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民國學人大量從日本引進詞匯, 就根本沒有現代中文。 不幸的是, 即使日本人幫忙, 中文還是糊塗賬。
比如共和, 來自republic。 99%以上的學中文的不知道真正的意思。 都望文生義以為是大家和和氣氣。 從辛亥革命就盛行所謂“五族共和”,跟republic的含義皮都不沾。 牛津字典的定義是“(一種政體)最高權力由人民及其選舉的代表掌握的國家,其總統不是君主,而是選舉或提名的總統。” 政府當然希望草民不知道這個意思, 否則能不能自稱共和國都是問題。
中國從來沒有建立真正的共和製一點也不奇怪。 共和這個概念在中文不僅不存在,而且被歪曲得不成樣子。很納悶, 把國名定為“人民共和國”的時候,那些政協的文豪沒一個知道在共和國前麵加個“人民”屬於畫蛇添足?
再說革命,中文說出來就是要你的命。 用這個中文詞的人天然覺得殺人是革命的一部分。 而革命的本意是“政治權力或社會結構的根本性且相對突然的變化”, 不一定要革誰的命。 再一個, 革命在現代文明裏麵並不天然是個褒義詞。 對於長治久安的社會來說恐怕做貶義更多。 不像某國“反革命”是個重罪。簡直是滑稽,對於當權的現政府來說, 最需要的就是反革命呀。
兩個在中國現代史舉足輕重的的概念都讓中文搞砸了。
詞匯是概念的載體。 沒有詞匯就沒有相應的概念。詞匯的意義錯誤就是全社會因概念錯誤引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