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下說啃老,現在國內啃老真是太多了

俺們係180多人,絕大多數出國了,在北京的三十來號人,有二十來個家庭的孩子在家啃老。父母讓天朝照顧的不錯,退休金都有一萬多,兩個人就是3萬來塊錢,也有財力讓孩子啃。可是,這日子不能一直這麽過啊

在國外的同學們,孩子倒是都很自立。多數同學的孩子們都是醫生。我家的孩子在政府裏混IT就算是比較沒出息的了。

在北京看到很多非常努力的年輕人,都是外地的,他們自己在北京掙錢,努力。我就想,北京的孩子們咋都不努力呢?俺們這一代不是這樣啊。

想想看,大清朝真的不容易,八旗早就爛透了,國祚還是將近300年

文化是有傳承的,曆史就是反複的重複

所有跟帖: 

中國的大家庭製度在條件好時很容易出現啃老現象。現在是工業社會,但是傳統的家庭觀念仍然存在。美國的小孩高中時很多就會打零工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0:32:32

並不一定是缺錢,而是一種風氣,覺得花自己掙的錢更自在些。當然這也反應美國人均工作機會比中國多得多。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0:34:14

關鍵是錢的多少啊。美國年輕人打工賺學費,一個月能賺幾千刀。而中國年輕人打工,隻能賺幾千人刀。而中國老年人退休金一個月幾萬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0:42:05

在中國,啃老的性價比比起美國高得多。中國老年人就當作請個保姆,也要出幾千吧。兒女在家啃老,可以起到半個保姆的作用。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0:43:35

文化不一樣。美國這邊隨父母居住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了,租房貴,買房更別想。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0:53:56

紐約洛杉磯可能,南方沒啥難度。大學畢業的基本年薪十萬以上,普通達拉斯房子就是二十萬到六十萬而已。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0:57:49

如果是南方的小城,更便宜都有。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0:58:36

可惜很多移民基本在東西兩岸的大城市裏。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1:13:42

那不是原汁原味的美國。移民文化氣息太濃,移民帶來了內卷。其實呆在那樣的地方,完全不必要。除非英語不過關沒辦法。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1:20:06

那要下一輩的人才可能。人一般不到萬不得已,不會沒事亂搬家的。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1:26:45

您真生活在美國?瞎編說這種話,搞笑嗎?這也是親身經曆? -蔣聞銘- 給 蔣聞銘 發送悄悄話 蔣聞銘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3:06:06

你自己去查一下:Approximately 1 in 3 U.S. adults ages 18 to 34 live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277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3:20:29

1980年代僅8%左右。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402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3:22:02

記得老大上高中時,一周去打三天工,都是早上6點到8點,掙了錢,同學就一起出去聚餐,打夜光保齡,當時還不太理解他們 -skipjack1- 給 skipjack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0:56:06

我兒子女兒高中時都打過工,絕對是受周圍同學的影響。我們自己甚至都不知道打零工這回事,是兒女告訴後才知道一些細節。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1:04:08

出國洋插隊,自己苦,但是為了孩子的教育,苦也甘。現在明白這話是什麽意思了吧? -郭大平- 給 郭大平 發送悄悄話 郭大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0:44:49

在中國農村沒有啃老的,啃老的都是城裏的。美國這邊年輕人雖然能工作養活自己,但若想買房則極其困難。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0:52:27

不難,比如在達拉斯,年輕人年薪起碼是七八萬一年,而房子便宜的二十來萬就可以買了,就是三年年薪,沒啥難度。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0:54:47

那些地方天熱,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在那裏居住的。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0:59:41

北方比如肯薩斯城,路易斯維爾等,生活也非常低,工作機會也不少。隻要不要去東西兩岸大城市,根本就沒壓力。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1:02:49

好像中國農村,也有啃老的。主要是教育和經濟脫節,年輕人不好找工作。 -郭大平- 給 郭大平 發送悄悄話 郭大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0:59:08

我們村上了大學的一般都能在外麵找到工作,不會回家啃老。否則是很丟臉的事。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1:08:39

當年出國讀書不算洋插隊,我們同學大多數沒在餐館混過。。。不過,端盤子刷碗也不是啥壞事 -skipjack1- 給 skipjack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0:58:49

