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的建國七十周年大事記中, 為什麽沒有1975年河南駐馬店等地區的特大水災?
1975年河南駐馬店等地的“75·8”水庫大潰壩、特大洪災,確實是新中國曆史上最嚴重的水災之一,但在許多官方“建國70周年”大事記中被有意淡化或省略,背後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 政治與宣傳考量
-
當年正值文化大革命(1966–1976)期間,官方媒體主要關注“革命業績”,對災難、失敗有選擇性報道,大量嚴重災害被弱化或隱瞞,政治宣傳優於災情實錄。
2. 統計口徑與傷亡分歧
-
死亡人數至今無統一口徑。官方資料稱“超26,000人”(1992年修訂),而包括災後傳染病和饑荒的人數則高達22–24萬news.sina.com.cn+15zh.wikipedia.org+15zh.wikipedia.org+15。如此巨大的差異,不利於宣傳和記載。
3. 後期才公開披露
-
雖然災害發生於1975年,但官方正式承認和披露則拖延至1989年以後,甚至在2005年檔案解密前仍未對外公開。建國70周年備忘錄多采用較為成熟的官方定論,因此自然不包含1975年這次“封鎖期間”的敏感事件。
4. “不宜張揚”的曆史創傷
-
這次災難因人為防汛疏失、水庫建設不當和極端氣象共同作用,其規模遠超一般自然災害,被視為“不宜公開”的尷尬曆史,國家主導的編年大事記傾向於突出建國成就而不是教訓。
總結
原因 | 說明 |
---|---|
政治環境 | 文化大革命期間新聞封鎖 |
公報延遲 | 1989—2005年才逐步解密與披露 |
統計矛盾 | 死亡數字跨度大,難以列入權威紀年 |
宣傳策略 | 強調進步與成就,避開巨大災難 |
因此,在2019年發布的“建國70周年大事記”中,緣於政治敏感性、資料不統一和官方宣傳取向,沒有將這段帶有“曆史教訓”的災難收錄在內。
如果你對該事件的詳情(如台風路徑、受災範圍、官方披露時間等)感興趣,我可以繼續深入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