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後期九十年代初期紐約的自費留學生之打工

紐約因其華人社區之大,中餐館之多,使得自費留學生“容易自費”,先說一點,打這類工實際上是違犯移民法的,按當下川普的政策,是要被抓並被遣返的,記住。

但是, 紐約的現實社會又是極為寬容的,老板可以不雇傭打黑工的留學生, 但不會因你是打黑工而故意給你少些錢的,都是挺講規矩的。

那時中國來的留學生, 平均英語水平不高,不過對付餐館的店小二--waitor or waitress, 夠了。

找工作的渠道有幾個:

沿街詢問或看門上有沒有情人做工的紙條,不過有點無頭蒼蠅。

買份《世界日報》是比較穩妥的路子,該報招工廣告量很大,所用詞句很精煉很清楚,隻要打過一段時候的工,一眼就能看出自己能不能勝任這份工, 看到合適的,打個電話,雙方有意可以到參餐館麵試應征,說好了就可以上班了。

同學朋友介紹,打工的同學比較多, 所以都能相互通氣,誰打工的餐館剛走了一個busboy(busgirl), 想想一起上某門課的那個同學剛來不久, 可以去試試, 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練”, 出去找個waitor(waitress)很順手的。

再者就是職業介紹所了,Chinatown及Flushing均有一些職業介紹所,機會更多些, 尤其是對於已經打工有一段時候的人。

餐館有些什麽“工種”呢? 一裏一外, 裏是廚房, ranking 是大廚(二廚)炒鍋油鍋打雜洗碗,外麵則為黑衫(多少人想得起這個詞?)企台busboy(busgirl),若有外賣則有接電話(一般兼收銀)送外賣或包外賣,有酒吧也可能有酒保。

餐館的規矩很清楚,廚房拿的是薪水,所以沒有小費, 半月發一次。

外麵就複雜了, 黑衫收銀接電話包外賣一般與廚房一樣半月發一次薪水。

企台基本是靠小費過日子的,也有些餐館生意一般般, 打小費不敢保證收入, 老板隻好包小費,等於拿薪水,busboy和busgirl說是企台助手, 收收盤子加加水等雜事, 實際上也相當於“學工”,小費的15%給他們。做一陣後, 老板或老企台見那種好說話的顧客,也會讓busboy(busgirl)去試著接接單,練習練習,時間一長,不忙的時候就充當企台,個把兩月後就可以出去到別的店闖一闖了。

關於小費, 還有不同, 所以得問清楚是打共產還是打私產, 共產就是幾個企台把所收小費放一罐子了, 下班一起分,私吞小費的現象肯定有,一經發現,老板馬上就會抄這位的魷魚,因為不像規矩被破壞。

私產就好理解了, 各人服務的台子小費各人得, 這種情況下,就別指望相互幫忙收台子了, 但老油條之間會看情形幫不幫別人,絕大多數企台, 在沒有矛盾的情況下, 順手幫一把很普遍,應該說相互稍微幫一把的時候要比打共產時偷小費的現象多。

三十多年來, 還能記得起這些, 不容易了, 大家補充,為的是好玩。

 

 

所有跟帖: 

餐館裏打工需要的英語可能比課堂裏學習需要的英語更TMD難,至少不是一種路子 -rmny- 給 rmn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04/2025 postreply 08:53:21

主要是背下所有的菜名,其他問題不大。 -chufang- 給 chufang 發送悄悄話 chufa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4/2025 postreply 09:15:59

碰上挑剔找茬的顧客要能應付 -rmny- 給 rmn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04/2025 postreply 09:38:52

好辦,聽不懂,說不出,顧客也隻能無奈。 -chufang- 給 chufang 發送悄悄話 chufa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4/2025 postreply 11:49:08

別用“學術”觀點來看待一般餐館經營,好些餐館老板自己都說不清楚英語 -華府采菊人- 給 華府采菊人 發送悄悄話 華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4/2025 postreply 09:43:52

人家老板可能坐後麵不用出來 -rmny- 給 rmn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04/2025 postreply 09:44:35

您這說的是土共宣傳中那種資本家老板 -華府采菊人- 給 華府采菊人 發送悄悄話 華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4/2025 postreply 09:53:03

我們學校附近就有一家台灣人開的中餐館,中午時刻,在飯店打工的大都是F-2,個個麻利的很! -精木- 給 精木 發送悄悄話 精木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4/2025 postreply 09:55:41

我後來發現生活用語英語,F2要比F1厲害,H-4要比H1B出色 -rmny- 給 rmn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04/2025 postreply 10:06:38

據說方舟子的老婆生活裏英語用的就比方舟子強 -rmny- 給 rmn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04/2025 postreply 10:08:11

天天接電話,或者接待客人,這每天的舌頭不知比呆在實驗室、機房的老公多了N多卷,舌頭多用就靈活,不動就木訥 -精木- 給 精木 發送悄悄話 精木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4/2025 postreply 10:31:24

那時候中共國一個月工資不過百元,而打工一天就能輕鬆賺到國內一個月好幾倍。不要太爽哦! -精木- 給 精木 發送悄悄話 精木 的博客首頁 (158 bytes) () 07/04/2025 postreply 10:07:49

很快,在福州的農民兄弟聽到這個消息,前赴後繼,來到了美國,好像後來還發生了“金色冒險”號事件。 -精木- 給 精木 發送悄悄話 精木 的博客首頁 (232 bytes) () 07/04/2025 postreply 10:11:41

再後來,原先美國大多數中餐館都是廣東人、台灣人開的,後來逐漸變成福建人為主力。 -精木- 給 精木 發送悄悄話 精木 的博客首頁 (305 bytes) () 07/04/2025 postreply 10:12:14

這種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沒必要再翻出來曬啦。近一二十年出來的留學生已基本不用打工了。就像一百多年前來美國修鐵路的華工一樣,他們的後代 -car88- 給 car88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04/2025 postreply 11:00:00

您不在美國吧?孩子不打工,不是什麽好事光榮的事。美國的孩子,從中學起,家長有錢沒錢,都打工。 -蔣聞銘- 給 蔣聞銘 發送悄悄話 蔣聞銘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4/2025 postreply 18:01:2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