我剛到美國時父親不敢相信學校會有資金資助,一個勁提醒不要嫌棄洗碗刷盤子的工作。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1:22:12

拚爹媽,階級固化。啃老,就得聽父母的話,自己做不了主。父母要聽黨和政府的話,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coach1960- 給 coach1960 發送悄悄話 coach1960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0:59:06

你這個,觀察深刻! -郭大平- 給 郭大平 發送悄悄話 郭大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1:00:28

他這是臆測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1:23:38

我不覺得啃老是黨教的,相反黨一直提倡勞動最光榮。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1:01:24

表麵提倡的,和實際鼓勵的是兩回事。真正教的都是實際用利益鼓勵的,而不是表麵口頭提倡的假東西。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1:03:52

以前搞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就是為了解決年輕人吃閑飯的問題,那時城裏沒有那麽多工作。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1:06:13

誰信誰傻啊,當然是口號喊得響亮,但是自己子女必須留在城市裏麵幹革命工作,最好是大城市。哈哈。這就是實際鼓勵。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1:07:52

實際利益鼓勵的是:進體製,進大城市,入黨,進貪腐實權部門,抱大腿。哈哈。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1:06:53

現在進體製的回潮確實是一個問題。private sector缺乏穩定性導致進體製成了一種潮流。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1:36:54

美國也有龐大的公務員隊伍。現在削減開支裁人也惹了馬蜂窩。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2:02:11

你這大道理講的杠杠滴,勞動光榮個P呀,月退休金200塊 -coach1960- 給 coach1960 發送悄悄話 coach1960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1:07:44

我是說啃老怎麽也賴不著黨,黨不會教年輕人去啃老的。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1:10:58

現在的孩子,個個都跟澤連斯基似的,軟飯硬吃,家長也沒轍 -skipjack1- 給 skipjack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1:01:32

子女與父母的關係在不同文化裏極不相同。我這邊見過有父母不讓成年子女在家裏住的,目的是讓其更獨立。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1:29:25

現在那麽多年青人失業,啃老的人是把工作機會留給了別人,其實也不是壞事啊。大多數農村出來的孩子沒有老可啃,不得不努力工作。 -FollowNature- 給 FollowNature 發送悄悄話 FollowNatur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1:07:00

說對了,農村出來的孩子無老可啃,必須自己努力。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1:11:59

現在農村,和我們的父輩們那時的農村,不同了。農村也是有老可啃的。哈哈 -郭大平- 給 郭大平 發送悄悄話 郭大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1:12:17

看子女願不願意接班種田,若接班也不算啃老。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1:18:55

國內北京跟外地的孩子,就跟美國的土著跟移民差不多。哈哈 -seattleWA- 給 seattleWA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2:09:36

我在北京的時候就感覺北京本地人對外地人有一種大爺心態。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2:21:14

紅色基因,你聽說過嗎? -郭大平- 給 郭大平 發送悄悄話 郭大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2:29:05

聽說在北京隨便扔一塊磚頭就能砸到一位處長。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2:58:39

再砸一塊磚就可能砸到一位博士。 -吾道悠悠- 給 吾道悠悠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9:47:25

沉重!! -有言- 給 有言 發送悄悄話 有言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2:40:29

啃老有後人自身和家庭原因,富不過三代,好命不好持續。 -pichawxc- 給 pichawxc 發送悄悄話 pichawxc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3:57:23

這與文化也有關係。在這一點上,美國的文化要強些。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4:15:29

我有蘇州朋友70歲,他的朋友圈都和他一樣改開機會掙了錢,都給第二代買房結婚,現在退休了還要負責照顧第三代,不僅出力還出錢 -TYTOU- 給 TYTOU 發送悄悄話 TYTOU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4:32:13

八旗躺平主要是國家造成的。 -龍灣故事會- 給 龍灣故事會 發送悄悄話 龍灣故事會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15:19:10

感覺與社會和生活習慣有關:美國宣揚個體獨立,中國講究綱常禮道。美國年青人與家庭關係比較疏遠,老了會比較孤獨。中國家庭關係 -異鄉儷人- 給 異鄉儷人 發送悄悄話 異鄉儷人 的博客首頁 (258 bytes) () 04/22/2025 postreply 08:05:0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