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戰局演變
隨著1944年8月太行山區的戰事展開,八路軍在華北戰場迎來了對日大反攻的序幕。隨著戰局的持續發展,至1945年8月,八路軍在各戰區均取得了顯著的進展,戰果豐碩。這不僅是對日軍長期壓製的有力回擊,也為抗戰的最後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
自1944年起,日軍在敵後戰場逐漸轉為守勢,而八路軍則乘勢展開進攻,實現了從遊擊戰到運動戰的戰略轉變。隨著這一轉變,局部反攻、全麵反攻以及戰略大反攻的序幕也紛紛拉開。到了1945年夏季,隨著國際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抗日戰場的敵我力量對比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為了應對這一新形勢,我軍在繼續運用運動戰的同時,也開始了局部攻堅戰的嶄新篇章。
(2)1944年局部反攻概覽
在1944年的2月至7月間,北嶽區的八路軍主力,協同地方部隊,對保定、石家莊、忻口等車站以及定襄、靈丘、趙縣等縣城發起了猛烈襲擊。此役,他們攻克了日偽據點與碉堡400餘處,解放了村鎮1600餘個,並進一步解放了察南、雁北的廣大區域,建立了新的抗日根據地。
同時,冀中根據地的軍民在1月至4月間,也成功奪取了日偽據點與碉堡500餘處。在隨後的5月和6月間,他們又參與了保衛麥收的戰鬥,攻入了河間、任丘等縣城,並攻克了20餘處據點,殲敵2000餘人。冀東的部隊則收複了薊縣、玉田、寶坻等地區,並與冀中連成一片,同時開辟了通州以南的新區域,迫使日偽軍隊退守長城和北寧線。
此外,太行軍區部隊在1944年的2月和3月間,向盤踞在根據地深處的日偽軍發起了攻擊,成功收複了蟠龍鎮和榆社縣城,並清除了交通線兩側的日偽軍據點,同時對左權縣城進行了圍困。到了4月和5月間,軍區部隊又向水冶、林縣公路沿線的偽軍發起了進攻,解放了林縣城,並對陵川進行了圍困。在隨後的夏秋季節,軍區部隊的另一部分主力在平漢鐵路西側,對邢台、沙河以及臨城、內丘和新鄉、輝縣等地的日偽軍發起了攻擊,開辟了新鄉、輝縣等新的抗日區域。
4月間,日軍為打通平漢鐵路南段,發動了河南會戰。國民黨軍隊在戰敗後向南撤退,而太嶽軍區則派遣一部兵力,從濟源、垣曲出發,挺進至濟源以南的淪陷區展開作戰。經過數月的激戰,至8月下旬,他們成功攻克了日軍的堅固據點陳嶺,迫使1300餘名偽軍投誠。此外,太嶽軍區還控製了濟源西南的大坡頭至垣曲以東的芮村一線的黃河渡口,為豫西抗日遊擊支隊南渡黃河提供了重要的戰略支持。
1944年3月下旬,魯中部隊集結了6個團,並得到濱海軍區1個團的支援,共同發起了針對吳化文偽軍的第三次討伐戰役。經過兩個階段的激烈戰鬥,至4月20日,他們成功殲滅了吳化文偽軍共計7000餘人,並解放了村鎮超過一千個。
進入5月,日軍對魯中、濱海地區發起了“掃蕩”。麵對這一挑戰,山東軍區部隊迅速轉入反“掃蕩”作戰。經過20餘天的奮勇抵抗,他們成功殲滅了日偽軍5000餘人,並攻克了蒙陰、靂縣兩座城市以及大小據點140餘處,從而徹底粉碎了日偽軍的“掃蕩”計劃。
隨後,山東軍區各部隊開始執行夏季攻勢作戰命令。在接下來的時間裏,他們累計殲滅了日偽軍5萬餘人,爭取了4000餘名偽軍投誠,並收複、攻克了縣城11座。這一係列戰果不僅打通了山東軍區所屬各區之間的聯係,也加強了山東抗日根據地與華中解放區的聯係,為即將到來的大反攻奠定了堅實基礎。
晉察冀軍區部隊在春夏季攻勢的輝煌勝利之後,又積極展開了秋冬季攻勢。截至12月底,他們共進行了106次戰鬥,成功攻克了58個據點,並殲滅了3200餘名日偽軍,有效粉碎了敵人的掃蕩。在冀中軍區,肅寧全境被解放,武強兩度被攻克,同時,冀中西部的槁城、無級地區以及東部的青縣、滄縣地區也被開辟出來。
此外,晉察冀軍區在11月還建立了冀晉、冀察、冀熱遼、冀中四個二級軍區。回顧1944年全年,該軍區共斃傷日偽軍22988人,俘虜22273人,解放日偽據點1677個,以及9917個村莊,人口數量更是達到了758萬。
緊接著,山東軍區也展開了秋冬季攻勢,並於12月14日取得了重大勝利,膠東八路軍成功收複了棲霞縣城,這標誌著山東軍區秋冬攻勢的圓滿結束。在整年的攻勢作戰中,山東軍區共解放了10萬平方公裏的國土,500萬人口,並奪取了8座縣城。
(3)1945年的春夏季攻勢
為了進一步擴大解放區,縮小淪陷區,並加強各根據地之間的聯係,為反攻做好充分準備,山東軍區在1944年冬季攻勢勝利的基礎上,於1945年春季再次發動攻勢作戰。這次作戰是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羅榮桓的統一指揮下進行的。
