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鄧兩家半世紀家仇 習做了什麽
2012年11月習近平在中共十八大期間上台,成為中共中央總書記和中央軍委主席。
五年後,中共十九大開始,習近平的位置坐穩了,就開始淡化鄧小平的許多政策。
中共不斷突出習近平思想,淡化鄧小平的改革開放路線政策,也就是俗稱的“去鄧抬習”。
有分析認為,習近平是在對鄧小平複仇。那麽習近平跟鄧小平家族有什麽仇恨呢?
習近平的父親中共元老習仲勳跟鄧小平之間曾經有過節。習近平認為自己的父親當年被整,是因為遭到了鄧小平的暗算。
這件事要從上個世紀30年代說起。
1934年,蔣介石的國民軍對中共紅軍進行圍剿,紅軍不得不向北逃亡。這段曆史被中共美化為“長征”。在走投無路之際,毛澤東投靠了劉誌丹的陝北根據地。習仲勳與劉誌丹、高崗是中共陝北根據地的領導人。
中共竊政後,高崗、習仲勳、鄧小平等到北京中央任職。
1954年,鄧小平向毛澤東秘密舉報高崗有“二心”,高崗被打成要謀反的“反黨分子”,後來自殺。而習仲勳因照顧高岡的家人也被牽連,被要求在中央會議上作檢查,前兩次都未過關,第三次才蒙混過關。而不讓習仲勳過關的就是鄧小平。
1962年,習仲勳任中共國務院副總理兼秘書長時,因為一本小說《劉誌丹》被打成反黨集團首犯,因為這本書被認為是給高崗翻案。毛澤東決定成立由康生負責的專案委員會,對習仲勳等人的問題進行審查。
從此,習仲勳受到殘酷迫害,被審查、關押、監護前後長達16年。而當時的中央書記處總書記鄧小平則是幫助毛澤東整習仲勳的重要幫手。
中國問題全球研究所所長,日本頂尖的築波大學名譽教授遠藤譽出版的研究著作《習近平對鄧小平的複仇:陷害其父習仲勳的罪魁禍首正是鄧小平》披露,打壓習仲勳的背後主謀是鄧小平。
當時的中共雲南省委書記閻紅彥是最早批判舉報習仲勳的人,而閻紅彥和康生都是鄧小平的親密下屬。鄧小平是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中央書記處總書記,康生做事要先向鄧小平匯報。
被鄧小平“發配”
據自由亞洲電台專欄作家高新的文章,文革結束後,葉劍英、華國鋒和胡耀邦都堅決支持給習仲勳“徹底平反”,但是因為鄧小平和陳雲堅決抵製重新評價高崗的問題,牽連到習仲勳,中共中央關於為所謂“習仲勳反黨集團”平反的通知是1980年才發出的。
1978年4月,習仲勳雖然複出,但不能進京,也沒有官複副總理原職,而是離京到廣東省任職。
1980年9月,習仲勳才回京任職,但習鄧兩家的矛盾並未結束。
1990年10月,中共七屆人大委員長會議召開期間,習仲勳還沒有參加完最後一次討論會,就被以“中央批準到南方療養”的名義,外貶到了廣東,被迫退居二線。
什麽原因使鄧小平把習仲勳發配到廣東呢?
曾經在胡耀邦身邊工作過的林牧撰文回憶說:1987年在一次討論同年中共十三大準備工作的政治局會議上,習仲勳和胡耀邦都支持讓鄧小平退休。
當時習仲勳表示,應該“從人治向法治過度,堅持法律麵前人人平等,堅持依法治國”,還說鄧小平應該“帶頭退出中央,實行退休體製”。
當時鄧小平雖然已經83歲了,但是他好不容易回到中共權力的中心,根本沒打算就此退出曆史舞台。可想而知習仲勳的這番話會讓他多麽惱火。
於是,第二天習仲勳便被“批準去南方休養”,使他提前被削職,失去了晉升為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成為正國級領導人的機會。胡耀邦不久後也被迫辭職下台。
至此,習家和鄧家徹底結仇。
此後,習仲勳居住在深圳,直到1999年,也就是鄧小平死後兩年,才首次返回北京。
鄧小平1992年到深圳考察,即所謂“九二南巡”時,據說他和習仲勳當時同在深圳迎賓館的不同建築裏,但“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也有人說,當時為了迎接鄧小平,避免尷尬局麵出現,廣東和深圳方麵在鄧小平抵達前已安排習仲勳暫離深圳,去廣州“視察”了幾天。
讓鄧小平外孫女婿坐牢
2012年,中共的十八大上,作為江澤民派係和胡錦濤派係的妥協,習近平成為中共的新黨魁。
習近平在自己老爸被迫害期間也受到連累,自然對鄧家沒有好印象。
習、鄧兩家矛盾首次公開化事件,是習當局查辦安邦集團創建人、鄧小平外孫女鄧卓芮的丈夫吳小暉。
吳小暉因涉嫌參與了2015年6月逼習近平下台的“金融政變”以及到海外大肆巨額並購,惹惱習近平。2018年5月,吳小暉被以集資詐騙罪和職務侵占罪被判刑18年,八百多億元人民幣的財產被沒收。
