”職責。認清西方新聞觀等錯誤觀點的本質和危害,對其形形色色的新說道、新花樣,旗幟鮮明抵製,深刻揭露批判。

    要著力加強導向管理和陣地管控。貫徹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製,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嚴肅宣傳紀律,完善重要精神傳達製度、重要事項請示製度、重要稿件審核製度、報道輿情預判製度、報道差錯問責製度和終審發稿人管理製度等,提高各環節、各崗位把關能力。把社辦報刊和網站、客戶端等各級各類媒體置於統一管理之下,堅持一個標準、一把尺子、一個刻度,築起堅實有效的“防火牆”,牢牢掌握新聞輿論陣地,決不給錯誤言論提供傳播渠道。

    堅持新聞立社,發揮好黨的意識形態重鎮作用

    習總書記強調了新的時代條件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對新華社來講,履行好職責和使命,關鍵是把新聞報道工作搞好,舉好“領軍旗”,吹響“衝鋒號”,把廣大幹部群眾的思想和行動引導到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

    要聚焦新聞報道主業。新華社作為新聞單位,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主要通過新聞報道來實現。要著力加強社黨組和各級領導班子對新聞報道工作的領導,完善社黨組直接抓重大選題製度,各編輯部、各社辦報刊、各分社主要負責人當好“首席記者”“首席編輯”,集中精力、一心一意抓報道,把力量和資源聚集到提高報道質量水平、增強輿論引導能力上來。構建有利於保障新聞報道中心工作的體製機製,深入推進采編、經營“兩分開”,從體製上徹底解決采編、經營交叉頑症,確保新聞報道的權威性和公信力,在全國新聞界發揮示範作用。

    要把宣傳好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作為重中之重。圍繞習近平總書記係列重要講話精神,圍繞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麵”戰略布局,圍繞樹立和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濃墨重彩組織好各項重大報道,加強改進形勢宣傳、成就宣傳、主題宣傳、典型宣傳,讓黨的主張成為時代最強音。對於社會上一些認識困惑和誤區,要循循善誘、理性引導,對於惡意攻擊和鼓噪,要堅決反擊、敢於鬥爭,通過我們的報道解疑釋惑、激濁揚清,把人們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

    要提高把握時度效水平。遵循新聞傳播規律,準確研判社會輿情,增強輿論引導針對性和有效性。把握好時機、節奏,完善權威新聞發布機製、突發事件應急機製、熱點問題應對機製等,在強化第一落點、第一時間、第一現場的同時,從總體上把握好發稿時機和“窗口”,掌握輿論引導的主導權和主動權。“9?3”閱兵中,新華社關於“裁軍30萬”的快訊實現全球首發,以時效性增強了主流媒體的權威性。把握好力度、分寸,加強報道調控,什麽事要濃墨重彩,什麽事要淡化處理,什麽事要斬釘截鐵,什麽事要溫和輕柔,什麽事要全麵覆蓋,什麽事要定向發力,都要認真研究、區別對待,努力做到精心、精準、精確、精當、精巧,防止失向、失準、失真、失範、失態。把握好效果、實效,強化效果導向,增強受眾意識,深入研究受眾的閱讀心理和接受習慣,把原則性、政策性和靈活性、貼近性有機統一起來,講究輿論引導策略、藝術、手法,堅持一分功有一分效,不斷增強報道吸引力和感染力。

    堅持創新興社,不斷提高履行職責的能力水平

    習總書記強調,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要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創新方法手段,不斷提高能力和水平。新華社要適應形勢發展、履行職責使命,必須堅持創新為要,把業務創新作為全社工作戰略重點,強化創新引領,激發創造活力,增強報道針對性實效性,提高輿論引導力影響力。

    要堅持內容創新為本。弘揚調查研究優良傳統,建立調查研究長效機製,領導幹部帶頭踐行“三貼近”、深化“走轉改”,推動全體采編人員深入基層采訪調研,鍛煉過人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錘煉過硬的工作作風和職業品格。把中央精神與基層實踐有機結合,把小故事與大格局融為一體,從群眾視角觀察問題,用群眾樂於接受的方式闡述觀點,不斷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優秀作品,做到“上接天氣,下接地氣”,讓受眾愛聽愛看。把內容創新與形式、方法、手段等創新結合起來,既有“高大上”,也有“小清新”,不斷提高傳播的針對性有效性。

    要深入推進融合發展。以新華社全媒報道平台為突破口,推動信息內容、技術應用、平台終端、人才隊伍共享融通,形成既彰顯主流媒體品格力量、又符合新興媒體特點的傳播新格局,率先建成新型主流媒體,走在全國媒體前列。提高新媒體供稿能力,使新華社報道覆蓋各類新媒體平台,積極主導網上內容建設。增強新華網和新華社客戶端的活力,突出“新”的特色,做到常改常新。

    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創新對外傳播理念,堅持國家站位、全球視野、事實說話、融通中外、平等交流,精心構建對外話語體係,把中國特色與國際表達結合起來,把我們想講的與國際社會想聽的結合起來,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提升海外社交媒體平台賬號影響力,加快進入並保持國際主流媒體賬號第一方陣,擴大新華社新聞信息在海外的有效落地和直接送達。

    學習貫徹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要持之以恒、久久為功。我們將把學習貫徹講話精神作為推動新華社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振奮精神、改革創新,奮力拚搏、勤勉工作,不斷增強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提高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水平,為決勝全麵小康、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提供有力思想輿論支持,不負黨中央重托,不負總書記期望。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