緊接著秋冬攻勢的圓滿結束,山東軍區在1945年春季再次發起了攻勢作戰。其中,膠東軍區於2月11日展開了萊陽攻堅戰,並在2月19日成功殲滅了趙保元部偽軍,共計9000餘人。同時,魯中軍區也以4個團的兵力,在3月8日至10日間攻克了蒙陰城,並殲滅了日軍1個中隊和偽軍1200餘人。此外,渤海軍區在4月至5月間,以3個團的兵力連續對壽光縣羊角溝(今羊口)、侯鎮一線的偽軍進行進攻,共殲滅4200餘人。另外,魯南軍區主力一部在魯中三分區的配合下,於2月1日至2日對偽軍榮子桓部進行了第二次討伐,成功全殲了日偽軍1600餘人,並解放了泗水縣城及其周邊據點。
緊接著,晉綏軍區在1945年2月17日至4月25日間,向離嵐公路的日偽據點展開猛烈進攻,共作戰500餘次,攻克日偽據點50餘處,成功收複五寨、嵐縣等3座縣城。6月19日至27日,晉綏軍區又接連拔除忻靜公路沿線據點,圍困靜樂。7月上旬,神池、義井一帶的日偽據點也受到晉綏軍區的嚴密圍困和頻繁伏擊。
同時,晉冀魯豫軍區在1945年5月17日至24日解放了東平城,並在隨後的5-6月間連續攻克30多處據點,解放國土麵積達1500平方公裏。7月下旬,陽穀城也被晉冀魯豫軍區解放。整個夏季攻勢中,該軍區共收複縣城20座,殲滅日偽軍20000人。
隨著戰略大反攻的展開,八路軍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聶榮臻,遵照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指示和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的命令,對晉察冀軍區所屬部隊進行了具體部署。反攻矛頭主要指向北平、天津、張家口、承德、山海關等地,並派出部分兵力挺進東北,與蘇聯紅軍和東北抗日聯軍協同作戰。
在20日的淩晨,冀察軍區部隊對張家口發起總攻,並於23日晨成功收複張家口,活捉偽蒙疆政府副主席於品卿與偽市長韓森。隨後,部隊對各縣拒降偽軍展開全麵清剿。至11月2日,察哈爾省完全獲得解放。同時,冀熱遼軍區部隊與蘇軍共同消滅熱河境內偽軍。9月23日,曆經14年淪陷的熱河省也獲得解放。
冀熱遼軍區部隊主力北進後,冀東區留守部隊乘勢連克11座縣城,並於9月1日成功收複華北重要港口秦皇島。隨後,在1945年8月中旬,冀熱遼軍區部隊主力分為前後兩個梯隊,從冀東區出發向東北挺進。其中,前梯隊的一部分從九門口出關,於30日在綏中地區與蘇軍勝利會師,並共同南下攻克了山海關。
9月5日,冀熱遼出關的部隊順利進入沈陽。在東北抗日聯軍的緊密配合下,他們開始對東北各大城市實施軍事管製,逐步解除偽滿軍警的武裝力量,並著手籌建新的人民政權。經過近一個月的連續作戰,至10月中旬,遼寧全省以及吉林、黑龍江兩省的西部地區均相繼獲得解放。
晉冀魯豫軍區也緊隨其後,於8月14日至9月22日期間,分三個階段展開了反攻作戰。在此次行動中,八路軍共計殲滅日偽軍10萬餘人,收繳步馬槍7萬餘支、輕重機槍1600餘挺以及各種火炮130餘門。此外,還成功收複縣城80餘座,使得太行、太嶽、冀南、冀魯豫等解放區得以連成一片,進一步打通了與華中、山東、晉察冀及晉綏解放區的聯係。至10月4日,太嶽軍區解放邯鄲,標誌晉冀魯豫軍區的大反攻取得了全麵勝利。
1945年8月11日,晉綏根據地也展開了大規模的反攻行動,分南北兩線同時展開。在8月中旬,358旅和獨立第一旅跨過黃河,加入到太原方向的攻擊中。然而,由於國民黨反動派與日偽的迅速勾結,部隊不得不調整戰略,轉向農村地區。在此期間,他們成功解放了左雲、文水、新堂等8座縣城,甚至一度攻入歸綏,切斷了平綏路和同蒲路,從而解放了鐵路兩側的廣大區域。
與此同時,在8月17日,山東根據地也決定對山東部隊進行整編,組建了8個主力師、12個警備旅以及1個海軍支隊。此外,還有10萬民兵組成了多個子弟兵團,同時有10萬民工支援前線。五路大軍在此時開始展開大反攻,並在9月底圓滿完成作戰任務。經過一個多月的大規模反攻,山東部隊共解放了46座城市、35個火車站,並殲滅日偽軍60000餘人。
結束語:在長達兩個月的激戰中,從8月10日至10月10日,八路軍英勇作戰,共計殲滅日偽軍21萬餘人。這一係列勝利使得張家口、邯鄲、邢台、焦作、菏澤、煙台、威海等眾多中小城鎮得以收複,華北、東北的廣袤區域獲得解放,共計解放人口達到1870萬人。這一豐碩成果,為抗日戰爭的最終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
同時,我們也應該銘記,在這場戰鬥中,八路軍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他們中有121144人陣亡,其中包括眾多團級以上幹部,更有201381人負傷。在此,我們向所有在抗戰中英勇殺敵的八路軍、新四軍以及國軍將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正是他們用生命和鮮血築起了捍衛國家、守護民族尊嚴的鋼鐵長城。
日軍,八路,國軍所占地盤 地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