盡管鄧卓芮與吳小暉及時“離婚”,但鄧家仍深受打擊。鄧卓芮是鄧家第一個孫輩,也是鄧小平生前的掌上明珠。
據自由亞洲電台專欄作家高新披露,習近平抓吳小暉也是因為吳小暉得罪了習家。
吳小暉是浙江的商人,多年前被陳毅的三子陳小魯介紹給當時的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北京等地開有房地產公司的習近平姐夫鄧家貴原本打算與吳小暉的房地產公司合作,沒想到吳小暉根本沒拿正眼瞟一下鄧家貴,而是轉身攀上了鄧家。
而鄧卓芮據說在這段婚姻裏備受傷害,患上嚴重的抑鬱症。習近平也算出了一口惡氣。
鄧樸方下台
習近平作為習家第二代的掌門人,跟鄧家第二代掌門人鄧樸方有很深的矛盾。雙方的矛盾其實是“習近平思想” 與“鄧小平理論”的地位之爭。
鄧小平留下的最重要政治遺產,是中共口中的“改革開放”政策。文革結束後,中共政權麵臨嚴重危機,鄧小平被迫改革,試圖在不改變共產製度的前提下,借鑒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提出“韜光養晦”的戰略,也就是不跟西方對抗而發展自己。
習近平大權在握後,強調“習一尊”核心,逐步淡化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否定了鄧小平的“韜光養晦”戰略。並先後提出“大國外交”、“大國擔當”、“東升西降”等,同時通過“一帶一路”大撒幣,試圖將中共影響力推至全球。
習還破壞鄧小平對香港“一國兩製”的承諾,導致中美關係不斷惡化,外資大量撤離。習當局也因此遭到美歐等國高科技圍堵製裁。
鄧小平留下的另一政治遺產是所謂“取消領導終身製”,也被習近平廢除。2018年3月,中共全國人大通過憲法修正案,取消國家主席任期限製,為習近平無限期連任鋪平了道路。
習近平的舉措令很多紅二代反感,也令鄧家的第二代掌門人非常不滿。
2018年9月,在中國殘聯的七大閉幕會上,鄧樸方發表講話,通篇都是“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沒有提“以習思想為指導”。鄧樸方稱 “不倒退,一百年不動搖”,告誡“保持清醒的頭腦,知道自己的分量,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
這些話顯然是話裏有話、旁敲側擊,說給習近平聽的。鄧樸方講話一出,立即在海內外引起巨大震動。
五年後,習近平找到了複仇的機會。
2023年9月,在北京舉行的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換屆大會上,鄧樸方的現任殘聯名譽主席一職由原中共國家監察委主任楊曉渡接替,殘聯主席張海迪則被原副主席陳凱代替。
79歲的鄧樸方在文革期間遭受迫害,下肢癱瘓,文革結束後,在1988年創建了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也就是殘聯。此後,鄧樸方一直擔任殘聯主席,享受正部級待遇。
接替他的楊曉渡是習近平在上海時的舊部。這顯然是習近平的一次破常規任命,加上楊曉渡的“反腐”背景,其特殊性自然引來外界關注和猜測。
拚爹的戰鬥
鄧小平被中共吹捧為改革開放總設計師。但是,習近平認為,深圳經濟特區其實是自己的爹習仲勳打造的,不是鄧小平。
1978年習仲勳被“平反”複出後赴廣東任省委書記。他去了逃港潮嚴重的深圳、珠海等地點考察,提出給廣東放權,其中包括在廣東設立經濟特區。他向鄧小平匯報了情況,鄧小平讚同。於是在1979年,廣東按照習仲勳的提議劃出三個經濟特區。習仲勳還給寶安市確定了新名稱叫“深圳”。
1984年,鄧小平首次到深圳特區考察。看到經濟起飛,就推行到沿海城市。
1992年,鄧小平再次去深圳,發表了所謂“南巡”講話,用深圳啟動因“六四”大屠殺而中斷的改革開放。
習近平不滿深圳被說成是鄧小平畫的一個圈,掩蓋了習仲勳的貢獻。
2018年12月,中共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外界關注到了深圳“蛇口改革開放博物館”的變化。博物館入口處的鄧小平首次“南巡”群雕被撤下,換成了習近平的“金句牆”。
這一年北京國家美術館舉辦的紀念改革開放展覽,掛出了一幅習近平之父習仲勳在地圖前“畫圈”、介紹深圳特區的油畫,鄧小平等皆成配角,圍坐聆聽。
不知道,有朝一日,如果鄧小平派係的人取代了習近平,這幅畫是否又要被重畫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