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人類智慧的本源
蔣聞銘
個人有思維能力,個體動物也有。個人的思維能力比起個體動物來,要強些,但是不管是動物還是人,對自然現象的解讀,個體思維都是模糊的,碎片式的。如果思維沒有交流,解讀沒有積累,個體在思維能力上的這點差別,對人沒大用,生存競爭中,就還是虎豹豺狼吃人。
但是,人除了有較強的思維能力,還有較好的語音能力。思維和語音能力,分開來,沒什麽大不了,整合在一起,人類有了交流思想的能力,就了不得。聖經裏有個故事,說人類有一天突發奇想,要搭梯子上天,搞得神很緊張,弄了無數的方言,讓人的思想,不能夠順暢交流,才保住了天堂的領土完整。這個故事,是說人類思維語音的整合生出來的力量,神都怕,虎豹豺狼,自然就不在話下了。
動物世界,能夠將思維和語音整合在一起的,隻有人類。思維和語音的整合,使人類這兩方麵的能力,都得到了革命性的提升。人利用思維的組織能力,構造係統的語言表達;回過來,再利用語言的描述功能,將相對模糊,碎片式的思維精確化,係統化。大小多少的概念,人和動物都有,但隻有人用數比較大小多少。
一旦思維能夠交流,個體的思維就疊加演變成了群體的思想,個體對自然的解讀,轉化成了群體的解讀,演化成了人類獨有的智慧。文字的發明,更使得人類智慧,能夠在時間的長河中積累。老虎獅子體力上的優勢,在從思維交流的疊加中產生的人類智慧麵前,就沒有了往日裏的強大可怕。於是人就爬上了生物鏈的頂端,成了萬物之靈長,世界的主人。最終,人類走上了自主發展的文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